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针对银发群体的商业模式不断衍化,其覆盖的商品类型也从传统保健品拓宽至米面粮油等日常消费品。当基础商品被贴上“健康”“有机”的标签,一个规模庞大的老年消费市场成了不少企业的新目标。
例如发力专业老人鞋市场的知名品牌足力健,如今不仅在线下开设了独立的有机食品门店,还同步上线小程序,将商业触角从老人的“脚底”拓展至“舌尖”。
一个专注老人鞋的品牌,为何要跨界进入完全陌生的食品领域?背后是企业发展的生态化延伸,还是基于“银发信任”的全新“收割方式”?
今年以来,河南多地的街头、商场里,陆续出现了一批醒目的“足力健有机食品店”招牌。对于大多数被足力健电视广告“洗过脑”的消费者而言,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人困惑——那个以专业老人鞋著称的“足力健”,突然之间卖起了有机食品。
在门店规模堪比小型超市的“足力健有机食品店”里,粮油、调味品、零食、饮品、茶叶等日常消费品被摆上了货架,门头上也着重突出“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等标签。同时,又刻意避开了老年消费市场中争议较大的保健品领域,显示出对市场风险的谨慎考量。
然而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店铺在商品认证上采取了一种混合策略:既有通过严格有机认证的产品,也不乏仅获得普通食品认证的商品。这种SKU搭配在“有机”门店的整体氛围烘托下,容易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认知上的混淆,仿佛店内所有商品都具备同等的有机品质。
支撑这一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极具诱惑力的低价会员体系。公开报道显示,“足力健有机食品店”的消费者只需支付10元年费,就能享受会员价商品普遍比非会员价便宜一半以上的优惠。比如,足力健的黑米燕麦燕窝粥,非会员价是89元,会员价则是41.5元。
同时惊蛰研究所还注意到,其官方线上商城的所售商品会员价,基本都在百元以下,其中粮油类商品会员价多在50元以下,零食类则多在10元以下。这种“高标高折”的定价策略显然深谙消费心理学,通过制造强烈的价格对比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如果将店内商品与市场同类产品对比,其会员价则更具竞争力。以480ml容量的“松茸醇鲜有机酱油”为例,足力健的会员价仅为10.7元,而市场同类普通酱油售价约为15元,有机酱油的售价则普遍在20元。
在“会员价比市场价更便宜”的基础上,足力健推出的充值优惠活动也成为吸引用户“入会”的充分理由。“充值300元送40元”“充值600送100元”,一次性充值300元成为金卡会员后,还可每月享受4次“9.9元购8根有机玉米”的专属权益。官方数据显示,该款有机玉米已售出超过210万根。这款爆款产品,如同传统商超的鸡蛋,成为强大的引流工具。
市场的初步反响似乎印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按照官方数据,足力健有机食品店会员已突破8万人。通过地图APP搜索可见,其已在河南郑州(作为核心市场)、漯河、许昌等地开设了40家以上门店。
不过,足力健的野心远不止于区域市场。足力健创始人张京康公开表示,要在15年在全国开出2万家店。但这一宏大规划的可行性,仍面临多重现实考验。因为不论怎么看,单纯的“有机食品店”都不像是一门可持续的生意。
10元会员费、“多充多送”的优惠,叠加远低于市场均价的商品定价,使得毛利率被大幅压缩。在有限的利润空间下,如何覆盖房租、人工、供应链采购等成本并实现盈利,皆是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随着会员复购率稳定、充值资金增速放缓,若无法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压低成本,届时无非两种选择:要么在质量上妥协,要么被迫涨价,任何一种选择都将动摇其商业根基。
一场基于信任的“收割游戏”?
足力健开设有机食品店的举动,被业内普遍解读为“借新业务回笼资金偿还旧债”的“自救”。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其日益严峻的经营现实。
回顾其发展轨迹,足力健在巅峰时期的2019年,一年创造了40亿元的营业额,全国开出5000多家店。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如果在街上随便找个老人,脚上穿的可能就是足力健。
然而这份风光并未持续太久。2020年以来,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员工薪资遭拖欠、代理商货款纠纷不断等一连串负面消息接踵而至。一方面,频发的产品质量问题持续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让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运动品牌巨头安踏、斯凯奇等纷纷进军银发市场,老牌鞋企回力、奥康也相继推出老人鞋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曾经的“老人鞋之王”,早已失去往日的市场号召力。
如今足力健的门店规模已萎缩约40%,创始人张京康还因多起合同纠纷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个人信誉与企业形象双双受损。
据《中国企业家》2024年9月报道,近年来,足力健一直在艰难地赚钱还债。公司每年收入的70%-80%都用于偿还债务,仅2023年就偿还了1.8亿元。然而即便如此,截至采访时公司仍有约7亿元债务悬顶。今年3月,张京康甚至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公开教授“如何还债”,这一举动也暴露了其财务压力。
基于复杂的现实困境,足力健的跨界转型愈发凸显出“自救”的紧迫性。从商业逻辑来看,与低频消费的鞋子相比,食品作为更高频、更刚需的市场,无疑能带来更快的资金周转。
今年8月份之前,足力健有机食品店的充值优惠力度格外大,“充300抵500,充值600抵1000”的高强度促销方案,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快速回笼资金的目的。如果按照8万会员,充值300元的标准计算,会员费和预充值金额就沉淀了超过2400万元资金。这笔钱对于债务缠身的足力健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但依靠预收款缓解现金流压力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在用未来的收益支撑当下的运营,而建立在预付款基础上的现金流改善,也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更值得玩味的是,足力健的有机食品在战略定位上也出现“既要又要”的慌乱感。其对外打出“让三亿老人吃上有机食品”的口号,宣传视频也以老年人形象为主角。但实际运营中,却又刻意讨好年轻客群,推出了9.9元8瓶的红豆薏米水和多款休闲零食,给人一种“和零食折扣店抢生意”的感觉。而这种既想抓住老年客群的信任,又想赚取年轻客群流量的做法,反映出品牌在核心价值选择上的机会主义倾向。
从本质上来看,足力健的跨界更像是一场被动的信任消耗战。它试图借助过往在老年群体中积累的品牌认知,快速变现以解燃眉之急,但定位摇摆的矛盾、鞋履与食品的品牌联想割裂,都让这场“自救”充满不确定性。
有机食品:银发经济的“新战场”?
