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暑期,本是餐饮人的 “黄金季”。学生放假、游客扎堆,餐厅里座无虚席,后厨忙得热火朝天,收银台的流水噌噌往上涨。可今年,不少餐饮人却愁眉不展:“盼了大半年的旺季,怎么就没来呢?”
街边的火锅店老板抱怨,周末客流量还不如平时;景区旁的家常菜馆老板娘叹气,客人来了也不敢点贵的,人均消费降了不少;连锁餐饮的区域经理更头疼,新店开了不少,利润却薄得像纸。
暑期旺季 “爽约”,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消费者变了:钱包捂得更紧,只认 “性价比”
“以前带孩子出来玩,随便吃顿大餐几百块不心疼,现在点个菜得反复看价格。” 一位带娃旅游的妈妈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今年暑期,旅游出行的人确实多了,但大家在吃饭这件事上,变得 格外理性。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对未来收入没那么有底气,消费时自然会 “三思而后行”。不再追求高端大气的餐厅,也不爱点花里胡哨的菜品,“好吃不贵” 成了硬通货。
某小龙虾品牌的店长透露,今年暑期门店客流量比去年涨了 10%,但桌均消费从 120 元 降到了 100 元。“客人点菜更实在了,小龙虾只点中份,配菜也从 3 个减到 1 个,饮料都换成了免费茶水。”
不光是游客,本地消费者也在 “节流”。以前朋友聚餐动辄上千,现在更爱去人均 50 元以内 的小馆子,甚至干脆买食材回家做。
同行太卷了:159 万家新店涌入,僧多粥少
餐饮门槛低,赚钱的时候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可今年,涌入的人实在太多了。
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国新增餐饮门店近 160 万家,同比增长 18.9%。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近 9000 家 新店开门迎客。
在旅游城市的热门商圈,一条街能挤下十几家火锅店、几十家奶茶店;小区楼下,早餐铺、快餐店密密麻麻,几步路就是一家。
新店一多,竞争就成了 “肉搏战”。你家打 8 折,我家就买一送一;你家送小菜,我家就免费续面。为了抢客源,商家们把利润压了又压,最后忙了半天,钱都给房东和平台打工了。
更糟的是,很多新店没特色,菜品、装修、服务都大同小异。消费者随便走进一家都差不多,自然不会为某家店 “死心塌地”。
成本涨疯了:菜价、工资、房租,压得人喘不过气
餐饮老板们最怕的,不是没客人,而是成本噌噌涨,利润却原地踏步。
今年 7 月,全国多地蔬菜价格 “坐上火箭”,黄瓜、西红柿、青菜涨幅超过 30%。一家连锁快餐的采购经理算了笔账:光蔬菜采购成本,每月就比去年多花 5 万块。
人力成本也没让人省心。暑期用工紧张,服务员、厨师的工资涨了不少,尤其是旅游城市,想招个临时工都得加价。“以前服务员月薪 4000 元 能招到人,现在 5000 元 都留不住。”
房租更是压在头上的 “大山”。商圈旺铺的租金每年涨 5%-10%,就算生意不好,房租一分都不能少。有老板苦笑:“旺季没来,房租先‘旺’了,每个月一开门,就欠房东几万块。”
成本涨得比流水快,不少小微餐企扛不住,只能悄悄关店。
【成本减负小帮手】面对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选对设备能省一大笔!厨惠生商厨冷风热水机,集冷风降温与热水供应于一体,厨房闷热难题一键解决,员工干活更高效;同时满足菜品清洗、餐具消毒等热水需求,能耗比传统设备降低 30%,让每一分成本都花在刀刃上。
外卖 “抢生意”:看似热闹,实则不赚钱
“店里没人,但外卖订单不少,可仔细一算,还不如堂食赚钱。” 一位烘焙店老板道出了无奈。
暑期外卖平台的补贴力度加大,各种满减券、折扣券满天飞,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吃到便宜的饭菜,自然懒得跑餐厅。
可对商家来说,外卖抽成高,加上包装费、配送费,看似订单多,实则利润薄。“一份 20 元 的炒饭,平台抽成 5 元,包装 1 元,到手只有 14 元,除去食材成本,几乎不赚钱。”
更头疼的是,为了在外卖平台上排名靠前,商家还得花钱做推广,陷入 “不推广没订单,推广了没利润” 的恶性循环。
政策有影响:“禁酒令” 下,宴会生意凉了
今年 5 月,史上最严 “禁酒令” 出台,明确规定公务活动、商务宴请等场合不得饮酒。这对依赖宴会、商务宴请的中大型餐厅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暑期本是宴会旺季,结婚宴、升学宴、谢师宴接连不断,酒水消费是餐厅的重要收入来源。可 “禁酒令” 一出,很多宴会取消了,就算举办,也不再点酒,餐厅的营收自然大打折扣。
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餐饮总监透露,今年暑期的宴会订单比去年少了 30%,酒水销售额直接腰斩。“以前一场婚宴光酒水就能赚几千块,现在几乎为零,只能靠菜品利润支撑,可菜品价格又不敢涨太高,太难了。”
餐饮人该怎么办?
