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餐饮头条

餐饮老板易踩的20个认知坑

餐饮供应链:餐饮头条
食客: (4101)
食材: (31)
1

餐饮供应链认为未来的餐饮行业是一个逐渐细分和精细化的行业,很多刚进入餐饮行业的老板存在一些认知盲点:

1. 压榨员工省成本→恶性循环

克扣厨师/服务员薪资、强制超长待机,觉得“人力能省则省”。结果员工怨气重,出餐慢、服务敷衍,翻台率暴跌;客诉增多还得花钱赔口碑,隐性成本翻倍。

2. 菜品“我觉得好吃”=顾客买单?

迷信自己的“匠心”,坚持重油重盐的老味道,或装修土味十年不变。看不到年轻客群要健康轻食、国潮风,甚至觉得“老顾客认可就行”——但老顾客也在流失,新客根本不来。

3. 成功全靠自己→无视天时地利

生意爆火就飘了,觉得是自己“会管理”“懂口味”,却忽略当初选址踩中商圈红利、赶上疫情后报复性消费。盲目复制开分店,新址没流量、供应链跟不上,最终赔钱关店。

4. 价格战能灭对手?→自己先崩盘

看同行卖25元套餐就跟风降到20元,甚至15元。食材从新鲜牛肉换成边角料,分量缩水,顾客骂“越吃越差”;利润薄到连房租都cover不住,最后和对手一起死在巷子里。

5. 抠成本=赚钱?→毁了口碑

压缩关键成本:用劣质油反复炸油条,蔬菜洗不干净,服务员培训三天就上岗。省了小钱,顾客吃坏肚子投诉、平台差评刷屏,品牌直接“社会性死亡”。

6. 只拉新不留老→冤枉钱花不停

沉迷发传单、搞首单立减拉新客,却从不维护老会员。却不知餐饮获客成本是留存的5-10倍——老客复购稳定、传播力强,新客来了吃一次就走,钱全打了水漂。

7. 盲目扩店→单店利润被摊薄

某道招牌菜卖爆就急着开分店,不管供应链能不能跟上(比如中央厨房配送延迟)、管理能不能复制(新店长没经验)。结果单店出餐慢、品控乱,顾客吐槽“不如第一家”,总利润反而下降。

8. 照搬同行→没学到精髓

看隔壁店“排档超低价模式”火了就跟风,却没研究人家的冷链成本、损耗控制;或者模仿网红店的“山野风装修”,但服务跟不上,顾客拍照发圈吐槽“中看不中吃”。

9. 卖爆就扩产→库存压成山

某季节限定菜卖得好,比如冬阴功汤,就大量囤积香茅、柠檬叶。结果季节一过、顾客口味转淡,食材烂在冰箱里,只能低价处理或扔掉,损失上万元。

10. 隐性成本看不见→利润漏成筛子

忽视平台抽成(外卖20%+)、打包费上涨、食安合规(办证/检查)、员工内耗(后厨吵架耽误出餐)、低效沟通(手写单总出错重做)……这些“看不见的钱”加起来,能吃掉30%利润。

11. 老经验害死人→跟不上新玩法

还在坚持“酒香不怕巷子深”,拒绝线上点单、外卖配送;觉得“年轻人不懂老味道”,却看不懂预制菜趋势、私域社群运营。被新餐饮品牌用“线上引流+堂食体验”吊打,客流越来越少。

12. 仇视竞品→错过进步机会

看到隔壁网红餐厅排队就骂“花里胡哨”,却不研究人家的营销(比如小红书素人种草)、菜品创新(融合菜);更忽视外卖平台、社区团购这些“跨界对手”——现在抢你生意的可能不是隔壁,是小区团购群的预制菜。

13. 侥幸心理→风险一来就垮

依赖单一外卖平台流量,不做私域(微信群/会员);或者食材只找便宜供应商,不做质检。一旦平台规则变了(限流)、供应商出问题(食材不新鲜),生意直接断档。

14. 主业没稳就跨界→竹篮打水

做快餐的觉得“卖奶茶简单”,非要开副牌;开火锅店的看预制菜火,就投钱做零售。结果主业因为精力分散,服务变差;副业没经验,亏得一塌糊涂。

15. 把差评当攻击→自断口碑

顾客说“菜太咸”“上菜慢”,老板觉得是“挑刺”,直接拉黑;或者回复“爱吃不吃”。却不知这些人是真心想改进的“忠实粉”,拉黑一个可能流失10个潜在客。

16. 拒绝效率工具→累到死还落后

还在手写点单、手工记账,不用POS系统、库存管理软件。结果漏单、算错账、食材浪费(比如忘了某菜快过期),效率低到员工抱怨、顾客等急。

17. 追网红带货→钱打水漂

看某网红粉丝多就跟风合作,却不看数据(比如“假点赞”“低转化”)。结果花了几万坑位费,只卖出去几十单,还被粉丝吐槽“难吃”,反向砸了招牌。

18. 迷信关系→现在拼的是硬实力

觉得“搞定某部门就能上推荐位”“有关系能免检查”,却忽视菜品口味、服务、卫生这些基础。现在监管严、信息透明,“关系”保不住长期生意,顾客用脚投票。

19. 空降兵救场→水土不服

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高薪请大餐厅经理,却不看对方是否适应小餐馆的节奏(比如大店重流程,小店要灵活)。空降兵搞一套复杂制度,员工抵触、效率下降,不如内部提拔的老员工接地气。

20. 兄弟合伙→仇人散伙

和朋友一起开店,股权平分、分工不清:“你管钱我管菜”“赚钱一起花亏钱一起扛”。后期因为决策分歧(比如要不要扩店)、财务不清(谁多拿了钱),闹得不愉快,甚至拆店分家。

餐饮是“细节致胜”的生意,许多坑看似“小问题”,却像温水煮青蛙,慢慢拖垮利润。避开这些认知误区,从“管人、管货、管自己”开始,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当餐优选,您身边的餐饮食材供应链伙伴。当餐为餐厅、酒店、茶饮、团餐、食堂等各类餐饮企业,提供涵盖蔬菜禽肉、米面粮油、调味料、饮料饮品及简餐原料等全品类食品一站式采购配送服务。依托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保障当餐食材品质与配送时效,让餐饮采购更省心,经营更高效。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5746.html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