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料与初加工类 (1-35)
这类术语主要涉及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的原始物料及其初步处理过程。
-
1. 原料: 指来自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初级产品,是加工的基础。 -
2. 农产品: 指来源于农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如谷物、蔬菜、水果、畜禽等。 -
3. 粮油原料: 指谷物、豆类、油料作物等,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 -
4. 果蔬原料: 指水果和蔬菜,是加工果汁、罐头、果酱等产品的基础。 -
5. 畜产品原料: 指来源于家畜、家禽的肉、蛋、奶等。 -
6. 水产品原料: 指来源于海洋、江河、湖泊的鱼类、虾蟹、贝类等。 -
7. 初加工: 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非深度的处理,如清洗、分级、干燥等。 -
8. 清洗: 去除原料表面的泥土、杂质、农药残留等。 -
9. 分级: 根据大小、色泽、成熟度、品质等将原料分成不同等级。 -
10. 分选: 剔除不合格的、有瑕疵的原料。 -
11. 去皮/去壳: 去除原料不可食用的外皮或外壳,如苹果去皮、花生去壳。 -
12. 切割: 将原料切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如切块、切片、切丝。 -
13. 破碎: 将大块原料破碎成小块或颗粒,如破碎大豆。 -
14. 粉碎: 将固体原料研磨成粉末状,如面粉、淀粉的生产。 -
15. 榨汁: 从水果或蔬菜中提取汁液。 -
16. 压榨: 对含油或汁液的原料施加压力,以分离出油或汁。 -
17. 干燥: 通过加热或风干等方式去除原料中的水分,延长保质期。 -
18. 烘干: 利用热空气进行干燥。 -
19. 晒干: 利用太阳光进行自然干燥。 -
20. 冷冻: 将原料温度降至冰点以下,使其冻结,以保鲜。 -
21. 速冻: 在极短时间内使原料快速冻结,最大限度保持品质。 -
22. 冷藏: 将原料存放在低温(非冻结)环境中,延缓腐败。 -
23. 腌制: 用盐、糖、酱料等浸渍原料,以防腐和增加风味。 -
24. 盐渍: 主要用盐进行腌制。 -
25. 糖渍: 主要用糖进行腌制,如果脯。 -
26. 发酵: 利用微生物(如酵母、细菌)的作用,使原料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独特风味和质地。 -
27. 杀青: 对茶叶、蔬菜等进行高温快速处理,以钝化酶活性,保持色泽。 -
28. 脱粒: 将谷物籽粒从穗上分离下来。 -
29. 碾米: 去除稻谷的谷壳和糠层,得到大米。 -
30. 磨粉: 将谷物研磨成粉末。 -
31. 榨油: 从油料作物中提取油脂。 -
32. 炼油: 对 crude oil (毛油) 进行精炼,去除杂质。 -
33. 屠宰: 对畜禽进行宰杀,以获取肉、皮、骨等。 -
34. 分割: 将屠宰后的胴体按部位分割成不同块。 -
35. 排酸: 将屠宰后的肉在低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使肉质更嫩滑。
二、 深加工与工艺类 (36-90)
这类术语描述了将初加工产品转化为更复杂、更高附加值食品的核心技术和过程。
-
36. 深加工: 对初加工产品进行更复杂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制成终端食品或食品原料。 -
37. 热加工: 利用加热方式处理食品,以达到杀菌、熟化、改善风味等目的。 -
38. 冷加工: 在不加热或低温条件下进行加工,以保持食品原有风味和营养。 -
39. 杀菌: 杀死食品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延长保质期。 -
40. 巴氏杀菌: 在较低温度(通常60-85°C)下进行杀菌,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但不完全无菌。 -
41. 超高温瞬时杀菌: 在极高温度(135°C以上)下极短时间(2-5秒)内杀菌,几乎杀死所有微生物。 -
42. 灭菌: 彻底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 -
43. 熟化: 使食品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达到可食用或风味最佳状态。 -
44. 蒸煮: 利用蒸汽或沸水加热食品。 -
45. 油炸: 将食品浸入热油中加热。 -
46. 烘烤: 利用干热空气加热食品,如面包、饼干。 -
47. 烧烤: 直接利用火或热源辐射加热食品。 -
48. 膨化: 使原料在高温高压下突然降压,体积迅速增大,结构变得疏松。 -
49. 浓缩: 通过蒸发去除部分水分,提高固体物质含量。 -
50. 调配: 将多种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 -
51. 混合: 将两种或以上物料均匀地分散在一起。 -
52. 乳化: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混合成均匀稳定的状态。 -
53. 均质: 通过高压作用,将脂肪球等颗粒打散成更小的微粒,使体系更稳定。 -
54. 凝胶化: 使溶液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凝胶,如果冻、豆腐。 -
