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

外卖大战退潮后,餐饮行业真正的「新肌肉」是什么

餐饮供应链:当餐市场
食客: (3945)
食材: (203)
2

中国外卖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刷新规模与效率,淘宝闪购 3 个月创下日订单 1 亿单峰值、份额反超美团的消息,让行业目光聚焦于订单量之外的深层变革 —— 餐饮行业正从「堂食中心」转向「外卖引擎」,传统品牌破局、新锐品牌成长,共同开启能力重塑的进化赛。

一笔旧账:被外卖击穿的餐饮天花板

传统线下餐饮始终困于「空间、时间、效率」的三角难题。漠漠家超级潼关肉夹馍总经理徐文标算过一笔账:30 平米小店,20 个座位日均接待百余人,营收上限仅 3000 元。2024 年餐饮行业闭店率达 61.2%,409 万家门店倒下,空间有限、营业时间固定的「天花板」愈发刺眼。

外卖大战退潮后,餐饮行业真正的「新肌肉」是什么

外卖的出现彻底改写了规则:

  • 打破时空限制:漠漠家以「外卖 + 堂食 + 外带」模式,单店出餐量飙升至 1500 单,是线下的 15 倍;24 小时门店比例从 20% 翻倍至 40%。

  • 破解扩张难题:老北京品牌小吊梨汤前 18 年仅开 60 家店,且 28 家集中在北京。依托外卖平台的用户画像和商圈分析,它精准南下上海,首店开业排队 4 小时,如今已进驻南京、深圳等多城,把「不敢算」的跨城账变成可复制的解法。

    外卖大战退潮后,餐饮行业真正的「新肌肉」是什么

老地图与新大陆:从「堂食逻辑」到「外卖引擎」

长期以来,餐饮行业以「品牌 + 产品 + 空间」为核心,资源扎堆投向选址与装修。但外卖用户「快 > 省 > 好 > 多」的需求,倒逼品牌重构能力体系。

案例 1:菲滋的「双轨拆分」

外卖大战退潮后,餐饮行业真正的「新肌肉」是什么

浙江老牌西餐厅菲滋,5 年前外卖年收入仅 300 万元,如今达 3 亿元(占总营收 40%)。为兼顾堂食体验与外卖效率,它拆分出独立外卖品牌「菲滋欢乐送」:

  • 高密度布局外卖小店,配送半径缩短;

  • 研发「冷的也好吃」的适配菜品;

  • 重构厨房流程,避免堂食与外卖资源冲突。

  • 半年内开出 20 多家外卖店,成本仅为大店 1/4,成为品牌辐射的「毛细血管」。

案例 2:小吊梨汤的「适配迭代」

主打家庭聚餐的小吊梨汤,初期面临菜品分量大、配送口感差的问题。它不盲目照搬堂食,而是小步测试:

  • 压缩外卖 SKU 至 8-10 个,推出组合套餐降低复杂度;

  • 开发「一人食」套餐适配单人场景;

  • 优化打包保温技术。

如今外卖收入占比达 24%,更将外卖作为品牌传播的重要渠道,考核重点放在顾客满意度而非单纯营业额。

生于外卖时代:数字化原住民的「先天优势」

与传统品牌转型不同,新锐品牌从诞生就锚定外卖场景,以流量、效率、复购为核心指标。

1. 代际创业逻辑差

餐二代孙菲创办的「一心饭团」,门店规模不及传统餐厅收银台,却靠「为外卖量身定制」快速扩张:

  • 选品贴合外卖:50 秒出餐,客单价 18-22 元,250 克饭团满足一餐需求;

  • 借势平台流量:上线淘宝闪购后,新店首月订单从四五千增至 1 万单,成熟门店订单翻倍,冷启动时间从 3-6 个月压缩至 1 个月。

    外卖大战退潮后,餐饮行业真正的「新肌肉」是什么

2. 数字化驱动的规模化

新疆炒米粉品牌「花小小」门店近 3000 家,淘宝闪购日均单量 12.4 万单,其联合创始人王宁直言「未来是数字化公司做餐饮」:

  • 三步数字化策略:确定赛道(线上货品思维)→ 强化品牌辨识度(捕捉用户需求)→ 打造爆品(缩短决策链条);

  • 借平台工具深耕数据:通过饿了么 Trust 模型、CRM 系统,监控门店表现、分析用户决策路径,积累私域资产,实现线上 60% 的单店业绩贡献。

3. 会员体系的「胜负手」

麻辣烫品牌「小谷姐姐」(外卖占总营收 75%),5 月通过淘宝闪购新增 100 万会员(相当于过去半年总量)。其联合创始人寇淼斌认为,会员是长期竞争力的核心:

  • 分层运营:按用户等级设计运费减免、积分奖励等差异化权益;

  • 高价值转化:会员订单占比 30%,客单价比非会员高 2-3 元,成为复购基本盘。

    外卖大战退潮后,餐饮行业真正的「新肌肉」是什么

外卖之上,长出了什么「新肌肉」?

外卖大战退潮后,餐饮行业真正的「新肌肉」是什么

补贴和流量洪峰终会退去,真正沉淀的是品牌在冲击下练出的四大核心能力:

  1. 数据决策中枢

    告别「凭经验选址、靠厨师灵感研发」的传统模式,平台沉淀的曝光量、转化率、用户画像等数据,成了经营的「导航仪」。比如花小小靠数据锁定细分赛道,小吊梨汤借商圈分析精准选址,让每一步决策都有量化依据,不再依赖主观判断。而高效的后厨运作是数据决策落地的基础,厨惠生商厨冷风热水机可稳定提供恒温热水与冷风,适配外卖订单激增时的后厨高频用水、降温需求,为数据驱动的高效运营保驾护航。

  2. 用户精细化管理

    从「赚流量快钱」转向「做存量运营」,通过会员分层体系深度经营用户:新客用运费减免拉新,活跃会员靠积分权益留存,沉默用户用专属优惠唤醒。像小谷姐姐这样,把平台流量转化为高复购、高客单的自有用户资产,筑牢长期竞争力。

  3. 流程标准化升级

    面对订单洪峰的「压力测试」,品牌通过标准化能力稳住效率:一心饭团制定 1300 项 SOP 让新人快速上手,漠漠家搭建日配供应链保证食材新鲜,确保订单翻倍时,出餐速度、菜品品质不打折,提升组织抗波动能力。

  4. 产品动态迭代

    跳出「堂食菜品照搬外卖」的误区,围绕外卖场景精准创新:小吊梨汤开发「一人食」套餐适配单人需求,菲滋研发「冷吃也美味」的菜品应对配送损耗,再结合数据反馈快速调整(比如下架点击率高但转化率低的菜品),让产品创新更贴合市场需求。

结语:外卖不是补充,是进化试验场

外卖大战的本质,是餐饮行业的能力重塑。平台早已不是单纯的流量撮合者,而是商家的「经营合伙人」,从需求洞察到效率赋能,打通 B(商家)-P(平台)-C(消费者) 全链条。

未来,擅长数据研发、会员运营、标准化复制的专业外卖品牌将批量涌现,行业效率与品质将迈向新高度。正如外卖从「堂食补充」成长为「能力试验场」,那些练出来的「新肌肉」,才是餐饮品牌穿越周期的底气。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chang/4356.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