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物质”通常也称作“药食同源”药材。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我国自古就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之说[1]。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药食两用的中药,历经世代传承,无数实践经验与现代科学的药理分析相互印证,揭示出诸多食物(药材),既可食用也有治疗疾病的双重属性,它们既能满足人们日常饮食的口腹之欲,又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独特功效[2]。
天麻,自古以来都是名贵中药,以“赤箭”之名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与鹿茸、冬虫夏草和人参并称为我国四大名贵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在中医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药中的“脑黄金”[4]——天麻。
药食同源——天麻
2023年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将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食药物质)目录。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5]。
天麻来源于兰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作为一常用中药,具有药用、保健和食用三重价值。其“补益”作用被历代医方本草及民间所推崇[6]。虽然天麻生长习性独特,而且历代古籍中对天麻生长发育、形态方面的记载也比较薄弱,但天麻在我国的药用历史已有 2000多年,主要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东亚山区[7]。
《本草纲目》有载,天麻性甘、平,归肝经,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和祛风通络的功效[8]。现代医学表明,天麻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偏头痛、癫痫、神经痛、痉挛等神经系统疾病[9]和缺血性脑损伤、血管性痴呆、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10]。近年来,研究发现,天麻还具有调节胃肠、抗菌等功效。
2022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天麻“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天麻不同部位的功效在传统用药和现代研究中存在显著差异,主要集中于块茎(药用主部位)与其他结构(如花、茎叶)的应用区别。药用部位块茎"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主要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而天麻花性寒,主解疮毒",仅用于外敷治皮肤痈肿,不作内服。因此,作为药用原料来说,还是应选择天麻的块茎[11]。
天麻,成为未来健康领域焦点的重要一环,同时,随着不断地研究和开发,能够发现其更大的价值。
多重化学成分——天麻
天麻为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天麻的药理成分与化学成分是20世纪50年代被人们进行研究,70年代后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至今位置其有效成分已经可分为上百种化合物,其富含多种活性物质,主要含有天麻素、派立辛、对羟基苯甲醇、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有助于疾病的预防[12]。
天麻素
天麻素又名天麻苷,是天麻块茎中含量最高的有效单体成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定为质量控制成分,是评价天麻质量的首选指标。天麻素化学名为4-羟甲基苯基-β-D-呲喃葡萄糖苷。陈春光等[8] 通过共表达分析,揭示天麻素合成的底物 4 - 羟基苯甲醇可能主要来源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13]。
巴利森苷类化合物
巴利森苷类化合物在天麻中含量较高,且衍生物较多。由三分子天麻素和一分子枸橼酸通过脱去三分子的水缩合而成。目前已从天麻中分离鉴定出 33种巴利森苷类化合物。其中巴利森苷A、B、C、D、E、J、K、G、I 九种化合物为研究相对较多的成分,且巴利森苷J保护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功效; 巴利森苷B可用于治疗哮喘; 在对巴利森苷在体内的代谢检测时发现巴利森苷 C 在肝脏中含量较高[13]。
天麻多糖类化合物
天麻中的天麻多糖平均含量为 13.33%,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压、抗菌等药理作用[14]。
酚类化合物及其甙类
在1958年有学者从天麻中提取到一种酸性结晶,鉴定为香荚兰醇;上世纪70年代后,我国学者对天麻的成分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发现一系列酚类化合物及其甙类,如天麻素、天麻甙元、对羟基苯甲醛等;从新鲜天麻中分离出的酚性成分主要有3,4-二羟基苯甲醛、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对羟苄基乙基醚、柠檬酸脂等[14]。
同时,天麻中还含有天麻羟胺、L-焦谷氨酸、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铬、铁、锌、锰、铜、硒等多种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是,天麻发挥其价值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这些化学成分就是天麻发挥药理活性的基础[14]。
药理功效与作用——天麻
在历代古籍中有不少关于葛根功效的记载:
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功效为“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