55. 糊化: 淀粉在加热吸水后形成黏稠糊状的过程。 -
56. 老化: 淀粉糊在冷却后,分子重新排列结晶,导致质地变硬。 -
57. 提取: 从原料中分离出特定成分,如从植物中提取色素、香料。 -
58. 浸出: 用溶剂将原料中的某种成分溶解出来。 -
59. 精炼: 对 crude product (粗品) 进行提纯,去除杂质,提高纯度和品质。 -
60. 脱色: 去除油脂或糖浆中的色素。 -
61. 脱臭: 去除油脂中的异味物质。 -
62. 脱酸: 去除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 -
63. 氢化: 在催化剂作用下,将液态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使其固化。 -
64. 酯交换: 改变油脂中脂肪酸的分布,以改善其物理性质。 -
65. 酶解: 利用酶将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分解为小分子。 -
66. 糖化: 利用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糖。 -
67. 液化: 利用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成糊精。 -
68. 蛋白水解: 利用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 -
69. 美拉德反应: 食品中的还原糖与氨基酸在加热时发生的反应,产生褐变和独特风味。 -
70. 焦糖化: 糖类在高温下发生的褐变反应,产生焦糖风味和色泽。 -
71. 灌装: 将食品装入容器(如罐头、瓶子、袋子)中。 -
72. 封口: 将灌装好的容器密封,防止外界污染。 -
73. 真空包装: 抽出包装内的空气后再密封,抑制微生物生长。 -
74. 气调包装: 调整包装内的气体成分(如充入氮气、二氧化碳),延长保质期。 -
75. 无菌包装: 在无菌环境下,将无菌食品装入无菌容器并密封。 -
76. 冷冻干燥: 在真空条件下,使食品中的水分直接从固态升华为气态,最大限度保留营养和形态。 -
77. 喷雾干燥: 将液体物料喷成雾状,在热空气中迅速干燥成粉末。 -
78. 滚筒干燥: 使液体物料在加热的滚筒表面形成薄膜,干燥后刮下成片状或粉状。 -
79. 微波加热: 利用微波使食品内部分子振动产热。 -
80. 超高压处理: 利用极高的压力(非加热)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
81. 辐照杀菌: 利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杀灭食品中的害虫和微生物。 -
82. 膜分离: 利用具有特定孔径的膜,在不同压力驱动下分离、纯化、浓缩物料。 -
83. 反渗透: 一种膜分离技术,用于脱盐、浓缩。 -
84. 超滤: 一种膜分离技术,用于分离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 -
85. 离子交换: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溶液中的特定离子,如水的软化。 -
86. 色谱分离: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 -
87. 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提纯。 -
88. 萃取: 用溶剂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所需组分。 -
89. 结晶: 使溶质从溶液中形成晶体的过程。 -
90. 造粒: 将粉末状物料制成颗粒,以改善流动性、溶解性。
三、 产品与品类类 (91-140)
这类术语涵盖了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产出物。
-
91. 成品: 加工完成、可供销售的最终产品。 -
92. 半成品: 尚未完成全部加工工序,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
93. 主食类产品: 如米、面、粉等。 -
94. 方便食品: 经过加工处理,食用方便快捷的食品,如方便面、速冻水饺。 -
95. 休闲食品: 用于消遣、娱乐时食用的食品,如薯片、饼干、坚果。 -
96. 调味品: 用于调和食品滋味、气味的辅料,如酱油、醋、味精。 -
97. 食用油: 经过精炼加工的可食用油脂。 -
98. 色拉油: 精炼程度高,适用于凉拌的植物油。 -
99. 调和油: 由两种以上油脂调和而成的食用油。 -
100. 氢化油: 经过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常用于人造奶油。 -
101. 人造奶油: 以植物油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奶油替代品。 -
102. 起酥油: 经特殊处理,具有良好起酥性的油脂。 -
103. 糖类: 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
104. 淀粉: 从谷物、薯类中提取的多糖。 -
105. 变性淀粉: 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性,具有特殊性能的淀粉。 -
106. 面粉: 小麦等谷物磨成的粉末。 -
107. 专用粉: 为特定食品(如面包、面条)生产的面粉。 -
108. 大米: 稻谷经碾磨后的成品。 -
