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三餐饮食吃货达人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餐饮:吃货达人
食客: (5061)
食材: (22)
2

1940年的一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突然收到了一份实名举报。位于纽约郊区威斯特彻斯特郡一位德国使馆官员家中的窗户上,贴着一个巨大的字母“G”。这个神秘的符号吓坏了FBI,此时二战刚刚开打不久,会不会是有人在此做阴谋活动呢?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不过很快,答案让探员们哭笑不得。这个符号并不是纳粹可怕阴谋的接头代码,而是这位大使想要让当地串街走巷的冰淇淋销售员,能够在远远的地方就看到有德国佬想买冰淇淋。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当时冰淇淋主要是通过这样的小车进行贩卖,冰淇淋是由两张纸进行包装,被称为冰淇淋三明治(hokey pokeys)(图片来源:the-backthenhistory.com)

确实,谁能抵挡冰淇淋的诱惑呢?

在炎炎夏日,当你躲进一个舒适凉爽的空调房,躺在松松垮垮的沙发上,拿出一个美味可口的冰淇淋慢慢品尝时。你的惬意,已经打败了历史上99%的人类了。

在今天我们能够轻易获取的冰淇淋,其实曾经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直到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它才能够变成大众的消费品,伴随我们度过每一个夏日。当我们回溯关于它的历史,其中充满了人类与温度的抗衡,与科技塑造现代生活的烙印。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冰淇淋工厂的生产线通常会保持在-40℃的环境,以确保冰淇淋球不会融化(图片来源:teltonika-networks.com)

冬打边炉夏吃冰,并不是什么奇思妙想。难点只是在保温技术非常原始的年代,冰块如何才能保存到夏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把天然形成的冰块进行储存,到了天热的时候拿出来享用。

最晚在周代,就已经有人开始制冰了。《诗经》中有“二之日纳于凌阴,三之日凿冰冲冲”的诗句,当时还有专门负责采冰和储冰的凌人官职。储存冰块的地窖要在里面铺上稻草和木屑以隔绝温度,还要绝对密封,防止冷气泄露。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图为北雪池胡同内的雪池冰窖6号窖,这里储冰的历史长达四百多年,一直到1972年才正式停用(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如此费时费力的工序,冰块自然不是普通人能够享用的,而是少数贵族才有的特权。难得的冰块,自然要配上珍稀的食材。唐代宫廷流行过一种“樱桃浇酪”,也就是将新鲜的樱桃放置在精美的容器中,在上面浇上一勺半固态的天然冰镇乳酪,最后再放上蔗糖浆增加樱桃的甜味。

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就在长安城里听歌看舞的杜牧,在一次品尝过樱桃浇酪后,也忍不住留下“忍用烹酥酪,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和裴杰新樱桃》)的诗句。这位吃过见过的诗人,直接把这道冷饮与仙丹媲美了。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在唐章怀太子墓前的甬道东壁壁画上,就有描述手捧“酥山”的侍女形象,“酥山”也是一种用冰制作而成的甜点(图片来源:silkroads.org)
进入元代,由于统治者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所以冷品中的乳制品就更多了,这也难怪后世会有冰淇淋是由马可·波罗带回欧洲的说法。不过站在今天人的角度来看,古代这些用冰制作的食物,至多只能算雪糕的雏形,和冰淇淋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什么!雪糕和冰淇淋还不一样吗?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图为位于今天伊朗的冰窖遗址。尽管马可·波罗把冰淇淋带回欧洲的说法非常流行,但其实众多古文明都产生过类似的制冰和食用冰块的记载(图片来源:Amusing Planet)

按照制作工艺和相关标准,雪糕和冰淇淋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物。除了乳制品、油脂和糖分的含量有所区别外,最大的差异在于,冰淇淋是一种体积膨胀的冷冻饮品,雪糕却不是。冰淇淋中空气与液体的比例叫做“膨化率”,这个比例一般在25%-50%。换句话说,吃下一口冰淇淋,可能半口都是空气。