《本草纲目》概述道:“赤箭辛,温,无毒。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消痈肿,下肢满,寒疝下血。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痛惊气,利腰膝,强筋力,助阴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
《素问》云:“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
《名医别录》云,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
《药性论》曰,天麻能“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本草汇言》: 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医籍中含天麻的方剂有数千首。
随着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成熟,天麻的产量大大提高,这就为以天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5]。
✅抗惊厥作用:经过相关研究证明,天麻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15]。
✅增值健脑、延缓衰老作用:
1998年,杜贵友等的研究发现天麻有增智、健脑、延 缓衰老的作用。
2005年,孔小卫等研究天麻多糖对衰老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发现天麻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降低MDA的含量和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15]。
✅镇静、安眠作用:1979年,邓士贤等报道,正常人服用天麻素或天麻甙元前后,脑电图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多数有睡感,可能与天麻抑制中枢DA、NA能神经末梢对DA、NA的重摄取和储存有关[15]。
✅抗炎、抗免疫功能:1988年,陈怡敏等报道了天麻能显著增强小鼠血清溶菌酶活力,天麻注射液具有提高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同时,实验组免疫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和抗绵羊红细胞抗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6年,李文等报道天麻有效部分对炎症早期的渗出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5]。
养生膳食——天麻
天麻(Gast rodia elata Bl.)是我国的一种常用名贵中药材,具有平肝熄风、潜阳定惊、镇静安眠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头风头痛、失眠、惊风、肢体麻木、癫痫等症。在民间除了药用也是一种常用的保健食品,经常被用来作为煲汤的佐料[14]。
天麻茶
功效:缓解头疼、头晕。
原料:天麻片10克、大枣2个、枸杞适量。
做法:沸水冲泡或水煮饮用。
天麻炖鸡
天麻炖鱼头
功效:缓解头疼、提高免疫力、美容养颜。天麻含有天麻素,能调节神经衰弱。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头痛、脑血管性头痛等,有明显镇痛效果。天麻炖鱼头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常食用可补充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天麻炖鱼头中含有丰富胶原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食用可以修复细胞组织、延缓肌肤衰老。
原料:鱼头2个,天麻片20克,料酒10克,生姜、葱、油、盐适量。
制作方法:
1.鱼头去鳃洗净,对半切开,天麻洗净切段,生姜切片,葱切花。
2.锅内下油烧热,放入姜片、鱼头煎至金黄色,注意煎透去腥,备用。
3.将煎好的鱼头、天麻放入炖盅内,酒炖1-2小时,加入适量食盐、撒入葱花即成。
互动话题:你了解药食同源天麻吗?平时是否知道天麻有大用处!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药食同源——天麻对于身体的好处!
本文发布于2025年05月27日06:44
,已经过了64天,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cai/2151.html
-
进口牛肉哪家强?巴西、阿根廷、美国、澳洲的美味与性价比对决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需求的持续增长,进口牛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备受关注。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牛肉出口国,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餐饮食材网将从牛肉的特点、生产方式入手,深入对比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洲牛肉,并结合数据分析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进口和销售情况。 一、巴西牛肉:全球霸主的实惠之选 特点与生产方式 巴西是全球...
2025/04/18
-
鱼腥草是药食同源的“天然抗生素”,养生人的宝藏草!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既是西南地区餐桌上的风味野菜,更是《本草纲目》记载的清热解毒良药。它独特的“鱼腥味”来自天然抗菌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暗合中医“药食同源”的千年智慧。 药食同源,养生于日常 食之味: 凉拌折耳根:清爽脆嫩,开胃解腻,云贵川人的夏日必备。 ...
2025/05/16
-
药食同源中药姜的种类知多少
姜不仅是一味调味料,也是中医中重要的药材,姜最早药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讲的是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后世衍生出很多姜制成的中药,功效作用不大相同。 1️⃣生姜:健运脾阳 、解表散寒的能手 一般生姜是指鲜姜,鲜姜又叫紫姜,鲜姜水分多、纤维少,辛辣味淡薄,相对老姜(干姜)对脾胃刺激没那么...