109. 杂粮: 除水稻、小麦外的谷物,如玉米、小米、燕麦。 -
110. 豆制品: 以豆类为原料加工的食品,如豆腐、豆浆、豆干。 -
111. 乳制品: 以牛乳等为原料加工的食品,如液态奶、酸奶、奶酪。 -
112. 液态奶: 巴氏奶、UHT奶等。 -
113. 发酵乳: 如酸奶、开菲尔。 -
114. 奶酪: 牛乳经发酵、凝乳、排乳清等工艺制成的固态乳制品。 -
115. 奶粉: 将鲜奶干燥成粉末。 -
116. 冰淇淋: 以乳制品、糖等为主要原料冷冻而成的甜点。 -
117. 肉制品: 以畜禽肉为原料加工的食品。 -
118. 高温肉制品: 如火腿肠、肉罐头,经过高温杀菌,保质期长。 -
119. 低温肉制品: 如西式火腿、培根,杀菌温度较低,需冷藏。 -
120. 腌腊肉制品: 如腊肉、香肠、咸肉,通过腌制、干燥等工艺制成。 -
121. 冷冻肉制品: 如速冻饺子、肉丸。 -
122. 水产加工品: 如鱼糜制品、干制水产品、鱼罐头。 -
123. 鱼糜: 鱼肉经漂洗、擂溃后制成的蛋白质凝胶。 -
124. 鱼丸/虾滑: 以鱼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产品。 -
125. 果蔬制品: 如罐头、果汁、果酱、脱水蔬菜。 -
126. 果蔬罐头: 将水果或蔬菜装入容器,经密封、杀菌制成。 -
127. 果汁: 从水果中提取的汁液。 -
128. 浓缩果汁: 果汁经浓缩处理,固形物含量高。 -
129. 果酱: 水果与糖熬煮而成的黏稠状制品。 -
130. 果脯: 水果经糖渍、干燥制成的蜜饯。 -
131. 脱水蔬菜: 经干燥去除大部分水分的蔬菜。 -
132. 速冻果蔬: 经速冻处理的果蔬。 -
133. 冷冻饮品: 如冰淇淋、雪糕、冰棒。 -
134. 焙烤食品: 如面包、蛋糕、饼干、糕点。 -
135. 面包: 以面粉、酵母、水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烘烤制成。 -
136. 饼干: 以面粉、糖、油脂等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烘烤制成。 -
137. 糕点: 以米、面、糖、油等为主要原料,经多种工艺制成的点心。 -
138. 糖果: 以糖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甜食。 -
139. 巧克力: 以可可制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糖食。 -
140. 膨化食品: 如薯片、虾条,经膨化工艺制成。
四、 质量与安全类 (141-170)
这类术语与食品的品质控制、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密切相关。
-
141. 品质: 食品的综合特性,包括感官、营养、安全等方面。 -
142. 感官评价: 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来评价食品品质。 -
143. 色泽: 食品的颜色和光泽。 -
144. 风味: 食品的气味和滋味的总称。 -
145. 质地: 食品的口感,如硬度、脆度、黏度、弹性。 -
146. 保质期: 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食品品质的期限。 -
147. 货架期: 食品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其安全性和可接受品质的时间。 -
148. 食品安全: 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无害。 -
149. 食品卫生: 为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危害人体健康所采取的所有措施。 -
150.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 -
151. 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添加剂。 -
152. 抗氧化剂: 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的添加剂。 -
153. 着色剂: 赋予食品色泽的添加剂。 -
154. 甜味剂: 赋予食品甜味的添加剂。 -
155. 酸度调节剂: 调节或维持食品酸碱度的添加剂。 -
156. 增稠剂: 提高食品黏稠度的添加剂。 -
157. 乳化剂: 使食品中互不相溶的组分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 -
158. 营养强化剂: 为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而加入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 -
159. 污染物: 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中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
160. 农药残留: 施用农药后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及其代谢物。 -
161. 兽药残留: 使用兽药后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及其代谢物。 -