这当然不是冰淇淋商在偷奸耍滑,恰恰相反,正是空气赋予了冰淇淋丝滑的口感。冰淇淋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和油脂,想让这两种物质融合并不容易。只有在乳化剂和不断地搅拌下,二者才能勉强共处。所以奶和油的颗粒越细小、越均匀,冰淇淋的品质才越好。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空气充斥在冰晶和浓缩奶油形成的网格结构之中,这也就使冰淇淋的体积大大膨胀。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电子显微镜下的冰淇淋特写,空气气泡包裹着冰晶和脂肪,它们又被含糖的溶剂所包围(图片来源:physicsworld.com)

最早的冰淇淋配方,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全球商贸带来的繁荣,让当时意大利很多城邦成为了奢华的代名词。一位来自那不勒斯的厨师,拉蒂尼(Antonio Latino)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一种名为“雪芭”的甜品,他参考了制作蛋糕的手法,将水、牛奶、糖和柠檬蜜饯混合后不断搅拌,发明了一种口感介于今天冰淇淋和奶冻布丁之间的冰冻甜品。

“雪芭”最为特别之处,就是拉蒂尼并非直接用冰块做甜品,而是把冰块和盐混合制作冰桶,再把混合原料的容器在冰桶内不断搅拌。这是因为蛋白质的冰点要比水低,如果直接将冰块和牛奶混合,搅拌再久也只能产出软塌塌的成品。但是冰块加盐之后,能产生更强烈的吸热效应,冰盐混合物的低温传递到冰淇淋上,就能让其冻成固体。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描绘了16世纪法国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在宫廷享用意式冰淇淋的情景。拉蒂尼或许不是冰淇淋最早的发明者,但他恰巧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既有名气,又有菜谱流传于世的厨师。所以冰淇淋鼻祖的桂冠,就幸运地落在他头上了(图片来源:ginasgelato.com)

“雪芭”一经问世就受到整个欧洲贵族圈的追捧。1671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在温莎城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这道经过改良的意大利甜品,被隆重端上了餐桌进献给国王。冰淇淋的英文词汇Ice Cream也至此诞生。

而普通人也能够消费得起冰淇淋,则需要达成如下几个小目标:(1)可以在夏天轻易获取的冰块;(2)廉价的糖;(3)新鲜的奶制品;(4)来自全世界的独特香料。这意味着只有在地理大发现、殖民地贸易、工业革命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才能够实现。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卓别林的电影剧照。冰淇淋的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此后再未停止过(图片来源:icecreamnation.org)

举个例子,香草冰淇淋是很多人的最爱,它赋予了冰淇淋浓郁香甜的味道。香草的真身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a)原本只是生活在墨西哥丛林之中的一种野生兰花,16世纪运往欧洲的香荚兰种荚贵比黄金,西班牙商人把它当做“摇钱树”。直到19世纪,当香荚兰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大规模种植之后,香草冰淇淋才能得以流行。

随着食用冰淇淋潮流的来临,在19世纪的欧洲,酒馆、咖啡馆和餐馆纷纷将其列入菜单。巴黎的托尔托尼咖啡馆贩卖的冰淇淋,受到无数文化名流的追捧。在马奈和雷诺·阿的画作上,在莫泊桑和爱伦·坡的小说中,在奥芬巴赫的歌剧里,总是会出现托尔托尼咖啡馆。行走的法国社会“百科全书”巴尔扎克当然也不会忽略托尔托尼,他在《人间喜剧》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托尔托尼的冰淇淋,让后世的读者不免好奇那里的冰淇淋究竟有多好吃。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画家雷诺·阿于1888年创作的《托尔托尼咖啡馆》,虽然咖啡馆于1893年关门,但它也在艺术品中得以永存(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人对于冰淇淋的狂热要更甚。那些签署了《独立宣言》的国父们,几乎都是冰淇淋发烧友。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1790年闷热的夏天,花费了200美元来购买冰淇淋,这在当时大约可以购买6亩土地。他退休之后还在自己的弗农山庄专门开辟了一个地窖,用于储存冰块。