旺季 “爽约”,但日子还得过。对餐饮人来说,与其抱怨,不如 主动求变:
- 抓牢性价比
优化菜品结构,减少华而不实的菜品,推出高性价比的套餐,让消费者觉得 “值”。
- 做出差异化
在菜品口味、服务体验、装修风格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主打某道招牌菜,或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消费者记住你。
- 控制成本
通过集中采购、优化库存、合理排班等方式降低成本,比如和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食材价格,根据客流量调整员工工作时间。
- 线上线下结合
不能只依赖堂食或外卖,要学会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比如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菜品制作过程吸引顾客到店,同时优化外卖包装和服务提升口碑。
- 拥抱变化
旺季可能会迟到,但只要用心经营,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餐饮人们,别灰心,挺过去,就是转机!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3757.html
-
年夜饭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当餐认为“透明”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餐网获悉,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统计,今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从消费人群看,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有网友疑惑:越骂越买,到底为什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餐饮商家和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预制菜凭借快速烹饪、快...
2025/02/02
-
联雄供应链DANGCAN当餐菜市场
当餐菜市场DANGCAN是联雄供应链旗下最核心业务板块,以智慧菜市场、农产品物流园、线上平台、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为运营核心,主要致力于农产品B端流转、C端消费,实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溯源管控,打造集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绿色生鲜品牌。当餐菜市场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乡村农产振兴为目的,多年来,通过升级改造传统菜市场、建设标...
2024/03/18
-
当餐谈预制菜:做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菜的问题
2025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年。作为食品领域的学者,每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他都会重点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话题。履职八年间,孙宝国依托自己的专业和优势,提出过不少涉及食品的提案。比如,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的科学严谨性、促进食品包装材料再利用、培育食品行业创新人才等。 餐饮食材网2025年获悉,孙宝国依然重点关注食品领域。他希望能提升...
2025/03/11
-
昆明最热门的40家小吃店,本地人推荐的美食清单
春城昆明,不仅有诗情画意的风景,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作为一名在云南生活多年的美食探店达人,今天餐饮食材网当餐君要为大家带来 昆明本地人才知道的40家小吃宝藏店铺 ,这份清单几乎囊括了昆明各个区域的经典美食。 无论你是昆明老饕还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这份清单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满足! 1、【云南特色米线篇】 1. 老阿姨过桥米线(南屏街店) 这家店的汤底熬制长达...
2025/04/07
-
预制菜是中餐出海的重要利器
“中餐出海,预制菜是很重要的新引擎,餐饮不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现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力表示,预制菜是解决当前国际上中餐厨师不足、中餐装备不足、中餐标准不足等问题的重要“利器”,是中餐出海扩张的重要方向。4月12日,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
2024/04/13
-
山东兰陵多措并举“抢滩”预制菜市场
近期,正值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大棚黄瓜大量上市期,在兰陵县向城镇,卡车一辆接一辆从蔬菜生产基地开出,陆续驶入兰陵新天地公司。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从菜园到车间,“变身”预制菜。 今年以来,兰陵县以“中心+专家+基地”为依托重点做好技术指导,通过强化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产...
2024/04/24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