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餐饮头条

为什么这家海鲜餐厅不怕 “免费吃” 倒闭?拆解其现金流、裂变、转化的闭环逻辑!

餐饮供应链:餐饮头条
食客: (13563)
食材: (12)
0

在餐饮行业,“获客难、留客难、盈利难” 早已是公认的痛点。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餐饮门店平均寿命不足 1.5 年,近 60% 的新店撑不过半年,尤其是中高端海鲜餐厅,因食材成本高、客单价高、受众窄,生存压力更是翻倍。但就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一家名为 “海味鲜生” 的中高端海鲜餐厅,却靠一句 “投资 3 千免费吃 5 年,5 年后返本金” 的口号,在 3 年内从 1 家店扩张到 120 家,覆盖 15 个城市,甚至做到了单店月净利润超 10 万。

为什么这家海鲜餐厅不怕 “免费吃” 倒闭?拆解其现金流、裂变、转化的闭环逻辑!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这肯定是骗局”——5 年免费吃还返本,餐厅难道不亏吗?但当我们深入拆解其模式、走访 10 位投资用户和 5 家门店后发现,这背后藏着一套 “前端引流、中端裂变、后端变现” 的完整商业逻辑,甚至能为其他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参考模板。

一、“免费吃 5 年” 的真相:不是慈善,是精准的用户筛选

在了解 “海味鲜生” 的玩法前,我们先得弄清楚一个核心问题:它的 “免费吃” 到底是什么规则?是不是像有些商家那样玩 “文字游戏”,比如 “免费吃” 只限于指定菜品,或者消费券有苛刻的使用限制?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找到了 “海味鲜生” 的官方活动说明,也采访了第一位参与活动的用户张先生 —— 他在 2021 年餐厅刚开业时就投资了 3000 元,如今已经吃了 2 年多。

1. 活动规则:清晰透明,直击用户痛点

“海味鲜生” 的活动分为两个核心档位,没有复杂的条款,甚至能写在一张宣传单上:

  • 基础档(3000 元)
    :用户支付 3000 元,可获得 3000 元 “无门槛消费券”(5 年有效),5 年后餐厅一次性返还 3000 元现金;消费券每次使用无最低消费限制,可叠加门店其他优惠(如会员折扣、节日活动),但不可兑换现金。
  • 高端档(50000 元)
    :用户支付 50000 元,可获得 50000 元 “无门槛消费券”(5 年有效),5 年后返还 50000 元现金;额外赠送 “商务专属权益”,包括优先预订包厢、定制海鲜菜品、免费代驾(单次消费满 2000 元可用),还能参与餐厅季度 “海鲜品鉴会”。

张先生告诉我们,他一开始也怀疑 “有猫腻”,特意问了服务员 “5 年后真的能返本吗?会不会到时候餐厅倒闭了?”,得到的答复是 “我们和本地农商行签了资金监管协议,你们的投资款会存入专用账户,只能用于开连锁店和供应链建设,银行每月会公示资金使用情况,返本有保障”。后来他查了监管协议,也看到了银行的公示,才放心投资。

2. 对比传统餐饮众筹:不玩 “分红噱头”,更懂用户需求

很多人会把这个模式和 “餐饮众筹” 混淆,但实际上两者有本质区别。我们整理了传统众筹和 “海味鲜生” 模式的对比:

维度
传统餐饮众筹(以某平台为例)
海味鲜生模式
用户投入
1 万元
3000 元 / 50000 元
用户回报
1 万元消费券 + 每年 1%-2% 利润分红
等额消费券(5 年有效)+5 年后返本金
分红不确定性
高(若餐厅亏损,无分红)
无(不承诺分红,返本有监管)
消费券使用限制
多(每次使用不超过账单 30%)
少(无门槛,可叠加其他优惠)
核心吸引力
“成为股东,赚分红”
“免费吃,不亏钱”

“海味鲜生” 的创始人王总在采访中说:“传统众筹的‘分红’对用户来说太虚无了 —— 用户不知道餐厅到底赚不赚钱,也不知道分红能不能拿到,反而会怀疑你‘圈钱’。但我们的模式很简单:你投的钱,要么变成你吃海鲜的钱,要么 5 年后还给你,相当于‘用 3000 块押金,换 5 年免费吃海鲜的资格’,用户一看就懂,也觉得踏实。”