第三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曾前往法国担任外交官员,他也是在法国第一次吃到了香草冰淇淋。没有从法国带回和平的他,却从巴黎带回了香草冰淇淋的配方。他的直觉没错,香草冰淇淋直到今天依旧是美国人最喜欢的冰淇淋口味。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后世的美国总统们很多也继承了喜爱吃冰淇淋的传统,甚至会把冰淇淋当作作秀的道具。鉴于美国存在“麦当劳冰淇淋机永远在故障”的都市传说,特朗普在24年竞选时专门发了一条推特,他要是当选就会让麦当劳的冰淇淋再次正常运转(THE MCDONALD’S ICE CREAM MACHINES WILL WORK GREAT AGAIN!)(图片来源:X.com)
为了吃到冰淇淋,一切的严规戒律都是可以打破的。在19世纪,美国的蓝色法规(Blue Law,也叫周日法)禁止星期天销售冰淇淋,因为冰淇淋显得太轻佻,不宜在安息日出现。那怎么办呢?很好办,法规又没说不能吃果酱。于是当时有人在冰淇淋上加上一勺果酱,掩盖住白色的冰淇淋。因为这种新冷饮与周日(Sunday)有关,它就有了一个独特的名字:圣代(sundae)。

但圣代还不是美国在冰淇淋历史中最重要的发明。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开幕。贩卖冰淇淋和华夫饼的小贩各自吆喝着自己的产品。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商家灵机一动,想到了用华夫饼卷着冰淇淋吃。至此,蛋筒冰淇淋出现了!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拍摄在当时世博会上的一张照片,图上几个孩子是最早一批品尝到了蛋筒冰淇淋的人(图片来源:laduenews.com)
不过站在冰淇淋发展的角度,用可食用的容器装载冰淇淋几乎是个必然,区别只是华夫饼还是鸡蛋饼。毕竟在此之前,食客吃完冰淇淋都是要把容器再还回去的。至于容器会不会清洗,那只有天知道。英国当时还出现过便士舔,一便士一份冰淇淋,放在一个玻璃杯里,顾客舔干净后要把杯子还回去,这一度导致了伦敦的肺炎爆发。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19世纪“便士舔”所用的玻璃杯子,这种杯子的杯壁非常厚,会让盛放在里面的冰淇淋显得非常多(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
很快全自动冰淇淋机也出现了。在美国的禁酒时期,不能卖酒的餐厅,人们只能围在冰淇淋周围唠家常。即使是在大萧条期间,美国人年均消费冰淇淋也在10升左右。从上世纪20年代直到今天,虽然美国很多指标都不再是世界第一,但是冰淇淋消费量依旧是断崖式的领先。

时间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家用电冰箱的普及,彻底让冰淇淋走入寻常美国百姓家。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能够随时随地打开冰箱享用冰淇淋,则是到了本世纪才逐渐实现的。在很多时候,冰淇淋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稳定的象征。当打开冷冻柜门那一刻,“此心安处是吾乡”。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图为二战时期装载冰淇淋的接驳船。虽然二战时期美国国内进入战时经济体制,但美国政府还是把冰激凌列为“七种保障供给的日常食物”之一。对于在太平洋和欧洲战场上的美军士兵来说,冰激凌和烟草、可口可乐一样,是一种不需要考虑限量的消费品(图片来源:military.com)
不过作为一种含糖量轻而易举就超过15%的食物,冰淇淋也不止带给我们甜蜜和幸福,也会带来“三高”和肚子上的肉。特别是在寒意的掩盖下,过量摄入的脂肪和糖更不容易察觉。为了我们的健康,冰淇淋虽好,但不能贪杯(筒)。

冰淇淋还会带来一种独特的“脑冻结”,也就是当我们吃冰冷的食物过快时,大脑会突然地头疼。这是因为冰淇淋在抵达我们喉咙时,引发附近小血管的极度收缩,血管附近的疼痛传感器收到了信号,就会报告大脑,触发了头疼的预警机制。那怎么预防“冰激凌头疼”呢?最简单的办法,吃慢点。

所幸脑冻结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永久性危害,只要脱离冷刺激,头疼很快就会消失(图片来源:thrillist.com)
好了,这一趟冰淇淋之旅到此也就结束了。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或许都有冰淇淋的影子。它或许隐藏在棉被木箱之中,也曾栖身在隆隆作响的冰淇淋机里,还或许躺在偌大的冰柜下层。当你从父母、朋友、伴侣手中接过冰淇淋那一刻,那一瞬间的喜悦,或许证明了“人间还是值得”的。

冰淇淋进化史:从贵族冷饮到平民美食

毕加索也是一个冰淇淋爱好者,1938年,他创作了这幅《戴草帽吃冰淇淋的男子(Man with a Straw Hat and an Ice-cream)》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hihuo/3011.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