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犹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为后世点亮了健康之路。其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寥寥数语,却道尽了 “药食同源” 的真谛!
一、开篇:古籍中的养生智慧之光
在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长河中,《黄帝内经》犹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为后世点亮了健康之路。其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寥寥数语,却道尽了 “药食同源” 的真谛。古人们很早就发现,许多食物不仅能饱腹充饥,还兼具调养身体、防治疾病的功效,这便是 “药食同源” 理论的雏形。
岁月流转,到了明代,李时珍倾尽毕生心血著成的《本草纲目》,更是将这一理论发扬光大。这部被誉为 “东方药学巨典” 的古籍,收载了 1892 种药物,其中食物类药物多达 300 余种,为世人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药食世界。书中详细记载了各种食材与药材的性味、功效、主治病症以及炮制方法,成为后世研习中医药与养生的圭臬。
而在这众多的药食瑰宝中,有一味药材备受瞩目,它就是化橘红。化橘红究竟有何神奇之处,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被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呢?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探秘化橘红:生长与特性
化橘红,这颗药食同源的璀璨明珠,源自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其产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化州,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化橘红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部,东北有云开山脉作屏障,南临南海,中有滔滔罗江、鉴江贯穿南北。如此山水相依的地形,有效地调节着全市的气候,使得化州终年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而化橘红生长的土质为亚热带山地砖红壤,土壤 pH 值在 5.5 - 6.5 之间,富含礞石和锰、镁、铁、锑等微量元素。中医认为,礞石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化州县志》记载:“旧州志云:‘化州城内宝山及署内有礞石土质,礞石能化痰,橘红得礞石之气,故化痰力更胜’”,这便是化橘红化痰止咳功效卓著的奥秘所在。
从外观上看,化橘红多呈对折的五角、六角或七角星形,外皮黄或黄绿色,密布毛茸,有皱纹及小凹点,气微香,味道苦。其果实一般在农历五月初开始采摘,选取直径达 10 厘米左右的青熟果。采摘后的化橘红,需遵循古法炮制,工序极为讲究,分修制(纯净、切制)、水制(洗、漂)、火制(晒、烘)等,坊间素有 “炮制不严而药性不准” 之说,足见其炮制工艺的严谨性对药性发挥的重要影响。
三、古籍寻踪:化橘红的记载与赞誉
翻阅古籍,化橘红的身影频繁闪现,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推崇。
《本草纲目》中记载:“橘红佳品,其瓤内有红白之分,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药,其功效愈陈愈良。” 李时珍寥寥数语,便道破了化橘红的精妙之处,不仅点明其化痰止咳功效卓著,更指出陈年化橘红药效更佳,为后世用药指明了方向。
清朝《本草纲目拾遗》亦载:“橘红治痰症,消油腻、消食、醒酒、宽中、解蟹毒。” 进一步拓展了化橘红的应用范围,让我们知晓它在消食化积、解酒毒等方面同样表现不凡,堪称生活中的 “万能小帮手”。
在民间,也流传着诸多关于化橘红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化州地区瘴气弥漫,民众多患咳嗽、咯痰之症,痛苦不堪。一日,一位仙人云游至此,见百姓受苦,心生怜悯,便将手中的拂尘一挥,化橘红树应运而生。当地百姓采摘其果实、花朵入药,久治不愈的痰疾竟神奇般地好转了。从此,化橘红便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为百姓抵御疾病的良药。虽为传说,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化橘红在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以及其对当地民生的深远影响。
四、功效拆解: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双重视角
在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化橘红性温,味辛、苦,归肺、脾经,具有燥湿化痰、理气消食的功效。其燥湿化痰之力,犹如春日暖阳驱散阴霾,能有效化解体内痰湿,使肺气得以宣畅,咳嗽、咯痰等症状自然减轻。对于风寒咳喘痰多者,化橘红更是良方,它可温散风寒之邪,助肺气肃降,化痰止咳,还能理气宽中,缓解胸膈胀闷之感。
与此同时,化橘红在消化系统方面也表现卓越。它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就像给疲惫的肠胃注入一股活力,帮助消化食物,消除食积,对于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等症状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对于那些经常应酬、饮食不节的人来说,化橘红不失为一位贴心的 “肠胃护卫”,能助其减轻肠胃负担,恢复消化功能。