3. 筛选核心用户:不是 “谁都要”,而是 “找对人”

很多人觉得 “免费吃” 会吸引大量贪小便宜的用户,但实际上 “海味鲜生” 通过 3000 元的 “门槛”,精准筛选出了它的目标客群 —— 中高端消费者。

我们分析了它的用户画像:投资 3000 元的用户,大多是 28-45 岁的上班族、宝妈,月收入 8000 元以上,喜欢吃海鲜但平时舍不得频繁消费;投资 50000 元的用户,以企业老板、高管为主,需要商务宴请,每月至少有 2-3 次海鲜消费需求。

张先生就是典型的 “基础档用户”: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月薪 12000 元,妻子和孩子都爱吃海鲜,以前每月只能去一次海鲜餐厅,每次花 500-800 元,一年下来要花 6000-10000 元。“投资 3000 元后,我每个月能去 2 次,有时候带父母、朋友一起去,消费券用不完还能攒着,5 年后还能拿回 3000 元,相当于这 5 年吃海鲜只花了‘自己付的酒水钱’,太划算了。”

而投资 50000 元的李女士,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她的需求更明确:“我每个月要请客户吃饭,以前在其他海鲜餐厅,每次宴请花 3000-5000 元,一年要花 4-5 万。投资 50000 元后,我用消费券支付一半,自己付一半,一年能省 2-3 万,5 年后还能拿回 50000 元,相当于‘用利息请客户吃饭’,还能享受定制服务,客户觉得有面子,我的生意也更好谈。”

从这个角度看,“海味鲜生” 的 “免费吃” 不是 “撒网式引流”,而是 “精准筛选”—— 用 3000 元的门槛,排除了 “只占便宜不消费” 的用户,留下了有消费能力、有裂变潜力的核心客群。

二、餐厅不亏的秘密:4 个赚钱逻辑,把 “免费” 变成 “盈利闭环”

最让人好奇的问题来了:5 年免费吃还返本,餐厅到底怎么赚钱?难道真的靠 “后期割韭菜”?

我们算了一笔账:中高端海鲜餐厅的毛利通常在 50%-60%(比如一份波士顿龙虾,成本 80 元,售价 160 元,毛利 50%)。如果用户投资 3000 元,获得 3000 元消费券,餐厅的食材成本大概是 1500 元(3000 元 * 50%);5 年后返还 3000 元现金,相当于餐厅要在 5 年内从这个用户身上赚回 “1500 元成本 + 3000 元返本”,也就是 4500 元。

这看起来很难,但 “海味鲜生” 靠 4 个逻辑,不仅做到了不亏,还实现了规模化盈利。

1. 现金流:用用户的钱开连锁店,零成本扩张

餐饮行业的扩张,最大的瓶颈是 “资金”—— 开一家中高端海鲜餐厅,装修 + 设备 + 首次食材采购 + 人工培训,至少需要 150 万元。如果靠银行贷款,利息高;靠融资,要让渡股权。但 “海味鲜生” 用用户的投资款,解决了资金问题。

我们以 “海味鲜生” 在杭州的首店为例:2021 年开业时,首月就吸引了 2000 位用户投资,其中 1500 人投了 3000 元,500 人投了 50000 元,总资金 = 15003000 + 50050000=450 万 + 2500 万 = 2950 万元。

用这 2950 万元,“海味鲜生” 做了两件事:

  • 拿出 2850 万元,在杭州开了 19 家门店(每家店 150 万元),覆盖西湖区、余杭区、滨江区等核心商圈;
  • 剩下 100 万元,和舟山、青岛的渔民合作社签订 “长期直采协议”,锁定海鲜采购价格(比如波士顿龙虾每斤 80 元,比市场批发价低 15%)。

