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餐饮头条

律师解读社保新规下,微利餐饮企业如何自救?

餐饮供应链:餐饮头条
食客: (4207)
食材: (31)
1
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宣布任何 “不缴社保” 的约定均无效,并将于2025 年9 月1日正式实施。此规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微利餐饮企业中引起轩然大波。今天餐饮食材网邀请到专业律师,深入解读这一新规,并为微利餐饮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自救策略。

律师解读社保新规下,微利餐饮企业如何自救?

一、社保新规要点解读
(一)“不缴社
” 约定无效
根据新规,无论企业与员工之间是否存在 “自愿放弃社保” 的书面协议,该约定在法律层面均被认定为无效。这意味着,企业不能以员工自愿放弃为由,逃避为其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即使员工主动提出不缴纳社保,企业仍需依法为员工办理社保缴纳手续,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员工解除合同可获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有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为:员工每工作满一年,用人单位需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一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也加大了企业不依法缴纳社保的成本。
二、社保新规对微利餐饮企业的影响
(一)人力成本大幅增加
餐饮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比较高。社保新规实施后,企业需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保,这无疑将使人力成本进一步攀升。以上海为例,一名月薪 7000 元的服务员,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保缴费比例约为 26%,其中养老保险 16%、医疗保险 9%、失业保险 0.5%、工伤保险 0.2%。若门店雇佣 10 名员工,每年人力成本将多支出 22 万余元。对于原本利润微薄的餐饮企业来说,这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出现亏损。
(二)用工风险加剧
一方面,由于社保新规的实施,部分员工可能会更加关注自身社保权益。如果企业未能依法缴纳社保,员工可能会选择离职,并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这将导致企业面临较高的人员流失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企业若因未依法缴纳社保而被员工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不仅需要补缴社保费用,还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这将给企业带来声誉损失,增加企业的用工风险。
三、微利餐饮企业自救策略
(一)优化用工结构合理采用非全日制用工:根据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日均工时≤4 小时,周累计≤24 小时)仅需缴纳工伤保险,成本仅为社保全额缴纳的 10% 左右。餐饮企业可以在用餐高峰时段和寒暑假餐饮业旺季时,招聘兼职员工缓解用工高峰期的压力,同时还无须缴纳社保。但需注意,要严格遵守兼职的用工时长要求,避免被认定为全日制劳动关系,否则企业将面临补缴社保及滞纳金的风险。退休返聘:餐饮企业可以招聘已办理退休手续且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并与他们签订《劳务协议》来避免承担其社保费用。麦当劳等大型连锁企业已将退休返聘作为长期政策,退休人员占员工总数约 5%。不过,退休人员工作中发生意外的风险相对较高,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购买商业意外险或雇主责任险来增添额外的保障。
(二)非核心岗位外包
餐饮企业可以将保洁、洗碗、切配菜等非核心岗位全面外包给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由第三方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企业不仅将事务性的工作外包出来,释放核心岗位价值,还降低了员工的管理成本,同时规避用工风险。
(三)智能化转型
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与系统,优化运营流程,减少对人工的依赖,从根本上降低人力成本。例如,一些头部餐饮品牌已经进行了引进自动化设备的尝试,徽菜品牌小菜园自 2023 年起在门店配置炒菜机器人,单台设备可替代数名厨师工作,尤其在高峰时段,一名操作员可同时监控多台设备运行。同时,自助点餐系统的普及也能使前台人员减少 30%-50%,顾客通过扫码点餐既方便快捷又能降低企业人力依赖。
(四)充分利用政策红利
今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通知明确,上年末失业保险基金备付期限超 1 年的地区,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最高 60% 提至 90%,大型企业从 30% 提至 50%;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招用重点群体,可享 25% 的社保补贴;企业吸纳 16—24 岁失业青年就业并足额缴纳 3 个月社保,每人可获最高 1500 元一次性扩岗补助。餐饮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积极申请各类补贴,以缓解社保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
(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效制定科学的排班制度:传统餐饮企业常采用固定排班制,容易导致低峰期人力闲置、高峰期人手不足的问题。企业可通过引入智能排班系统等数字化管理工具,根据门店的客流量和业务需求,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避免人力浪费。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员工能够一人多岗、一岗多能,从而在不增加人员数量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例如,对服务员进行培训,使其不仅能够熟练服务顾客,还能掌握简单的收银操作,这样在收银岗位繁忙时,服务员可以及时支援,提高服务效率。
四、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一)及时自查自纠
在社保新规正式实施前,企业应尽快对自身的社保缴纳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梳理存在的问题,如未缴纳社保的员工名单、未足额缴纳社保的金额等,并及时进行整改。对于过去以 “社保补贴” 名义发放给员工的现金,若需要补缴社保,企业可依法追回已发放的补贴。
(二)完善劳动用工合同
企业应修订劳动用工合同,明确双方在社保缴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晰而引发纠纷。同时,合同中应明确告知员工社保缴纳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以及不依法缴纳社保的法律后果,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三)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社保新规的实施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企业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向员工解释新规的内容和意义,说明企业为应对新规所采取的措施,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员工的疑虑和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导致员工的不满和误解。
社保新规的实施虽然给微利餐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遇。企业应积极应对,通过优化用工结构、推进智能化转型、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要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依法合规经营,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有任何法律问题,建议企业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帮助。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4241.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