162. 重金属残留: 食品中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163. 微生物指标: 衡量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
164. 致病菌: 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165. 菌落总数: 指示食品清洁程度和细菌污染总量的指标。 -
166. 大肠菌群: 指示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指标。 -
167. 霉菌: 一类真菌,某些霉菌会产生毒素。 -
168. 酵母: 一类单细胞真菌,可用于发酵,也可能导致食品腐败。 -
169. 毒素: 由生物体产生的有毒物质,如黄曲霉毒素。 -
170. 过敏原: 能引起某些人群过敏反应的食品成分,如花生、牛奶、鸡蛋。
五、 设备与包装类 (171-190)
这类术语涉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包装材料。
-
171. 生产线: 完成特定产品加工的一系列设备和工序的组合。 -
172. 清洗机: 用于清洗原料的设备。 -
173. 分级机: 用于对原料进行分级的设备。 -
174. 切割机: 用于切割原料的设备。 -
175. 粉碎机: 用于粉碎物料的设备。 -
176. 搅拌机/混合机: 用于混合物料的设备。 -
177. 均质机: 用于对物料进行均质处理的设备。 -
178. 杀菌釜: 用于对罐头等包装食品进行加热杀菌的设备。 -
179. 灌装机: 用于将食品灌入包装容器的设备。 -
180. 封口机: 用于对包装容器进行密封的设备。 -
181. 包装机: 完成灌装、封口等一系列包装动作的设备。 -
182. 冷冻机/速冻隧道: 用于冷冻或速冻食品的设备。 -
183. 干燥设备: 如烘箱、喷雾干燥塔、冷冻干燥机。 -
184. 提取罐: 用于进行提取操作的设备。 -
185. 发酵罐: 用于进行发酵过程的密闭容器。 -
186. 反应釜: 用于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的容器。 -
187. 分离设备: 如离心机、过滤机、膜分离组件。 -
188. CIP系统: 原地清洗系统,无需拆卸设备即可进行内部清洗。 -
189. 包装材料: 用于包裹、盛放食品的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纸。 -
190. 食品级: 指材料或设备符合与食品接触的安全标准,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
六、 管理与法规类 (191-200)
这类术语涵盖了行业运营、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
-
191. 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一个国际公认的、科学的食品安全预防性管理体系。 -
192. 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
193. GMP (良好生产规范): 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 -
194. 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为保证食品卫生所制定的具体操作程序。 -
195. 可追溯体系: 能够追踪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中所有信息的能力。 -
196. 供应链: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网络。 -
197. 冷链: 为保持食品品质,从生产到消费全程处于低温状态下的物流系统。 -
198. 国家标准: 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
199. 行业标准: 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发布的标准。 -
200. 标签: 附在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等,用于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附 - 行业黑话100条
这些“黑话”往往源于生产一线、采购销售或品控环节,生动形象,充满了行业智慧。
一、 原料与采购类 (1-20)
-
1. 看货: 现场验货,评估原料品质。 -
2. 走量: 指大批量、低利润的交易,主要靠规模赚钱。 -
3. 吃货: 指大量收购原料的买家。 -
4. 放货: 指卖家大量出售原料。 -
5. 抄底: 在原料价格最低时大量买入。 -
6. 囤货: 预判价格会上涨,提前大量购买并储存。 -
7. 爆仓: 库存积压严重,仓库放不下了。 -
8. 清仓: 低价处理库存,回笼资金。 -
9. 大货/统货: 指未经精细分选的、大批量的普通原料。 -
10. 精品货/尖子货: 指品质上乘、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原料。 -
11. 水货: ① 指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口的货物;② 指水分含量超标的原料。 -
12. 干货: 指经过干燥处理的原料,也泛指实在、不含水分的交易。 -
13. 头茬/头批: 指一个收获季最开始、品质最好的一批原料。 -
14. 尾货/尾批: 指一个收获季最后一批,品质可能稍差的原料。 -