不过,足力健的跨界尝试,恰好成为观察银发经济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老年群体成为消费市场主力人群的当下,他们的健康需求也正从“特殊保健”转向“日常饮食”。这也意味着,具备天然、安全、健康等特性的有机食品,正展现出成为银发经济新增长点的巨大潜力。
数据显示,早在2023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规模就已突破千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有机产品消费市场。而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折射出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焦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对健康长寿的深切向往。
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有机食品消费趋势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60.3%的消费者购买的有机食材/食品,主要用于老人孩子。在大众认知中,“有机”等同于“更安全”的印象也早已扎根,这种认知优势,让有机食品在银发消费市场中具备了天然的竞争力。
更关键的是,相较于已经“臭名昭著”的保健品市场,食品赛道具有更宽松的政策环境、更低的经营风险以及更大的操作空间。
近年来,保健品行业虚假宣传、夸大功效、高价套路等问题频发,消费者信任度持续走低,政策监管也不断加码。但有机食品属于日常消费品,也无需像保健品那样投入大量成本教育市场,只需紧扣健康饮食这一普适认知,就能自然切中老年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在某种意义上,有机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替代传统保健品,精准收割老年消费群体的新模式。
足力健的跨界,也标志着银发经济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行业竞争正从单一产品转向对老年生活圈的深度挖掘。企业不再满足于提供某个特定产品,而是试图构建覆盖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这种转变既体现了市场成熟度的提升,也预示着更激烈的竞争态势。
然而,当手握大量老年用户信任基础的品牌入场时,也需要审慎思考这一“生意”的边界与底线。老年群体由于信息获取能力相对有限,对熟悉品牌往往抱有更强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既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资产,也可能成为伤害消费者的双刃剑。
特别是在预付费、会员制等敏感领域,此类风险尤为突出。惊蛰研究所此前在《315洞察丨谁在收割“网瘾老年”?》中,就报道过“X科优选”私域直播间通过会员模式销售高价食品、调味品。而在今年9月,同一家企业也被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
若企业仅仅是通过会员模式积累初期资金,而在供应链等核心环节缺乏对产品品质和价格的严格把控,最终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新的“老年消费陷阱”,让老年消费者的信任与资金双双受损。
无论是老年鞋、保健品还是有机食品,“银发经济”能否诞生出持续增长的潜力市场,不取决于谁能更精巧地变现老年群体,而在于谁能真正用真诚和价值持续赢得他们的信任。但更核心的问题是,不卖鞋子的“足力健”们是否真的想要走得更远。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chang/5069.html
-
年夜饭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当餐认为“透明”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餐网获悉,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统计,今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从消费人群看,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有网友疑惑:越骂越买,到底为什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餐饮商家和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预制菜凭借快速烹饪、快...
2025/02/02
-
联雄供应链DANGCAN当餐菜市场
当餐菜市场DANGCAN是联雄供应链旗下最核心业务板块,以智慧菜市场、农产品物流园、线上平台、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为运营核心,主要致力于农产品B端流转、C端消费,实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溯源管控,打造集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绿色生鲜品牌。当餐菜市场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乡村农产振兴为目的,多年来,通过升级改造传统菜市场、建设标...
2024/03/18
-
当餐谈预制菜:做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菜的问题
2025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年。作为食品领域的学者,每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他都会重点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话题。履职八年间,孙宝国依托自己的专业和优势,提出过不少涉及食品的提案。比如,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的科学严谨性、促进食品包装材料再利用、培育食品行业创新人才等。 餐饮食材网2025年获悉,孙宝国依然重点关注食品领域。他希望能提升...
2025/03/11
-
昆明最热门的40家小吃店,本地人推荐的美食清单
春城昆明,不仅有诗情画意的风景,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作为一名在云南生活多年的美食探店达人,今天餐饮食材网当餐君要为大家带来 昆明本地人才知道的40家小吃宝藏店铺 ,这份清单几乎囊括了昆明各个区域的经典美食。 无论你是昆明老饕还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这份清单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满足! 1、【云南特色米线篇】 1. 老阿姨过桥米线(南屏街店) 这家店的汤底熬制长达...
2025/04/07
-
“龙”行天下·山东驴肉美食争霸赛在德州火热开赛!四大美食线路引爆金秋文旅消费
驴肉江湖风云起,德州扛旗战八方!8月29日晚,“龙”行天下·山东驴肉美食争霸赛暨美食促消费“运河大集”活动自德州市宁津县启幕!来自全省16地市的顶尖烹饪战队将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齐聚一堂,以驴肉为媒,开启一场舌尖上的巅峰对决。 省委原常委、秘书长、省政协原副主席雷建国,省委原副秘书长、省旅促会会长杜...
2025/08/30
-
青岛餐饮“黑马”用“三真法则”逆袭,单店坪效碾压同行3倍
红海?不,餐饮快要卷成“火海”了。餐饮食材网从权威数据获悉,2025年上半年,一是闭店潮,全国餐饮店闭店率同比上升23%;二是收入增速下滑,全国餐饮收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三是利润率低,北京市统计局的规上数据是0.3%。 卷“网红”、卷价格、卷品类、卷创意…&h...
2025/08/25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