19 家门店开业后,每个月的总营业额达到 950 万元(每家店 50 万元),毛利 50% 就是 475 万元,扣除租金、人工、水电等成本 380 万元,每月净利润 95 万元。也就是说,仅靠杭州的门店,1 年就能赚 1140 万元,而这些门店的 “启动资金”,全来自用户的投资款,餐厅没有花自己的钱。

王总说:“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尤其是在扩张期。用户的投资款,对他们来说是‘押金’,对我们来说是‘无成本的资金’—— 因为我们不需要付利息,只需要 5 年后返本,而这 5 年里,我们早就靠这些资金开了更多门店,赚了足够的钱。”

2. 用户裂变:1 个投资用户,带来 10 个新客户

海鲜消费有一个天然属性:“非单人消费”—— 很少有人会一个人去吃海鲜,要么带家人,要么带朋友,要么商务宴请。“海味鲜生” 正好利用了这个属性,让投资用户变成了 “免费的销售员”。

为了鼓励裂变,“海味鲜生” 推出了两个简单的活动:

  • 老带新返消费券
    :老用户带 1 位新用户投资(无论 3000 元还是 50000 元),新用户成功付款后,老用户可获得 100 元无门槛消费券,新用户额外获得 50 元消费券;
  • 朋友圈打卡返现金
    :老用户带朋友到店消费后,拍摄餐厅环境和菜品发朋友圈(带定位),可凭朋友圈截图领取 50 元现金(每月限 3 次)。

张先生就是裂变的 “积极参与者”:“我带过 8 个朋友投资,每次带朋友去吃,他们都觉得海鲜新鲜、价格划算,听完活动规则后都愿意投 3000 元。我还经常发朋友圈,现在每个月能领 150 元现金,相当于‘吃海鲜还能赚点零花钱’。”

我们从 “海味鲜生” 的后台数据看到,截至 2024 年 3 月,其 50 万投资用户中,有 80% 是通过老用户裂变而来;平均每个投资用户,会带 10 个非投资用户到店消费(这些非投资用户虽然没投资,但会自己花钱吃海鲜,客单价平均在 600 元左右)。

更关键的是,这些裂变来的新客户,大多是 “本地精准客群”—— 老用户的朋友、家人,基本都住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小区,不仅到店率高,复购率也高。比如杭州某门店,2023 年全年新增客户 1.2 万人,其中 1 万人是老用户带来的,这些新客户的复购率达到 45%,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20%。

3. 后端变现:从 “吃海鲜” 到 “多场景盈利”

“免费吃 5 年” 只是 “海味鲜生” 的前端引流手段,真正赚钱的是后端的 “多场景变现”—— 当用户认可了餐厅的品质和模式后,餐厅会推出更多高利润的产品和服务,让用户自愿 “多花钱”。

我们梳理了 “海味鲜生” 的 3 个核心后端变现业务:

(1)“黄金股东卡”:锁定高价值用户

针对投资 50000 元的高端用户,“海味鲜生” 推出了 “黄金股东卡”:用户额外投资 10 万元,除了获得 10 万元消费券和 5 年返本,还能享受 3 个权益:

  • 每年可获得餐厅净利润 5% 的分红(按投资比例计算,比如餐厅年净利润 1 亿元,用户投资 10 万元,占总投资的 0.1%,可分红 10 万元);
  • 专属 “私人海鲜管家”,可提前定制菜品(比如用户想吃某稀缺海鲜,管家可提前 1 周采购);
  • 餐厅的 “加盟优先权”,如果用户想在其他城市开 “海味鲜生” 加盟店,可享受加盟费 8 折优惠。

李女士就升级了 “黄金股东卡”:“我投资了 15 万元(5 万 + 10 万),2023 年拿到了 12 万元分红,相当于‘吃海鲜没花钱,还赚了钱’。而且我打算明年在宁波开一家加盟店,加盟费能省 20 万,太划算了。”

截至 2024 年 3 月,“黄金股东卡” 的办理人数已经超过 1 万人,带来了 10 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又被用于开更多门店和升级供应链,形成了 “资金 - 扩张 - 盈利 - 分红” 的闭环。

(2)海鲜礼盒预售:把 “到店消费” 变成 “居家消费”