2025/05/07
-
药食同源鸡内金对我们有何用处?
鸡内金是中医中典型的“药食同源”佳品,既是常用中药材,也是可日常食用的食材,餐饮食材网以下从药用、食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一、鸡内金的基本信息 来源: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俗称“鸡胗皮”),剥离后晒干或炒制入药/食用。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药食同源依据:列入《既是食...
2025/05/08
-
药食同源中药材丁香的日常高效食用方案
这天,餐饮食材网友说他看了药食同源的列表,很是详细,但有些不明白像性味与归经等问题。当餐君告诉他,“性味”是中药理论中描述药物特性的核心概念,分为“四气”(性)和“五味”(味),它反映了药物的作用趋势和功能特点,是中医用药的重要依据。 四气(性)——药物的&ldq...
2025/05/11
-
药食同源食材夏枯草
在中医的宝库中,夏枯草是一味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神奇植物。它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在炎炎夏日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其独特的功效与广泛的应用,让它在药食同源的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药用价值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 清肝明目: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夏枯草有着显著的...
2025/05/08
-
明党参=党参?一字之差,却大相径庭
药食同源物质(又称食药物质),是指既是食品又是中药的物质。当餐君根据川渝地区气候、饮食习惯和居民体质,基于国家食药物质目录中川渝道地药材及常用品种52个,餐饮食材网从品种来源、食药功效、甄选鉴别、养生食疗、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讲解,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专业的药食同源知识。 秋冬季,正是进补的好时节,煲汤成为了许多家庭餐桌上不...
2025/05/08
-
药食同源之菠萝
2025/05/06
-
药食同源产品开发趋势:零食化、场景化、文化赋能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养生需求增加!他们既要“食养”滋补身体,又要方便携带、趣味好玩,还追求文化内涵。如今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也紧跟趋势,朝着零食化、场景化发展,再以文化赋能,解锁养生新体验,你跟上这波食养新趋势了吗? 01、年轻人要的是“食养+方便+好玩+文化” 1. 消费者主动研究成分,推动原料创新 随着...
2025/05/06
-
菊花是药食同源的“养生高手”,搭配妙方全攻略!
初夏菊韵悄然绽,洋甘菊影映斜阳。作为药食同源的“明星选手”,菊花不仅是养生达人的心头好,更是厨房里的“百搭神器”。但你知道吗?菊花家族庞大,不同品种功效各异,有的入药治病,有的仅供观赏。今天餐饮食材网带你解锁菊花的“品种密码”,从茶饮到药膳,教你用对每一朵花! 一、菊花的“家...
2025/05/10
-
金银花与山银花药食同源鉴别要点及日常应用生活常识
在传统中医药和日常生活的养生保健中,金银花与山银花都是身边耳熟能详的中药材,也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药。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抗生育、抗氧化、保肝利胆等多种药理作用。金银花与山银花均来源忍冬科植物,它们在外观气味形状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2020版《中国药典...
2025/05/08
-
来自彩云之南的珍馐美味,敛于一份冻干菌菇礼盒之中
彩云之南,山林秘境,珍馐之味,敛于一份冻干菌菇礼盒之中。当餐风味美食冻干菌菇礼盒,集云南大地六种珍贵菌菇,它们互相交织,谱出一首自然的赞歌,细诉密语。在云雾缭绕的云南山林深处,野生松茸、美味牛肝菌与红乳牛肝菌蕴含着自然的古朴,交织出大地的醇厚。 同时人工匠心培育的羊肚菌、鹿茸菇与姬菇携带着细腻与清新,轻盈地加入这场宴会。六珍并蓄,在低温环境下,锁住鲜香与营养...
2025/05/13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