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餐饮头条

餐饮行业被逼倒闭的背后:堂食单价跌回10年前,外卖75%来自15元以下!

餐饮供应链:餐饮头条
食客: (4221)
食材: (36)
1
餐饮食材网从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披露的数据了解到,今年新增的外卖订单中,有75%来自15块钱以下的低价区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则表示,餐饮行业堂食的客单价已接近2015年水平。大盘客单价跌至阶段性低位,商家被迫靠低价维持订单。

0元送到家的奶茶”“6.9元两荤一素套餐”“9.9元整只烤鸡”……当这些“白菜价”美食通过骑手穿梭在街头巷尾,消费者欢欣鼓舞,平台订单暴涨时,市场上却出现了一个怪象——餐饮店里挤满了取餐的骑手,后厨忙得不可开交,堂食区却空空荡荡。

餐饮行业被逼倒闭的背后:堂食单价跌回10年前,外卖75%来自15元以下!

01 数据揭示的残酷现状

餐饮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2024年,全国倒闭的餐饮公司数量达到近300万家的历史新高,涉及正餐、茶饮、咖啡、烘焙、火锅、甜品等几乎所有细分品类。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情况更为严峻,餐饮收入持续12个月同比下降。2025年1-6月,全国超100万家餐饮相关企业注销离场,热门商圈空置率飙升。

更触目惊心的是,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从4月的5.2%骤降至0.9%,创下近十年最大跌幅。

二手餐饮设备回收行业的兴旺见证了餐饮业的倒闭潮。北京郊区一位二手厨房设备商人透露,2024年他的团队每月拆除200家餐厅的厨具设备,比上一年增加了270%。 这些回收设备经过清洗检修后加价50%再转手卖给新的创业者,形成了一种悲哀的闭环。

02 消费降级与价格战

“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人均50的聚餐?不如买菜回家做三顿。”在上海某IT公司工作的王磊,道出了多数工薪阶层的心声。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仅3.1%,而餐饮核心成本全线飙升。

在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消费者本能地捂紧口袋。 美团调研显示,68%的受访者减少堂食主因是“在家做饭更省钱”。

甚至外卖也需精打细算:2025年午市火锅客单价同比下跌23%,消费者用快餐价格享受正餐的“平替逻辑”大行其道。

餐饮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参与这场残酷的价格战。“3元的早餐、5元的盒饭、9.9元的咖啡,99元的四人套餐,将餐饮业的毛利打压至无法获利。” 

有媒体报道,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曾透露,某日门店突遭1.1万单低价外卖冲击,其中包含大量牛奶、黄馍馍等低成本商品,“履约完我们就退出了,这种订单根本是饮鸩止渴”。

03 外卖平台补贴战与堂食生态的崩塌

“同一份宫保鸡丁,堂食48元,外卖用券后19.9元还免配送费——你说我选哪个?”90后白领小林的选择代表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声。这场由平台掀起的补贴大战,正在重构餐饮消费的底层逻辑。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揭开了行业伤疤:平台用大数据精准发券拦截顾客,并强制商家承担70%的补贴成本。以一份实付28.88元的外卖为例,商家需承担7.15元补贴,而平台仅出3.7元。

更致命的是,当消费者养成“1元喝咖啡”的习惯后,堂食价格体系彻底崩塌。“停止补贴那天,就是行业价格体系崩溃之时”。

连锁反应迅速传导至经营端。中腰部快餐品牌被迫设置“外卖红线”——某创始人要求所有门店外卖单量占比不得超过28%,否则店长直接问责,“宁可不做外卖,也不能被裹挟而死”。

04 预制菜泛滥与食品安全危机

价格战阴影下,食品安全与体验品质正被悄然牺牲。多位消费者吐槽:“9.9元汉堡的面包边像纸板”“奶茶分量少三分之一”。有业内人士透露:某连锁品牌采购标准从“无虫眼”降至“带黄叶也可”;炸鸡店用油周期从3天延至5天。

预制菜已成为餐饮业“负循环”的加速器。目前,百分之八九十的餐馆都倒向了预制菜,降低了开餐馆的门槛。 结果就是,中国餐饮业出现奇特景象:一边是“乏味的”预制菜馆,一边是还“有味的”但苟延残喘的烧菜馆。

当餐饮业成为一门利润非常微薄的生意之后,依靠连锁餐饮的经营法则是通过极致的标准化,让门店可以快速复制,进而通过规模增厚利润。如此一来,最后被牺牲的只有“味道”

05 高刚性成本与经营困境

餐饮业一直面临著“三座大山”的压迫:高房租、高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的食材价格。 这些固定成本具有极强的刚性,难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特别是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合适店铺的稀缺性导致餐饮店铺的租金并不能随着餐饮业人流的减少而同步下降。一位餐饮老板透露:“员工工资和税费受各地最低工资水平和不断上调的社保、医保缴费基数的影响,也只增不减”。

餐饮业的收入却具有极大的弹性,特别是在经济低迷周期中具有较大的收缩弹性。当收入增长困难时,消费者会迅速减少外出就餐次数,将餐饮从“生活仪式”降级为“奢侈消费”。

杭州一家生煎店生意很好,但房租从最初的40万涨到120万,只能无奈搬走。这样的案例在2023-2024年比比皆是。

06 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餐饮行业的门槛似乎降低了,导致数百万创业小白涌入餐饮业,打破了供需平衡。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1日,餐饮相关企业累计注册近311万家,餐饮相关企业累计注销127万家。

一些创业小白发起了价格战,用“99元吃一顿四人餐火锅、40元吃一顿双人火锅”的低价团购,乱拳“打伤”了一些餐饮老店。而在下半年,当打低价战的创业小白不堪重负之时,一些餐饮老店“趁你病要你命”,同样卷起“价格战”,于是一批餐饮创业小白被清退。

连锁品牌也在加速扩张,进一步挤压中小餐饮的生存空间。截至2024年底“餐饮万店俱乐部”依旧由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华莱士、肯德基、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这6大品牌领衔,其门店数量同比增长69.3%。

餐饮连锁化率从2021年的18%升至2024年的23%,品牌连锁化发展稳步进行。 这意味着独立餐厅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07 走出困境的可能出路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餐饮业需要多管齐下寻找出路。首先,守住堂食是守护实体餐饮的生命线。 堂食是餐饮门店的根基,不仅能更好地覆盖固定成本,还是建立品牌忠诚度的关键。

其次,餐饮企业需要重新聚焦产品本身,发挥堂食优势。 比如聚焦“现做现吃”的核心菜品,像现炒小炒、现切涮肉、冒烟上桌的砂锅等,给顾客必须到店的核心理由。

再次,要重构定价逻辑,用“价值感”对抗“低价战”。让顾客感知到“值这个价”,而非陷入“比谁更便宜”的陷阱。 费大厨的例子表明,通过可视化、可感知的细节,即使是一道家常菜也能以较高价格获得市场认可。

最后,行业也需要重新制定规则。例如对使用预制菜的餐厅强制明示,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同时,城市管理者可考虑开设“烧菜特区”,让传统烧菜馆在特定区域聚集,形成特色餐饮区。

餐饮业的寒冬本质是时代红利的退潮。消费者并非不爱人间烟火气,只是在高负债与低预期的夹缝中,被迫将“下馆子”从生活仪式降级为奢侈消费。

那么在“点外卖”和“下馆子”之间,你会选择什么呢?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5305.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