海鲜礼盒是中高端海鲜餐厅的 “利润高地”—— 比如一份 “春节海鲜礼盒”,包含波士顿龙虾、帝王蟹、生蚝等食材,成本大概 800 元,售价 1680 元,毛利 52%。

“海味鲜生” 针对投资用户推出了 “预售优惠”:投资用户可提前 1 个月预订海鲜礼盒,享受 7 折优惠,还能免费送货上门。2023 年春节,“海味鲜生” 的海鲜礼盒预售了 10 万份,销售额达到 1.176 亿元,净利润超过 6000 万元。

张先生就买了 3 份春节礼盒:“我给父母、岳父母各买了一份,原价 1680 元,我只花了 1176 元,比在超市买便宜多了,而且海鲜很新鲜,父母都说好。”

(3)企业团餐定制:从 “C 端” 到 “B 端” 的突破

很多投资用户是企业老板或高管,“海味鲜生” 抓住这个机会,推出了 “企业团餐定制” 服务 —— 为企业提供商务宴请、员工福利餐等定制化服务,还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023 年,“海味鲜生” 服务了 1000 家企业,其中包括 50 家上市公司,企业团餐收入达到 5 亿元,占总营收的 30%。更重要的是,企业团餐的复购率高达 80%,成为了 “海味鲜生” 的 “稳定收入来源”。

4. 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定价权

当 “海味鲜生” 的门店数量从 1 家扩张到 120 家后,规模效应带来的 “成本优势” 开始显现:

  • 采购成本降低
    :以前 1 家店每天采购海鲜 100 斤,只能从当地批发商拿货,单价高;现在 120 家店每天采购海鲜 12000 斤,直接和渔民合作社签订 “长期直采协议”,采购成本降低了 15%-20%。比如扇贝,以前每斤 15 元,现在只要 12 元,每天能省 3.6 万元,一年省 1314 万元。
  • 运营成本降低
    :总部统一负责选址、装修、培训、营销,门店只负责日常运营,运营成本降低了 10%。比如人工成本,以前 1 家店需要 15 个员工,人均月薪 6000 元,每月人工成本 9 万元;现在总部统一培训员工,员工可在不同门店轮岗,1 家店只需 12 个员工,每月人工成本 7.2 万元,120 家店每月省 216 万元,一年省 2592 万元。
  • 定价权提高
    :因为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海味鲜生” 的海鲜售价可以比同行低 5%-10%,但毛利反而更高。比如同行的波士顿龙虾售价 180 元 / 斤,“海味鲜生” 售价 160 元 / 斤,但因为采购成本低,毛利还是 50%,比同行的 45% 更高。

三、“免费模式” 的前提:没有内功,再巧的模式也没用

很多人看完 “海味鲜生” 的模式后,会觉得 “我也能复制”—— 但实际上,“免费吃 5 年” 的模式能成功,前提是 “海味鲜生” 有足够的 “内功”,也就是品质管理和服务能力。如果没有这些,再好的模式也会变成 “昙花一现”。

1. 食材品质:“当天鲜” 是底线,绝不卖 “隔夜海鲜”

中高端海鲜餐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 “新鲜”。“海味鲜生”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制定了 3 个严格的标准:

  • 直采 + 冷链
    :和舟山、青岛、大连的 10 家渔民合作社签订 “直采协议”,每天凌晨 3 点捕捞,凌晨 5 点用冷链车送到各个门店,保证上午 10 点前所有食材到店。
  • 验收标准
    :每个门店有 2 名 “食材验收员”,专门负责检查海鲜的鲜活度。比如龙虾,必须是 “活蹦乱跳” 的,只要有一点不鲜活,直接退回;生蚝必须是 “闭口” 的,开口的直接丢弃。
  • 隔夜处理
    :每天晚上 9 点,门店会对当天没卖完的海鲜进行处理 —— 鲜活的海鲜会降价 50% 卖给员工(员工可自己吃或带回家),不鲜活的直接丢弃,绝不留到第二天卖。

