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吃饭、换装、看表演……一批国风餐饮业态凭借美食和场景的融合创新逆势发展,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用餐体验。从环境氛围到菜品设计,从文化体验到品牌营销,沉浸式国风餐饮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餐饮行业的新亮点。
一批国风主题餐厅走红
近年来,国风消费趋势已经深度渗入大众生活,尤其是年轻世代,并重塑着消费格局。抖音发布的数据显示,90后已成为购买老字号最多的群体,00后下单量增长最快,同比增速达95%。他们通过汉服穿搭、非遗体验、打卡文博场馆等方式,将国风消费从单一产品的消费升级为“文化体验+情感共鸣”的综合消费形态。
在餐饮业,一批以“深度文化”为内核的国风餐厅正强势崛起。北京“御仙都皇家菜博物馆”创立于2013年,多年来持续深挖中华饮食文化,采用集餐饮、博物馆、观光厨房与沉浸式剧场表演于一体的新颖模式,为食客们带来“中华一品宴”等大型餐秀演出,深受国内外食客欢迎,单店单月营业额达3000万元。
“叙宴”首店于去年4月在上海开业,平均单店面积超600平方米,配备300余套古装服饰及专业妆造团队,目前门店已覆盖上海、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同时推出民国主题店、宋代主题店、《哪吒》主题宴和《妙游长安夜》主题宴。
不仅如此,一些餐厅还注重结合当地特色文化打造独特的环境。在陕西西安,传统国风与赛博朋克的碰撞更显创意。一餐饮店红墙灰瓦的布景外包裹着流光溢彩的灯带,古风灯笼与霓虹招牌交相辉映,服务员的“李白”服饰上还别着发光配饰。烤盘中央,大雁塔造型的陶瓷摆件稳居C位,周围环绕着鲜切谷饲雪花牛板腱、深海大虾等食材,搭配时令蔬菜拼出“曲江流饮”“灞柳风雪”等“长安八景”图案。一位消费者表示:“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推荐时就很期待,到店发现比视频里还惊艳,随便一个角落都能拍出古风大片。”
而作为具有百年品牌时光积淀的老字号品牌同庆楼,则在江苏无锡开出了一家占地3万平方米,融合江南水乡与现代建筑美学的全新旗舰店。通过传统手艺、真材实料与中国传统演艺文化的精妙结合,同样吸引了众多食客慕名而来。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强体验、深融合的国风餐饮正为行业提供一条可复制的“文化变现”路径,并揭示了餐饮业的新趋势,餐厅已经升级为融合餐饮消费和文娱综合体验的“一站式”目的地。
沉浸式体验重塑餐饮格局
如今的餐饮消费市场,虽然整体经历调整,但围绕特色餐饮、体验型消费升级正成为引领行业向好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中餐厅的综合体验价值,就餐已从单纯满足口腹之欲,升级为寻求文化浸润、情感共鸣与社交分享的沉浸式旅程。
御仙都联动美食达人拍摄视频,从进门招呼、换装、歌舞表演再到美食品尝,完整呈现中式古典就餐氛围和“古代皇宫缩影”场景,在线上传播环节就为消费者铺设代入感;长安大排档以“十二食辰”光影包间搭配唐诗投影,唐礼上菜,增强了体验感……国风餐饮“沉浸感”正逐渐占领消费者的感官。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沉浸式演出+餐饮”搜索量同比上涨近275%。上海、杭州、无锡、北京等地游客更喜欢搜索此类体验。“沉浸式体验正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让游客仿佛‘穿越’在历史时空中,体验深度旅游。”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做好古风妆造沉浸式赴宴,不仅是一次美食体验,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以前是填饱肚子,现在是填心灵。”一位消费者如是说。
业内人士分析称,国风餐饮走红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国风餐饮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窗口;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国风餐饮的沉浸式场景和独特文化氛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从消费者踏入餐厅的那一刻起,沉浸式体验便已开启,身着古装的服务员、古色古香的装饰、精彩绝伦的表演,让消费者仿佛置身于古代,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然而,沉浸式国风餐饮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餐厅存在菜品口味不佳、妆造服饰质量不高以及表演节目同质化等问题。如何在保证文化体验的同时,提升餐饮品质和服务水平,是这些餐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
从“卖产品”到“造体验”
沉浸式体验型国风餐饮的价值不仅在于亮眼的业绩,更在于为餐饮商家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经营范本——从“卖产品”到“造体验”,变被动获客为主动引客。
业内人士指出,如何把握机遇,从被动“借势”走向主动“造流”,成为餐饮品牌下一阶段破局发展的关键命题。对于一般餐饮商家而言,无需大手笔复刻宫廷宴和汉服秀,但可以借助以下几方面持续优化经营策略,从而实现增长破局。
一是氛围沉浸,打造“可感知”的场景叙事。结合自身定位在环境设计、音乐选择、器皿餐具、员工着装甚至气味上,营造独特且一致的氛围。哪怕是小而美的细节,也能形成记忆点。还应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空间更具“可拍性”和“可分享性”,同时,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等形式直观展示这种氛围,让潜在顾客“未到店,先沉浸”。
