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风味食品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认证乱象下,品牌信任该如何建立?

餐饮供应链:有机食品
食客: (4187)
食材: (34)
1

“有机”不有机,认证藏猫腻!谁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不知何时起,逛超市时总能看到各种“有机蔬菜”、“有机大米”、“有机鸡蛋”......它们包装精美,价格却高得惊人,常常是普通商品的数倍甚至十几倍。然而,这些贴着“有机”标签的产品,真的都名副其实吗?

“有机”二字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当认证本身都可能存在猫腻,消费者又该相信谁?

乱象丛生:“有机”背后的灰色地带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和农产品市场,发现有机食品专区随处可见,种类繁多,价格不菲。一盒600克的有机鸡蛋售价35元,一公斤有机山药59元,250克有机蔬菜组合28元...这些产品的包装上,大都贴有醒目的“有机认证”标志,有的还标注了“认证机构代码”。

然而,仔细观察却发现,不少所谓的“有机食品”存在诸多疑点:有的认证标志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认证机构;有的认证已过期多时,却仍在销售;还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按规范标注认证机构代码。

“现在市面上真正的有机产品可能并不多。”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机认证乱象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认证机构标准执行宽严不一;部分企业认证后监管不到位,产品质量下滑;少数企业甚至伪造认证标志,以普通产品冒充有机产品。

更有甚者,一些企业通过“转换期有机产品”这种模糊概念打擦边球。根据规定,有机产品需要经过2-3年的转换期才能获得正式认证,而一些企业就在这转换期上做文章,将转换期产品以有机产品的价格出售。

认证迷局:监管漏洞与利益链条

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实行的是第三方认证制度,即由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目前全国有数十家有机认证机构,这些机构本应是有机产品的“守门人”,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认证机构之间竞争激烈,一些机构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降低认证标准。一位不愿具名的认证机构工作人员透露:“有些企业会同时找几家认证机构询价,最终选择标准最松、价格最低的那家。”

监管力量不足也是突出问题。有机认证需要从生产过程到销售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但认证机构的人力物力有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些企业在获得认证后,可能会在非检查时段使用禁用物质,而认证机构很难24小时监控。

“有机”农业认证乱象下,品牌信任该如何建立?

更令人担忧的是,少数不良认证机构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下,有机认证不再是质量保证,反而成了合法骗局的“护身符”。

信任崩塌:消费者为何不再买单?

有机认证乱象的直接影响是消费者信任度的不断下降。

“我以前专门买有机蔬菜给孩子吃,直到有一次在所谓的有机农场亲眼看到他们喷洒农药。”北京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什么有机认证了。”

像李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近五成消费者认为目前的有机认证“不可信”;甚至有消费者直言:“所谓有机不过是商家提价的噱头。”

信任危机导致整个有机食品市场发展受阻。一方面,真正做有机农业的企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产品卖不出应有的价格;另一方面,消费者即使有购买意愿和能力,也因为无法辨别真伪而望而却步。

重建信任:有机品牌如何破局?

面对如此严峻的信任危机,有机农业企业和相关方面该如何重建消费者信任?

透明度是建立信任的基石。一些有机农场开始尝试“透明农业”,通过24小时视频监控、定期开放日、生产流程全公开等方式,让消费者随时随地可以监督生产过程。“只有让消费者看得见,他们才会相信。”某有机农场负责人表示。

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有机产品溯源提供了可能。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产品从种植、加工到运输的全流程信息,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记录。这种不可篡改的溯源系统,大大提高了造假难度。

严格自律才是行业长久发展之道。“有机不仅是一种标准,更是一种理念。”一位从事有机农业十余年的企业家认为,真正的有机企业应该将诚信放在首位,而不是追逐短期利益。

第三方监督也很重要。除了政府监管,行业协会、媒体、消费者都应成为监督有机市场的重要力量。多方形成的监督网络,让不良企业无处遁形。

消费者如何辨别真有机?

面对琳琅满目的“有机”产品,普通消费者该如何火眼金睛辨别真伪?

首先认清官方认证标志。我国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由绿色和白色组成,包含“有机”字样和认证机构信息。消费者可通过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询认证机构资质,核对产品认证证书的真伪。

警惕价格过低的产品。有机产品因生产成本高,价格通常比普通产品高出许多。如果价格与普通产品相差无几,很可能是有问题的。

了解销售渠道。正规有机产品通常在大型超市专柜、品牌专卖店等可靠渠道销售。来路不明的产品,即使贴有有机标志,也不可轻信。

选择可信品牌。长期深耕有机农业的品牌往往更注重产品质量和信誉,是相对可靠的选择。

未来之路:让“有机”回归本源

有机农业的本质是遵循自然规律,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它代表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概念。

要解决有机认证乱象,需要政府、认证机构、企业和消费者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完善有机认证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认证机构应当严格自律,统一认证标准,避免恶性竞争;

有机企业需坚守诚信,真正遵循有机生产标准;

消费者则应提高辨别能力,用理性选择支持真正做有机的企业。

只有这样,才能让“有机”二字重新焕发生机,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真正的有机产品买单。

当有一天,我们不用再为“有机不有机”而困惑,当“有机”真正回归它的本源——那将不仅是消费者的福音,更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当餐优选,您身边的餐饮食材供应链伙伴。当餐为餐厅、酒店、茶饮、团餐、食堂等各类餐饮企业,提供涵盖蔬菜禽肉、米面粮油、调味料、饮料饮品及简餐原料等全品类食品一站式采购配送服务。依托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保障当餐食材品质与配送时效,让餐饮采购更省心,经营更高效。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youji/6017.html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