15. 上车价: 指原料在产地装上运输车时的价格。 -
16. 到厂价: 指原料运输到加工厂的价格,通常包含运费。 -
17. 硬伤: 指原料上无法修复的、影响品质的明显缺陷,如大面积腐烂、虫蛀。 -
18. 软伤: 指一些不影响主要用途但会降低等级的小瑕疵,如轻微划痕、色差。 -
19. 打眼: 指采购时看走眼,买到了品质差的原料。 -
20. 捡漏: 指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了品质远超预期的原料。
二、 生产与工艺类 (21-50)
-
21. 下料: 将原料投入生产线开始加工。 -
22. 走线: 产品在生产线上流转。 -
23. 掉线: 生产因故障等原因中断。 -
24. 开锅: 指开始蒸煮、熬制等加热工序。 -
25. 出锅: 指加热工序完成,将产品取出。 -
26. 出率/出品率: 指单位原料能产出多少成品,是衡量成本和效率的关键指标。 -
27. 损耗: 生产过程中损失掉的原料或半成品。 -
28. 跑料: 指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意外流失或未被有效利用。 -
29. 飞料: 指粉尘状或轻质物料在生产中飞扬散失。 -
30. 返工: 将不合格的半成品或成品重新加工,使其达到标准。 -
31. 回炉: 特指将不合格品送回某个工序(如烘烤锅、杀菌釜)重新处理。 -
32. 串味: 不同产品之间气味互相污染。 -
33. 串色: 不同颜色或品种的产品混杂在一起。 -
34. 糊了: 指烘烤、油炸等工序因温度或时间控制不当导致产品焦糊。 -
35. 夹生: 指米、面等谷物类产品未完全熟透。 -
36. 出水: 指果蔬、肉类在腌制或解冻时渗出水分。 -
37. 收汁: 指在熬制酱料、汤汁时,通过加热使水分蒸发,浓度增加。 -
38. 挂糊/上浆: 在原料表面裹上一层粉浆或淀粉糊。 -
39. 过油: 将原料在油中快速炸一下,以达到定型、增香或上色的目的。 -
40. 拉缸: 指在大型发酵罐或腌制池中,物料发酵或腌制失败。 -
41. 起泡: 指液体在加热或搅拌时产生大量泡沫,可能影响生产。 -
42. 堵管: 指管道被物料堵塞,导致生产中断。 -
43. 洗机: 清洗生产设备,为更换生产品种做准备。 -
44. 换产: 生产线从生产A产品切换到生产B产品。 -
45. 试机: 新设备或维修后,开机进行测试运行。 -
46. 调机: 调整设备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生产状态。 -
47. 看机: 操作工在设备旁监控运行状态,及时处理问题。 -
48. 手感: 老师傅凭经验用手触摸来判断原料的干湿、软硬、弹性等。 -
49. 火候: 指加热时温度和时间的精准控制,是中式烹饪和加工的精髓。 -
50. 老嫩: 形容食品的成熟度和口感,如“火候老了”(过熟)、“还嫩着呢”(未熟)。
三、 品质与检验类 (51-75)
-
51. 品相: 指产品的外观、形态、色泽等感官品质。 -
52. 卖相: 指产品在市场上的外观吸引力,直接影响销售。 -
53. 对版/对标: 将产品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 -
54. 留样: 将每批次的产品留存一份,以备后续查验或追溯。 -
55. 打样: 制作小批量样品,供客户确认或研发测试。 -
56. 过检: 产品通过质量检验,合格。 -
57. 翻车: 指产品检验不合格,或出现重大质量问题。 -
58. 踩雷: 指在品控或采购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严重问题。 -
59. 有味儿: 指产品有异味,是严重质量问题。 -
60. 走油: 指含油量高的产品(如油炸食品、坚果)油脂渗出或氧化变质。 -
61. 哈喇味: 指油脂氧化酸败后产生的难闻气味。 -
62. 发黏: 指肉制品或某些果蔬表面产生黏液,是微生物滋生的迹象。 -
63. 长白毛: 指产品表面生长白色霉菌,已腐败。 -
64. 缩水: 指产品(尤其是肉制品)在加工或储存后体积变小、重量减轻。 -
65. 掉秤: 指产品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因水分蒸发等原因重量减少。 -
66. 硬芯: 指烘烤或蒸煮的产品,内部未完全熟透。 -
67. 空心: 指某些产品(如丸子、面包)内部出现不应有的空洞。 -
68. 皮厚: 形容产品包装或外层过于厚重,不实在。 -
69. 皮薄馅大: 形容产品用料足,性价比高。 -
70. 吃口: 指食品入口后的第一感觉,包括软硬、弹性等。 -
71. 嚼劲: 指食品咀嚼时的韧性和弹性。 -
72. 化口: 指食品在口中容易融化、酥松。 -
73. 回甘: 指食品在咽下后,口腔中残留的甜味。 -
74. 挂齿: 指食物残渣容易塞在牙缝里。 -
75. 顶饿: 形容主食类食品饱腹感强。
四、 销售与市场类 (76-100)
-
76. 走货: 产品销售情况好,流通快。 -
77. 好卖: 产品市场需求大,受欢迎。 -
78. 卖不动: 产品滞销。 -
79. 爆款: 指市场上非常畅销、供不应求的产品。 -
80. 引流款: 指利润低甚至不赚钱,但能吸引顾客的“招牌”产品。 -
81. 利润款: 指真正用来赚钱的高毛利产品。 -
82. 铺货: 将产品分销到各个零售终端(超市、便利店等)。 -
83. 进场费: 产品进入大型超市或卖场所需要缴纳的费用。 -
84. 条码费: 同上,指产品条码在超市系统上线的费用。 -
85. 账期: 从供货到收到货款的时间间隔。 -
86. 现款现货: 交易时当场付清货款。 -
87. 压款: 买方拖延支付货款。 -
88. 回款: 收回销售出去的货款。 -
89. 渠道: 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路径。 -