二是互动参与,设计“可参与”的体验节点。让顾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可以是加入简单的DIY环节,或者结合菜品的文化讲解食材故事、烹饪技艺,也可以引入轻量的角色扮演,比如推出特定主题的问候语等,核心都是让顾客“有动作可做,有故事可讲”。
三是文化故事赋能,提炼“可共鸣”的价值内核。为菜品、服务或品牌本身注入易于理解和传播的故事或文化内涵。可以是地方特色、品牌理念,或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关键在于找到与目标客群的情感连接点,让“吃”变得更有意义。
四是服务仪式感,创造“可记忆”的峰值体验。在关键服务环节设计具有仪式感的流程,让顾客感受到被重视和独特的礼遇。仪式感是提升顾客满意度、驱动好评和复购的重要因素,而这直接影响用户评价。
业内人士认为,国风餐饮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文化价值与消费转变共振的结果,将“文化体验”转化为可见的生意增量。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3891.html
-
年夜饭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当餐认为“透明”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餐网获悉,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统计,今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从消费人群看,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有网友疑惑:越骂越买,到底为什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餐饮商家和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预制菜凭借快速烹饪、快...
2025/02/02
-
联雄供应链DANGCAN当餐菜市场
当餐菜市场DANGCAN是联雄供应链旗下最核心业务板块,以智慧菜市场、农产品物流园、线上平台、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为运营核心,主要致力于农产品B端流转、C端消费,实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溯源管控,打造集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绿色生鲜品牌。当餐菜市场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乡村农产振兴为目的,多年来,通过升级改造传统菜市场、建设标...
2024/03/18
-
当餐谈预制菜:做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菜的问题
2025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年。作为食品领域的学者,每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他都会重点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话题。履职八年间,孙宝国依托自己的专业和优势,提出过不少涉及食品的提案。比如,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的科学严谨性、促进食品包装材料再利用、培育食品行业创新人才等。 餐饮食材网2025年获悉,孙宝国依然重点关注食品领域。他希望能提升...
2025/03/11
-
昆明最热门的40家小吃店,本地人推荐的美食清单
春城昆明,不仅有诗情画意的风景,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作为一名在云南生活多年的美食探店达人,今天餐饮食材网当餐君要为大家带来 昆明本地人才知道的40家小吃宝藏店铺 ,这份清单几乎囊括了昆明各个区域的经典美食。 无论你是昆明老饕还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这份清单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满足! 1、【云南特色米线篇】 1. 老阿姨过桥米线(南屏街店) 这家店的汤底熬制长达...
2025/04/07
-
预制菜是中餐出海的重要利器
“中餐出海,预制菜是很重要的新引擎,餐饮不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现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力表示,预制菜是解决当前国际上中餐厨师不足、中餐装备不足、中餐标准不足等问题的重要“利器”,是中餐出海扩张的重要方向。4月12日,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
2024/04/13
-
山东兰陵多措并举“抢滩”预制菜市场
近期,正值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大棚黄瓜大量上市期,在兰陵县向城镇,卡车一辆接一辆从蔬菜生产基地开出,陆续驶入兰陵新天地公司。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从菜园到车间,“变身”预制菜。 今年以来,兰陵县以“中心+专家+基地”为依托重点做好技术指导,通过强化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产...
2024/04/24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