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餐饮头条

餐饮下半场:当“好吃”成为标配,“好耍”才是终极战场

餐饮供应链:餐饮头条
食客: (3575)
食材: (17)
1

“排队两小时只为吃一口红烧肉”的时代已成往事。

如今走进商场,消费者推开店门的瞬间,目光扫过的不仅是菜单,还有餐厅的灯光设计、背景音乐,甚至服务员制服是否契合主题。

中国餐饮业用40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转型——从解决温饱的生存竞赛,到如今比拼“五感体验”的价值战场。

当“90后”愿意为故宫角楼咖啡的“千里江山卷”排队1小时,当成都“蜀宴赋”的川剧变脸与毛血旺同台上演,一个鲜明的信号已然浮现:餐饮业的下半场,美味只是入场券,“好玩”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餐饮下半场:当“好吃”成为标配,“好耍”才是终极战场

餐饮进化论:一部中国消费升级简史

1、凭票吃饭的“饥饿记忆”(1978 - 1990)

1978年,全国餐饮网点不足12万个,人均年消费仅6元。北京市民王女士回忆:“吃饭要抢座,服务员板着脸,谁在乎环境?”彼时的餐馆如同工业流水线,唯一的KPI是“填饱肚子”。

2、个体户掀起的“味觉革命”(1990 - 2000)

1980年,北京悦宾饭馆开业轰动全国——外国人排队68天订桌,折射出市场对多元餐饮的饥渴。外资肯德基的炸鸡香气,悄悄改变了中国人的餐桌礼仪。

3、从“吃饱”到“吃出文化”的跃迁(2000 - 2020)

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规模从1万亿到4万亿仅用9年(原需28年)。

消费者开始追问:“这家店的装修有故事吗?”“服务员会讲菜品的来历吗?”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吃饭不再只是生理需求,而是一场融合社交、审美与身份认同的沉浸式体验。

Ⅱ 新战场的游戏规则:科技 + 文化双轮驱动

1、科技:让吃饭变成“科技秀”

海底捞的机器人军团大显身手,后厨机械臂3分钟就能配好一桌菜,顾客扫码还能看食材溯源动画,科技感十足。

同时,外卖也重构了餐饮版图,美团数据显示,2017年就有3亿人靠手机“干饭”,移动支付占比近60%。

2、文化:给食物注入灵魂

北京宫宴打造“穿越剧本”,顾客穿汉服吃满汉全席,每道菜都配有一段历史短剧,复购率高达40%。

长沙东茅街茶馆充满烟火气,老戏台上的长沙弹词,配上烟熏茶和肉丝粉,日均客流破万。现在的年轻人宁愿为“仪式感”多付30%溢价,也不愿吃没有故事的快餐。

Ⅲ 沉浸式体验:餐饮业的“迪士尼化”革命

1、场景即内容

无锡君来酒店的“音味无界”把淮扬菜做成“听觉盛宴”,每道菜搭配定制交响乐,五感全开,让顾客获得全方位的用餐体验。

2、在地文化IP化

昆明“大观楼长联宴”把180字对联变成21道菜,“翠羽丹霞”水晶鱼冻里藏着滇池晚霞,将地方文化巧妙融入美食之中。

3、仪式感制造记忆点

宫宴的“请安礼”上菜流程,让顾客从“食客”变身“历史参与者”,为用餐增添了独特的记忆。

案例对比很能说明问题:普通火锅店人均80元,翻台率3次/天;而成都“熊猫时光”主题店人均150元,靠川剧变脸表演翻台率仍达4次/天,足见“好耍”的魅力。

Ⅳ 未来战场:谁能抓住这3个关键点?

1、拒绝“假文化”

别再让服务员穿着不合身的汉服念错别字台词!

真正的文化赋能需要像“东茅街茶馆”那样,走访百位老茶客还原市井烟火,让文化融入餐饮的每一个细节。

2、科技不是噱头

海底捞的“云聚餐”功能让海外游子通过VR和家人同桌,这才是技术该有的温度,科技要真正服务于消费者的体验。

3、下沉市场的机会

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愿为“在地化体验”买单——比如把绍兴臭豆腐做成“黄酒冰淇淋”,用年轻语言讲老故事,挖掘下沉市场的潜力。

终极法则:未来的王者,一定是能把“地方风土 + 当代审美 + 数字技术”炖成一锅好汤的高手。

结语:吃饭这件事,终究是场关于人的生意

当Z世代说着“孤独指数决定餐厅选择”,当银发族在社区食堂找回邻里温情,餐饮业的本质从未改变——用食物连接情感,用体验创造记忆。那些既能守住灶台烟火气,又会玩转文化魔法的品牌,终将在这场体验经济的浪潮中,端出属于自己的“金饭碗”。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当餐优选,您身边的餐饮食材供应链伙伴。当餐为餐厅、酒店、茶饮、团餐、食堂等各类餐饮企业,提供涵盖蔬菜禽肉、米面粮油、调味料、饮料饮品及简餐原料等全品类食品一站式采购配送服务。依托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保障当餐食材品质与配送时效,让餐饮采购更省心,经营更高效。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6085.html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