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愈发强烈。药食同源产品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大健康产业的热点。它巧妙融合了中药的养生功效与食品的日常属性,既可为身体提供营养,又能发挥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顺应了现代医疗模式从治疗向预防保健转变的趋势。
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现状
01 药品领域根基深厚
药食同源原料在传统中药方剂中应用历史悠久。如唐代《千金翼方》的当归建中汤,用到当归、甘草、生姜、大枣;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华盖散,有紫苏子、陈皮、杏仁、甘草等。现代中成药同样广泛运用药食同源原料,北京同仁堂的大山楂丸含山楂,人参归脾丸含人参、茯苓等多味药食同源药材,充分展现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价值。
02 保健与功能食品蓬勃发展
因其特定功效,药食同源原料被大量用于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研发。2002 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公布了 87 种物质目录,后调整至 86 种。2019 年又新增多种,目前可用于此类产品生产的药食同源原料多达 101 种,涵盖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等多种保健功能产品。
03 普通食品广泛渗透
从含枸杞子的酸奶、面包,到菊花茶、沙棘汁等饮品,再到猴头菇饼干、山药薯片等休闲食品,药食同源原料在普通食品中随处可见。像百合、山药、赤小豆等常作为煮粥原料,乌梅、龙眼肉等被制成果脯,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之中。
04 食品添加剂各显神通
在食品添加剂方面,药食同源中药可作为食品香料与香精、天然色素、甜味剂、天然防腐剂等。丁香、茴香等可制成粉末制品和提取物用于食品香料;栀子、沙棘等可作为天然色素;甘草甜素、罗汉果苷可代替蔗糖作为甜味剂;肉桂、花椒可作为天然防腐剂。
05 日化用品崭露头角
其抗氧化、美白和抑菌功效使其在日化用品领域得以应用。槐花、当归提取物因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被用于制备美白功效的化妆品;桔梗、生姜、枸杞子用于制备生发养发类产品;两面针、金银花用于开发抗炎健齿牙膏;玫瑰、薄荷等精油用于芳香疗法和舒缓身体相关产品。
七大现存问题亟待解决
01 理论依据欠缺深度
中医食疗理论虽历史悠久,但记载零散,缺乏从现代科学角度的系统阐释与论证。在药食同源食品开发中,对科学理论配伍、物质组成及作用机制研究不足,难以将中医食疗理念与现代生命科学有效融合。
02 基础研究薄弱滞后
多数药食同源产品在配伍组方、功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存在欠缺。提取、纯化等先进加工技术的工业转化不力,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工艺单一。企业对新产品开发投入不足,大量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市场生存周期短,造成资源浪费,品种结构失调。
03 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国内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法规体系不健全,保健食品现有保健功能基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无法突出中医药 “治未病” 特色,导致产品定位不精准、多样化不足。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资质不全的机构趁机扰乱市场,且我国对境外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足,制约了产品的境外推广。
04 企业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企业不按规定生产,私自更改工艺、非法添加药物或化学成分等违规物质,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安全。随着保健食品市场份额增加,不良商家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流入市场,而企业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设备落后,难以保障产品安全性。
05 标准体系有待健全
药食同源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不足,标准无法覆盖产业链全过程,更新滞后。部分小生产厂家、手工作坊对标准执行不到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例如我国人参产业规模与韩国高丽参产业存在差距,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06 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由于理论和工艺缺乏创新,产品易被模仿,同质化严重。在已批准的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中,约三分之二配方含有类似中药。在 1950 个保健食品中,蜂产品、灵芝等占主要原料的前五位,导致恶性竞争,企业经济效益受损。
07 虚假宣传现象泛滥
一些企业夸大食品功效,甚至宣称能治疗疾病,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的规定,误导消费者,破坏行业规范,影响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的四大关键
01 确保原料合规性
研发药食同源产品需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从法律规定、加工工艺、质量标准及风险控制等多方面考量,确保原料安全性。不同国家对相关产品有不同规定,日本将保健机能食品分类管理,美国对膳食补充剂标签有明确要求,我国明确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药食同源食品开发有诸多限制,部分试点管理物质使用受限,开发为其他产品也需遵循相应标准法规。
02 优化产品配方合理性
以中医药理论为核心,合理选择药食同源原料。既要总结古代本草及医籍中原料的性味归经和功效,遵循配伍原则,又要结合现代生理功效和营养学知识,运用辨证论治、体质学说等,提高产品养生效果,使配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03 创新产品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
针对功能食品研发存在的问题,加强功效因子与营养因子基础研究,采用稳定化技术、膜分离纯化技术、挤压膨化熟化技术、微胶囊矫味技术等创新制备工艺,明确功能因子,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同质化,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04 增强产品技术要求实用性
开发大众普遍接受的剂型是关键,“猴姑米稀” 以药食两用理念和中医经典方剂为依据,深受消费者欢迎。充分利用药食同源物质资源,将其融入预制食品、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等,结合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满足现代人群健康需求的创新产品。保健食品应注重展现中医养生 “治未病” 特色,避免局限于西方医学及营养学基础。
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的七大对策
01 遵循中医药理论
深入挖掘中医药理论资源,以《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为基础,总结古代本草及医籍中对药食同源物质的记载,遵循调理与配伍原则,并与现代生理功效建立关联。将药食同源物质归纳为益气补精、轻身延年等不同类别,研究其在不同功能方面的应用。
02 精准定位产品市场
基于市场需求研发:关注市场趋势,针对慢性压力问题,开发以适应原草药为代表的有助于睡眠和放松的产品,契合当下市场对缓压和助眠产品的需求。
符合消费原则:研发符合 “好看、好吃、好用” 原则的产品,针对年轻消费者对新颖剂型的兴趣,开发功能化的 “药食同源” 零食和功能饮料,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获得预防保健效果。