现代科学研究也为化橘红的功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研究表明,化橘红含有丰富的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等成分,这些成分协同作用,使其具备了强大的药理活性。其中,挥发油中的柠檬烯具有显著的祛痰止咳作用,它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促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减轻炎症反应,对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防治有着积极意义。
在消化系统方面,化橘红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促进胃液分泌,调节胃肠运动,改善消化功能;其所含的黄酮苷等物质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预防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
五、食用指南:多样选择与贴心提示
化橘红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最常见的是切片泡水饮用,取 3 - 5 克化橘红片,用开水冲泡,焖泡 5 - 10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这样泡出的茶汤金黄透亮,香气清幽,入口微苦回甘,让人在品茶之余,轻松享受化橘红带来的健康呵护。对于日常保健、预防咳嗽痰多或消化不良的人来说,这是最为便捷的方式。
若您想加强功效,不妨试试化橘红瘦肉汤。准备化橘红 10 克、瘦肉 100 克,将瘦肉切块焯水,与化橘红一起放入炖盅,加适量清水,隔水炖煮 1 - 2 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此汤味道鲜美,化橘红的药效融入汤中,既能燥湿化痰,又能理气健脾,适合一家老小食用,尤其在换季时,为家人煲上一盅,抵御疾病侵袭。
还可以将化橘红制成蜜饯,取适量化橘红果,洗净去核,用蜂蜜腌制数日。制成的化橘红蜜饯口感软糯,甜润可口,兼具化橘红的功效与蜂蜜的滋养,既可以当作日常零食解馋,又能在不经意间调理身体,对于不太能接受苦味的朋友,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化橘红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气虚、阴虚及燥咳痰少者禁服,因其性温,这类人群服用可能会助热生火,加重症状;内热偏盛、肺热者也不宜食用,以免热上加热,使病情恶化。孕妇应谨慎食用,化橘红的药性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婴幼儿体质娇嫩,如需食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以防不良反应。
此外,食用化橘红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若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建议间隔 1 - 2 小时后再食用化橘红,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七、结语:传承药食同源,续写健康新篇
在探寻化橘红的过程中,我们仿若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对话,领略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见证了药食同源理论的神奇魅力。化橘红,这味承载着千年智慧的良药美食,既在古籍医典中熠熠生辉,又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绽放新芒,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它提醒着我们,健康养生不必远求奇方异药,日常饮食之中,便隐匿着诸多自然的馈赠。愿大家都能关注药食同源的理念,将古老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善用化橘红等药食同源之物,书写属于自己的健康篇章,让生命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本文发布于2025年05月23日11:19
,已经过了68天,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cai/2133.html
-
进口牛肉哪家强?巴西、阿根廷、美国、澳洲的美味与性价比对决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需求的持续增长,进口牛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备受关注。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牛肉出口国,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餐饮食材网将从牛肉的特点、生产方式入手,深入对比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洲牛肉,并结合数据分析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进口和销售情况。 一、巴西牛肉:全球霸主的实惠之选 特点与生产方式 巴西是全球...
2025/04/18
-
鱼腥草是药食同源的“天然抗生素”,养生人的宝藏草!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既是西南地区餐桌上的风味野菜,更是《本草纲目》记载的清热解毒良药。它独特的“鱼腥味”来自天然抗菌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暗合中医“药食同源”的千年智慧。 药食同源,养生于日常 食之味: 凉拌折耳根:清爽脆嫩,开胃解腻,云贵川人的夏日必备。 ...