我们在杭州某门店看到,晚上 9 点后,有员工在排队买 “降价海鲜”:“我经常买,比如今天的虾,原价 68 元 / 斤,现在 34 元 / 斤,比菜市场还便宜,而且很新鲜。” 门店店长说:“每天处理隔夜海鲜会损失 1000-2000 元,但这是必须的 —— 如果卖不新鲜的海鲜,砸了招牌,以后就没人来了。”

2. 服务品质:从 “满意” 到 “惊喜”,留住用户

除了食材,服务也是中高端海鲜餐厅的 “核心竞争力”。“海味鲜生” 的服务,不是简单的 “微笑服务”,而是 “个性化服务”—— 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超出预期的体验。

我们采访了一位姓刘的顾客,她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我上个月带怀孕的妹妹去吃海鲜,服务员看到我妹妹孕吐,主动送了一杯‘生姜柠檬水’,还推荐了‘清蒸鲈鱼’(说鲈鱼刺少,适合孕妇),吃完后又送了‘孕妇专用海鲜食谱’。后来我妹妹每次想吃海鲜,都指定要去‘海味鲜生’。”

“海味鲜生” 的服务标准,有 3 个关键点:

  • 提前了解需求
    :如果用户是提前预订的,服务员会在预订时询问 “有没有特殊需求”(比如孕妇、小孩、过敏人群),提前做好准备;
  • 细节打动用户
    :比如用户戴眼镜,服务员会主动递 “眼镜布”;用户手机快没电了,服务员会递 “充电宝”;
  • 售后跟进
    :用户消费后,店长会在 24 小时内发送 “满意度调查”,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会第一时间道歉并补偿(比如送消费券)。

数据显示,“海味鲜生” 的用户满意度达到 98%,复购率达到 6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满意度 80%,复购率 30%)。

四、风险与应对:不是 “稳赚不赔”,但有 “兜底措施”

很多人会问:“海味鲜生” 的模式有没有风险?比如 5 年后没钱返本怎么办?食材价格暴涨怎么办?

王总坦诚地说:“任何商业模式都有风险,但我们提前做了 3 个‘兜底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

1. 资金监管:用户的钱,只能用于 “扩张和供应链”

为了保证 5 年后能返本,“海味鲜生” 和本地农商行签订了 “资金监管协议”:

  • 用户的投资款,全部存入 “专用监管账户”,由银行负责监管;
  • 资金的使用范围,只能是 “开连锁店” 和 “供应链建设”,不能用于 “股东分红”“偿还债务” 等其他用途;
  • 银行每月会出具 “资金使用报告”,在餐厅官网和门店公示,用户可随时查询。

我们在 “海味鲜生” 的官网看到了 2024 年 2 月的资金使用报告:当月监管账户有资金 15 亿元,其中 10 亿元用于开 20 家新店,5 亿元用于和渔民合作社签订 “3 年锁价协议”。王总说:“有银行监管,用户放心,我们也不敢乱花钱 —— 毕竟如果资金出了问题,银行会第一时间介入。”

2. 锁价协议:应对食材价格暴涨,稳定成本

海鲜价格受市场影响很大,比如 2022 年夏天,波士顿龙虾价格因为台风暴涨了 30%,很多海鲜餐厅要么涨价,要么减少供应。但 “海味鲜生” 因为提前和渔民合作社签订了 “3 年锁价协议”,价格没有变。

锁价协议的核心内容是:渔民合作社在 3 年内,以固定价格向 “海味鲜生” 供应海鲜,无论市场价格涨多少,都不能涨价;如果市场价格跌了,合作社要按新价格供应。

王总说:“锁价协议是‘双赢’—— 对我们来说,成本稳定了,不用怕价格暴涨;对合作社来说,他们有了‘稳定的订单’,不用怕海鲜卖不出去。比如 2022 年龙虾涨价,我们的采购价还是 80 元 / 斤,而同行的采购价已经涨到 104 元 / 斤,我们的成本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3. 品牌护城河:避免 “模仿者”,保持竞争力

“海味鲜生” 的模式火了之后,有很多海鲜餐厅模仿,推出 “免费吃 3 年”“投资返本” 的活动,但大多撑不过半年。为什么?因为 “海味鲜生” 有两个 “模仿者无法复制” 的优势:

  • 供应链优势
    :120 家门店的采购量,不是小餐厅能比的 —— 小餐厅即使想签 “锁价协议”,合作社也不会同意,因为采购量太小;
  • 会员体系优势
    :“海味鲜生” 有 50 万投资用户,这些用户已经形成了 “消费习惯”,不会轻易被模仿者吸引。比如有模仿者推出 “投资 2000 元免费吃 3 年”,但用户会想:“‘海味鲜生’有 120 家店,品质有保障,模仿者只有 1 家店,万一倒闭了怎么办?”

