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餐饮头条

餐饮老板都在 “抠”是抠掉了成本还是初心

餐饮供应链:餐饮头条
食客: (2911)
食材: (21)
0

小区楼下的火锅店换了锅底。以前飘着厚厚牛油的红汤,现在汤色清亮,服务员说 “能泡饭”;小料台也没了五花八门的酱料,只剩葱花和原汤。隔壁的汉堡店更直接,拆了桌椅,只留个取餐窗口,说是 “外卖专门店”。这些变化背后,藏着餐饮老板们说不出口的难。

餐饮老板都在 “抠”是抠掉了成本还是初心

不是他们想 “抠”,是成本逼到了墙角。北京上半年规模以上餐饮企业,737 亿营收只赚了 2.47 亿,利润率千分之三 —— 相当于卖 1000 块钱的菜,利润才 3 块。房租一年涨 5%,热门地段翻着番地涨;牛蛙、小龙虾等食材价格过山车,上个月还便宜的菜,这个月就贵了一截;服务员月薪 5000 起,厨师要 8000 以上,还得管住宿交社保。成本像座山压着,菜价却不敢涨,三年前 58 元的红烧肉,现在还卖 58 元,成本却从 28 元涨到了 47 元。

顾客也变了。外卖均价降了 42%,“单人餐” 搜索量飙了 300%,大家不再为装修、摆盘买单。以前排队打卡的网红店,现在门可罗雀;反倒是笨萝卜那样的苍蝇馆子,环境简陋,服务粗糙,凭着人均 50 元的实惠,成了排队神店。有人说 “50 块的聚餐不如回家吃三天”,不是消费降级,是大家开始算 “值不值”—— 好吃、便宜、实在,才是真需求。

餐饮老板都在 “抠”是抠掉了成本还是初心

于是,“抠” 成了行业共识,但 “抠” 的路数天差地别。有的是聪明降本:鱼你在一起把 120 平的店缩成 30 平,人力从 5 人减到 3 人,租金省了 75%;麦当劳聘退休员工,既解决了用工荒,又给了老人增收的机会;蛙淘重构岗位,让员工一人多岗,工资没降,总人力成本却下来了。这些 “抠”,抠的是浪费,提的是效率,守住了品质。

但也有走歪的。有的火锅店把牛油换成劣质油,有的餐厅用不新鲜的食材,有的缩减分量却不降价。看似省了成本,实则丢了根本 —— 顾客或许会为低价买单一次,却不会为难吃、不卫生的食物回头。餐饮的本质是 “吃”,QSC(质量、服务、清洁)是底线,没了这个,再 “抠” 也留不住人。

其实,餐饮老板不用把 “抠” 当成唯一出路。西贝停了折腾十年的快餐业务,全力聚焦正餐,反而稳住了客流;上海一家社区烘焙店停了平台推广,把钱花在升级面粉和黄油上,靠社群老客带新,利润反超以前。关键是找到 “平衡点”:不抠品质,不抠服务,只抠那些没必要的排场、冗余的成本、虚头巴脑的营销。

现在的餐饮行业,像在走窄桥,一边是成本高压,一边是顾客理性,容不得半点差池。但再难,也别忘了初心 —— 顾客捂紧钱包,不是没了味蕾,只是更在乎 “物有所值”。老板们与其在价格上内卷,不如在手艺上打磨,在效率上精进,在细节上用心。毕竟,能让顾客常来的,永远是那口 “好吃”,是那份 “实在”。

愿每个餐饮人,“抠” 得聪明,守得真诚,在难走的路上,把店开得长久,把饭做得暖心。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4219.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