90. 通路: 同“渠道”。 -
91. 终端: 渠道的最末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零售点。 -
92. 分销: 将产品批发给下一级经销商。 -
93. 代理: 在特定区域或渠道内,全权负责某产品的销售。 -
94. 窜货: 经销商将产品销往自己授权区域以外的市场,造成价格混乱。 -
95. 砸价: 为抢占市场,恶意大幅降低产品售价。 -
96. 炒单: 经销商不实际提货,通过多次买卖合同来赚取差价。 -
97. 备货: 为应对销售旺季或促销活动而提前准备库存。 -
98. 临期品: 接近保质期的产品。 -
99. 处理品: 因包装破损、轻微瑕疵等原因而降价销售的产品。 -
100. 概念: 指为产品赋予的营销卖点,如“零添加”、“非转基因”、“古法酿造”等。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chang/4604.html
-
年夜饭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当餐认为“透明”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餐网获悉,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统计,今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从消费人群看,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有网友疑惑:越骂越买,到底为什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餐饮商家和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预制菜凭借快速烹饪、快...
2025/02/02
-
联雄供应链DANGCAN当餐菜市场
当餐菜市场DANGCAN是联雄供应链旗下最核心业务板块,以智慧菜市场、农产品物流园、线上平台、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为运营核心,主要致力于农产品B端流转、C端消费,实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溯源管控,打造集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绿色生鲜品牌。当餐菜市场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乡村农产振兴为目的,多年来,通过升级改造传统菜市场、建设标...
2024/03/18
-
当餐谈预制菜:做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菜的问题
2025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年。作为食品领域的学者,每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他都会重点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话题。履职八年间,孙宝国依托自己的专业和优势,提出过不少涉及食品的提案。比如,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的科学严谨性、促进食品包装材料再利用、培育食品行业创新人才等。 餐饮食材网2025年获悉,孙宝国依然重点关注食品领域。他希望能提升...
2025/03/11
-
昆明最热门的40家小吃店,本地人推荐的美食清单
春城昆明,不仅有诗情画意的风景,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作为一名在云南生活多年的美食探店达人,今天餐饮食材网当餐君要为大家带来 昆明本地人才知道的40家小吃宝藏店铺 ,这份清单几乎囊括了昆明各个区域的经典美食。 无论你是昆明老饕还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这份清单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满足! 1、【云南特色米线篇】 1. 老阿姨过桥米线(南屏街店) 这家店的汤底熬制长达...
2025/04/07
-
“龙”行天下·山东驴肉美食争霸赛在德州火热开赛!四大美食线路引爆金秋文旅消费
驴肉江湖风云起,德州扛旗战八方!8月29日晚,“龙”行天下·山东驴肉美食争霸赛暨美食促消费“运河大集”活动自德州市宁津县启幕!来自全省16地市的顶尖烹饪战队将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齐聚一堂,以驴肉为媒,开启一场舌尖上的巅峰对决。 省委原常委、秘书长、省政协原副主席雷建国,省委原副秘书长、省旅促会会长杜...
2025/08/30
-
青岛餐饮“黑马”用“三真法则”逆袭,单店坪效碾压同行3倍
红海?不,餐饮快要卷成“火海”了。餐饮食材网从权威数据获悉,2025年上半年,一是闭店潮,全国餐饮店闭店率同比上升23%;二是收入增速下滑,全国餐饮收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三是利润率低,北京市统计局的规上数据是0.3%。 卷“网红”、卷价格、卷品类、卷创意…&h...
2025/08/25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