五、行业启示:“免费模式” 的核心,是 “价值交换”

“海味鲜生” 的模式,不仅适用于海鲜餐厅,还能复制到其他行业 —— 比如水果店、奶茶店、健身房等。但关键不是 “照搬规则”,而是理解其核心逻辑:“前端用‘超级诱饵’吸引精准用户,后端用‘多场景变现’赚钱,同时用‘内功’留住用户。”

我们举两个例子,看看其他行业如何复制:

1. 水果店:投资 2000 元,免费吃 3 年水果,3 年后返本

  • 前端引流
    :用户投资 2000 元,获得 2000 元水果消费券(3 年有效),3 年后返 2000 元;消费券可用于购买店内所有水果,无门槛。
  • 中端裂变
    :老带新返消费券(带 1 个新用户投资,返 50 元消费券),朋友圈打卡返现金(买水果发朋友圈,返 10 元现金)。
  • 后端变现
    :推出 “水果礼盒预售”(投资用户 7 折)、“企业水果福利定制”(为企业提供每周水果配送服务)、“水果榨汁服务”(付费榨汁,现榨现喝)。

2. 健身房:投资 5000 元,免费健身 2 年,2 年后返本

  • 前端引流
    :用户投资 5000 元,获得 2 年免费健身资格,2 年后返 5000 元;额外赠送 10 节私教课。
  • 中端裂变
    :老带新返私教课(带 1 个新用户投资,返 2 节私教课),朋友圈打卡返现金(每周健身 3 次发朋友圈,返 50 元现金)。
  • 后端变现
    :推出 “私教套餐”(投资用户 8 折)、“健身餐定制”(为用户提供减脂餐配送服务)、“健身周边产品”(比如运动服、运动鞋,投资用户 7 折)。

这两个例子的核心,和 “海味鲜生” 一样:“用户付出的是‘资金’,得到的是‘免费产品 / 服务 + 返本保障’;商家得到的是‘现金流 + 用户 + 裂变’,通过后端变现赚钱。”

但要注意:“免费模式” 不是 “万能药”,如果没有足够的 “内功”(比如水果店的水果新鲜度、健身房的设备和教练水平),再好的模式也会失败。就像王总说的:“‘免费吃 5 年’只是‘敲门砖’,真正能留住用户的,还是‘新鲜的海鲜’和‘贴心的服务’—— 如果食材不新鲜,服务不好,即使你说‘免费吃 10 年’,也没人来。”

六、总结:从 “卖产品” 到 “经营用户”,才是未来的趋势

“海味鲜生” 的成功,本质上是 “经营用户” 的成功 —— 它没有把用户当成 “一次性消费者”,而是当成 “合作伙伴”:用户用资金支持餐厅扩张,餐厅用免费海鲜和返本回报用户,同时通过裂变和后端变现,让用户和餐厅 “共赢”。

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卖产品” 的时代已经过去,“经营用户” 的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是餐饮、零售还是服务行业,只有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 “超出预期的价值”,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海味鲜生” 的模式,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它给我们一个启示:商业的本质不是 “赚差价”,而是 “创造价值、交换价值”—— 你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越多,用户给你的回报就越多。这,才是所有成功商业模式的核心。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当餐优选,您身边的餐饮食材供应链伙伴。当餐为餐厅、酒店、茶饮、团餐、食堂等各类餐饮企业,提供涵盖蔬菜禽肉、米面粮油、调味料、饮料饮品及简餐原料等全品类食品一站式采购配送服务。依托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保障当餐食材品质与配送时效,让餐饮采购更省心,经营更高效。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5772.html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