新规出台为预制菜消费“保鲜”
预制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餐桌和生活方式。
在生活节奏明显提速的现代社会,传统烹饪越来越成为一件“奢侈品”。择菜、洗菜、切菜、炒菜……再加上餐后的洗碗、收拾等流程,往往要一两个小时,对于上班族来说尤其不堪重负。在这样的背景下,预制菜应运而生并快速壮大。《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20亿元。
然而,随着产业快速发展,预制菜争议频现。我国的饮食文化悠久璀璨,食材、技法、口感样样都有讲究。预制菜虽然带来了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传统餐饮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缺少锅气”“失去中餐的灵魂”等评价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而花大价钱在餐厅吃预制菜也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交了“智商税”。不仅如此,从“预制菜进校园”到“预制菜婚宴”,再到央视总台“3·15”晚会上曝光的劣质槽头肉制作预制菜……消费者对预制菜食品安全的焦虑使其屡屡站上风口浪尖。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预制菜消费“保鲜”正当其时。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内容聚焦预制菜范围、标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四个方面,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贮运销售要求、食用方式、产品范围等进行了界定。
风物长宜放眼量。《通知》的出台无疑给野蛮生长的预制菜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其中,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在餐饮环节大力推广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等内容,不仅行业监管有据可依,还回应了社会关切和大众期盼。
当然,预制菜“国标”的出台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如何将标准、规范以及监管落到实处。日前就有媒体报道,某品牌餐厅下架了38元的“佛跳墙”预制菜,而且未在菜单中标注“预制菜”字样,也并未主动告知消费者是预制菜。宁愿下架菜品,也不愿标注、告知消费者实情,从这里也能窥见预制菜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难度。
其实,消费者在意的不外乎是舌尖上的安全和物有所值。就拿品牌餐厅来说,在实际消费过程中,预制菜减少了等位、上菜的时间,保障了饭菜风味的统一性和高水准,只要将以预制菜制成的菜品明示,并设置合理的价格,消费者未必会有抵触情绪。因此,无论在生产环节,还是餐饮环节,企业都应当将保障产品品质和安全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严格落实国家标准,提升行业自律,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对预制菜行业的监管也要跟上,要以高标准、强监管、严处罚形成全链条监管闭环。只有全社会都形成合力,才能打消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顾虑,重建消费信心,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整个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当餐网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当餐食材供应链11FRESH当餐菜市场,当餐网11FOOD十一食品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供应链和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www.dangcan.com)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