03 重视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应加强研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依赖广告转向注重技术和服务。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企效应,以质量求发展。基于经方开发药食同源产品,挖掘经方与保健食品功能的联系,通过准确辨析药食同源物品和确定合适食品形式,开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产品,以桂枝汤、保元汤为基础开发的功能性米糊和酒酿。
04 加强药食同源物质的现代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包括确认功能因子、建立质量标准、验证保健功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掘传统中药新用途,通过多种生物技术手段证明产品安全性和营养功能性机制,提高功能因子利用率,建立质量控制方案和标准体系。运用先进技术精制纯化功能因子,利用组学技术诠释药食同源中药的作用机制。
05 大力发展药膳预制菜类新型功能食品
药膳融合了中医食疗文化与烹饪学,但传统药膳制作繁琐,难以普及。将药膳制成预制菜,既能保留其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又能解决制作难题,满足现代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06 注重药食同源原料资源综合利用
目前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多集中在传统药用、食用部分,应探索非传统药用、食用部分的潜在价值,党参叶、铁皮石斛花等。这不仅能丰富药用和食品资源,还能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带动产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07 推动产业发展战略科学化
实施优质化、标准化与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优质中药材生产体系,建立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各环节,依托地区中医药特色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药食同源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当餐结语
药食同源产品在大健康产业中前景广阔,随着 “健康中国” 战略推进,其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然而,当前药食同源产品研发面临诸多挑战,需从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法规完善、市场规范等多方面入手,加强 “药食同源” 理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既具保健功效又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新产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塑造品牌,推动药食同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优质选择,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post-2123.html
-
年夜饭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当餐认为“透明”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餐网获悉,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统计,今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从消费人群看,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有网友疑惑:越骂越买,到底为什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餐饮商家和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预制菜凭借快速烹饪、快...
2025/02/02
-
联雄供应链DANGCAN当餐菜市场
当餐菜市场DANGCAN是联雄供应链旗下最核心业务板块,以智慧菜市场、农产品物流园、线上平台、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为运营核心,主要致力于农产品B端流转、C端消费,实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溯源管控,打造集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绿色生鲜品牌。当餐菜市场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乡村农产振兴为目的,多年来,通过升级改造传统菜市场、建设标...
2024/03/18
-
当餐谈预制菜:做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菜的问题
2025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年。作为食品领域的学者,每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他都会重点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话题。履职八年间,孙宝国依托自己的专业和优势,提出过不少涉及食品的提案。比如,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的科学严谨性、促进食品包装材料再利用、培育食品行业创新人才等。 餐饮食材网2025年获悉,孙宝国依然重点关注食品领域。他希望能提升...
2025/03/11
-
预制菜是中餐出海的重要利器
“中餐出海,预制菜是很重要的新引擎,餐饮不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现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力表示,预制菜是解决当前国际上中餐厨师不足、中餐装备不足、中餐标准不足等问题的重要“利器”,是中餐出海扩张的重要方向。4月12日,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
2024/04/13
-
山东兰陵多措并举“抢滩”预制菜市场
近期,正值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大棚黄瓜大量上市期,在兰陵县向城镇,卡车一辆接一辆从蔬菜生产基地开出,陆续驶入兰陵新天地公司。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从菜园到车间,“变身”预制菜。 今年以来,兰陵县以“中心+专家+基地”为依托重点做好技术指导,通过强化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产...
2024/04/24
-
人大代表提交多份建议关注中小学生校园食品安全
确保用餐信息公开 全面落实陪餐制度 !人大代表提交多份建议关注中小学生校园食品安全 家里有娃在学校吃饭,做父母的肯定关心餐食是否新鲜,营养搭配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同样是市人大代表关注的。记者6日从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年初市人代会上代表们围绕中小学生校园食品安全提交多份建议,这些建议均已办结。市教育局表示,要加强对学校食堂和集体配餐的管理,让家长们放心。 预制菜...
2024/05/07
-
移动互联网给传统农批行业带来了“海啸”
2024/04/03
-
食材B2B的未来
2024/04/03
-
餐饮食材O2O行业大盘点
2024/04/03
-
餐饮食材O2O实操攻略
2024/04/03
-
食材配送、餐饮企业该从哪些方面加强成本管控?
2024/04/10
-
团餐公司如何开发市场
2024/04/10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
餐饮食材网是一个专业的餐饮供应链平台,提供全品类食材、生鲜、食品和调理品等餐饮食材采购服务,同时推荐各地美食、风味、文化等旅游信息。当餐美食网是餐饮食材网的子品牌,为餐厅提供订餐送餐配餐服务,让您轻松享受美食。
餐饮食材网是一个专业的餐饮行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当餐美食、生鲜食品、餐饮供应链等内容,涵盖广东、福建、江西、山东等地区。网站还有美食攻略、美食图鉴、美食嘉年华等栏目,为餐饮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服务。
餐饮食材网是一个专业的餐饮行业平台,提供当餐美食、生鲜食品、餐饮供应链等服务。您可以在这里找到各地特色美食、美食攻略、美食图鉴、美食招商等信息,满足您的餐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