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餐饮美食

金丝面,银丝面——母亲的手擀面

餐饮供应链:餐饮美食
食客: (3074)
食材: (17)
1

在我们老家,不知为啥,入伏那天总是吃热腾腾的面条,从大铁锅里捞出来,热气蒸腾的一大盆,炼上葱花油 “哧啦” 倒入盆里,再加一盘子蒜拌老韭菜,真够热辣的,全家人围桌而食,香是香的,但是热不可挡,汗流浃背,滴滴落到桌下,真是“汗”畅淋漓!

秋后一伏,坐在窗帘背后,感受着外面的世界火一般燃烧,便思念起母亲的金丝面了。

母亲在家是老小,又一直教书,结婚前没做过什么家务活,按姥姥的话说:“这可怎么给人家当媳妇?” 可她心灵手巧,又要强,竟是后来居上,样样都做得出色,尤其擀得一手好面条。

金丝面,银丝面——母亲的手擀面

记得小时候,谁家生孩子有喜,第三日是要分喜面的,母亲便被请去帮忙擀面。我们便期待着那送来的一碗喜面。粗瓷大碗里盛得尖尖的一碗银丝面,家庭条件好的就是金丝面了,面顶上堆着一小撮白菜梗炒肉丝,或是香菜梗炒肉丝,亮亮地带着酱油色,甚是诱人。我们三兄妹每人分小半碗,那是世上最美的面,最好吃的卤子!

于是我们央求母亲在家也擀一次这样的面。眼看着母亲把一瓢面舀进面盆里,打入一到两个鸡蛋,鸡蛋稀罕得很,怎舍得多放?再放入少许盐,然后一点一点少量多次加水,和成很硬很硬的面团。但若是金丝面,就只用鸡蛋和面,一滴水不加。

面团和好后,因为太硬,越揉越粗糙,所以必须醒发半小时以上。

面团醒发好了,拿出大面板,开始揉面,要揉得细腻劲道,如小孩子皮肤般白嫩,却又透出少许鸡蛋的黄色,便取出长长的擀面杖,开始擀面。这是个体力活,因为面太硬,把面团一点一点用力压薄,不断地撒上干面粉,这样有助于开面。母亲间或转过头来,让站在旁边的我帮她擦去脸上的汗珠。

在母亲的努力下,面团终于在擀面杖下越开越大,越擀越薄了,从最初的碗口大小,到盘子大小,再到平底锅大小,最后越擀越大,母亲也越擀越快,竟然到了薄如纸的八人铁锅盖垫般大小!而且厚薄均匀,周边没有一丝丝的缺损,滴溜溜一个圆如满月!奶奶在旁赞道:“俺这儿媳妇就是手巧!”

       面擀好了,母亲开始用擀面杖叠面,一层层叠起来,每折叠一次,便撒一点干面粉,待叠成长长的一条,我便拿走擀面杖,帮母亲取来菜刀,最赏心悦目的一幕来了:只见母亲左手微曲四指,轻按在叠起的面上,右手持刀,“哒哒哒哒——”,随着一声声轻响,整整齐齐、细如丝线的面便排列在了案板上。

切完后,一绺绺抖开,整齐码放在撒有少许干面粉的盖垫上。若是入伏擀宽面,母亲便将切好的宽面条放在麦麸里,麦麸吸水又防干,让煮出的面条口感更好。

再准备卤子,白菜炒肉丝或是香菜炒肉丝都是绝配。奶奶盘腿坐在灶前的蒲团上,将大铁锅内清水烧开,母亲将丝面一绺一绺小心放入锅里,用勺子轻轻推动,面在锅中散开后盖上盖垫,待锅四周热气笼起,掀开锅盖,金丝面在锅中沸腾翻滚,煞是好看!

金丝面太细,不能煮太久,母亲赶紧原汤带面盛在大盆里,端上桌来。淡黄色的面丝丝缕缕圈在白瓷碗里,再舀上一勺翠绿的、油亮的香菜肉丝,我是不舍得吃的,总是吃得最慢,奶奶笑道:“越吃越多。”

人各不同,喜好便各不同。哥哥弟弟喜欢将面清水再过一下,让面在碗里历历分明,卜楞卜楞地清爽劲道;我和奶奶则喜欢面带原汤,口感软糯一些,也更有面香味。正如张爱玲在《吃》里说道,从小对一切软烂甜糯之物情有独钟。

记得高中时候,有次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结束后走了好远的路和同桌回到家里,母亲手脚麻利,很快端上两碗精致的金丝面,上面浇着白菜肉丝卤子,那味道至今停留在舌尖上,挥之不去。

受母亲影响,我自小喜欢摆弄面团,也学会了擀面,但怎么也比不了母亲的手艺。金丝面,银丝面,那是来自母亲的味道,可以模拟却无法复制。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meishi/4063.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