2025/05/16
-
药食同源中药姜的种类知多少
姜不仅是一味调味料,也是中医中重要的药材,姜最早药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讲的是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后世衍生出很多姜制成的中药,功效作用不大相同。 1️⃣生姜:健运脾阳 、解表散寒的能手 一般生姜是指鲜姜,鲜姜又叫紫姜,鲜姜水分多、纤维少,辛辣味淡薄,相对老姜(干姜)对脾胃刺激没那么...
2025/05/07
-
药食同源鸡内金对我们有何用处?
鸡内金是中医中典型的“药食同源”佳品,既是常用中药材,也是可日常食用的食材,餐饮食材网以下从药用、食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一、鸡内金的基本信息 来源: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俗称“鸡胗皮”),剥离后晒干或炒制入药/食用。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药食同源依据:列入《既是食...
2025/05/08
-
药食同源中药材丁香的日常高效食用方案
这天,餐饮食材网友说他看了药食同源的列表,很是详细,但有些不明白像性味与归经等问题。当餐君告诉他,“性味”是中药理论中描述药物特性的核心概念,分为“四气”(性)和“五味”(味),它反映了药物的作用趋势和功能特点,是中医用药的重要依据。 四气(性)——药物的&ldq...
2025/05/11
-
药食同源食材夏枯草
在中医的宝库中,夏枯草是一味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神奇植物。它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在炎炎夏日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其独特的功效与广泛的应用,让它在药食同源的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药用价值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 清肝明目: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夏枯草有着显著的...
2025/05/08
-
明党参=党参?一字之差,却大相径庭
药食同源物质(又称食药物质),是指既是食品又是中药的物质。当餐君根据川渝地区气候、饮食习惯和居民体质,基于国家食药物质目录中川渝道地药材及常用品种52个,餐饮食材网从品种来源、食药功效、甄选鉴别、养生食疗、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讲解,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专业的药食同源知识。 秋冬季,正是进补的好时节,煲汤成为了许多家庭餐桌上不...
2025/05/08
-
药食同源之菠萝
2025/05/06
-
药食同源产品开发趋势:零食化、场景化、文化赋能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养生需求增加!他们既要“食养”滋补身体,又要方便携带、趣味好玩,还追求文化内涵。如今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也紧跟趋势,朝着零食化、场景化发展,再以文化赋能,解锁养生新体验,你跟上这波食养新趋势了吗? 01、年轻人要的是“食养+方便+好玩+文化” 1. 消费者主动研究成分,推动原料创新 随着...
2025/05/06
-
菊花是药食同源的“养生高手”,搭配妙方全攻略!
初夏菊韵悄然绽,洋甘菊影映斜阳。作为药食同源的“明星选手”,菊花不仅是养生达人的心头好,更是厨房里的“百搭神器”。但你知道吗?菊花家族庞大,不同品种功效各异,有的入药治病,有的仅供观赏。今天餐饮食材网带你解锁菊花的“品种密码”,从茶饮到药膳,教你用对每一朵花! 一、菊花的“家...
2025/05/10
-
金银花与山银花药食同源鉴别要点及日常应用生活常识
在传统中医药和日常生活的养生保健中,金银花与山银花都是身边耳熟能详的中药材,也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药。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抗生育、抗氧化、保肝利胆等多种药理作用。金银花与山银花均来源忍冬科植物,它们在外观气味形状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2020版《中国药典...
2025/05/08
-
来自彩云之南的珍馐美味,敛于一份冻干菌菇礼盒之中
彩云之南,山林秘境,珍馐之味,敛于一份冻干菌菇礼盒之中。当餐风味美食冻干菌菇礼盒,集云南大地六种珍贵菌菇,它们互相交织,谱出一首自然的赞歌,细诉密语。在云雾缭绕的云南山林深处,野生松茸、美味牛肝菌与红乳牛肝菌蕴含着自然的古朴,交织出大地的醇厚。 同时人工匠心培育的羊肚菌、鹿茸菇与姬菇携带着细腻与清新,轻盈地加入这场宴会。六珍并蓄,在低温环境下,锁住鲜香与营养...
2025/05/13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