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餐饮美食

当餐食客推荐四川美食

餐饮供应链:餐饮美食
食客: (5524)
食材: (35)
1

当餐食客作为一个老家是宜宾的人,在成都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年,越发觉得成都的美食虽然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总是欠缺了一点让人非吃不可的冲动。当然,这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毕竟每个人都生了一个家乡胃,再美味的食物,最终也抵不过从小接触到的家乡美食带来的终身“胃”道。

不过既然能够被称为美食,那必然是很多人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回头去寻找的食物。

这世上总有些美味值得人心心念念。

四川美食花样最多的,首选乐山。

这里简直是小吃的天堂,啥花样都有,跷脚牛肉钵钵鸡,油炸串串甜皮鸭,各种花样你能想到想不到的,这个地方都能给你整出来。

好些年前和朋友到乐山玩,在张公桥点了份烤鱼,加了藿香的烤鱼那叫一个外酥里嫩,吃得人好生满意,记忆犹新。再隔几年又去,那家好吃的烤鱼店已经找不到了。

乐山虽然是钵钵鸡的发源地,但还从来没有在乐山吃过本地的钵钵鸡,跷脚牛肉倒是吃过一次,边吃边赞不绝口,回来给乐山的同事聊起,她却说我去的那家店都是针对外地人的,本地人觉得一般。

那个时候网上还没有现在那么多名不副实的网红店,有些老店也切切实实是开了很多年而被很多人推荐,就这都还没有入乐山本地人的法眼,那本地人钟意的跷脚牛肉得有多好吃呀。

不过个人最爱的乐山美食是甜皮鸭。

甜皮鸭是甜咸味的,但各家做法还是有些区别,最钟意那种鸭皮吃起来有点酥酥的,肉吃起来嫩嫩的那种。酥酥的鸭皮外面再裹一层甜味恰当的糖浆,甜和咸完美地融合,吃到嘴里从舌头到大脑都散发着极致的愉悦,快活似神仙一般。

不过甜皮鸭的天敌,是真空包装。个人觉得吃甜皮鸭,就适合站在店门口,老板也不用剁,直接把鸭子递出来,接过来抱着啃就完了。要是站路边啃不好意思,那就坐车里啃。

当餐食客推荐四川美食

让人垂涎三尺的乐山甜皮鸭

认识的一个台湾朋友也是对甜皮鸭钟意至极。

十多年前她第一次来大陆,旅行到乐山时看到处都有卖甜皮鸭的就很好奇,和同伴买了半只打算尝一尝,结果一尝就被征服了,两个人索性坐在路边,你一口我一口把甜皮鸭吃了个干干净净。

乐山大佛后面有座凌云寺,每次去看完大佛都会往寺庙走然后再下山,有次在寺庙里找了个视野极佳的地方看风景,山脚江水辽阔平缓,抬头又见远山含黛,钟灵毓秀四个字瞬间就具象化了。

那一刻忍不住地感叹:这么灵气十足的地方,怪不得乐山人民满脑子都在尝试创新各种美食,不折腾出花样繁多的美食都对不起这么好的一个地方。

所以四川人懒吗?为了吃,我们可以很勤奋的。

今天干活太累了?吃顿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心情很好?那必须吃顿好的。

天气不错?好天气必须配美食。

天气太糟?吃点好的安抚一下自己。

和人闹不愉快了?整点好吃的才能平复心情。

在抑郁症患病比例上,四川的患病率是4.2%,在34个省级行政区里是最低的,这可能是因为总有美食安抚己心吧?

不是有句话说“想要抓住一个人的心,那就先抓住他的胃”嘛,我们四川人自己就先把自己的胃给抓住了。胃都抓住了,心也就抓住了,抑郁症自然就不容易有。

不过还有4.2%是什么情况?是没找到美食吗?还是没有吃到美食?

除开乐山,四川人公然的美食之城就是自贡,这里因为盛产井盐而产生了独特的盐帮菜。

盐帮菜的特点就是重油重盐,还辣,辣到宜宾人都受不了的程度,宜宾人还是很能吃辣的。我同学说她有亲戚在自贡,放暑假时去亲戚家玩,吃饭的时候直接给辣哭了。

当餐食客推荐四川美食

自贡鲜椒兔,又辣又嫩还香

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有到过自贡,所有的盐帮菜都是在成都吃到的,感觉还不错。鲜椒兔是盐帮菜的代表之一,是我吃到的第一道盐帮菜。

老家是自贡的同事说成都的盐帮菜也还行,但好吃的盐帮菜还是要去自贡找。

自贡除了盐帮菜,还有恐龙博物馆,以及花灯。可惜自贡人不太会宣传,自贡的恐龙化石挺牛掰的,花灯更是精美绝伦,每年春节都会举办大型灯会。

棒子想抄袭自贡花灯,最后抄袭了个寂寞,小家小户的,有了做贼的心却没那个落地的实力。

个人觉得自贡是有很好的资源的,把花灯,恐龙和美食融合起来,应该可以找到破局点的。在如今各地文旅都杀疯了的情况下,好像没看到自贡文旅搞出点什么动静来,至少我一次都没刷到过。

乐山和自贡算是四川美食名气比较大和集中的两个城市,其他美食则比较分散,比如达州的七星椒卤菜,达州的同事给我们带七星椒的卤鸡翅卤鸡爪,那叫一个香呀。

不过也是辣,以前能啃得不亦乐乎,现在胃越来越娇嫩,稍微辣一点的食物都不敢多吃了。

绵阳的米粉个人很喜欢。

很多年以前,那个时候普遍还在用小灵通,有被派去绵阳出差了一个月。公司在铁道旁的旧小区里给租了套房子,地理位置有点偏僻,印象里也比较荒凉,周围没啥吃的,只有一家很简陋的小小米粉店。

初来乍到不知道这是个啥,不过总得填肚子不是,进去点了一碗,不吃不知道,一吃那叫一个惊喜呀,最爱吃的是加笋子的和加肥肠的米粉。

当餐食客推荐四川美食

看着一层红油,其实不怎么辣。

细细的米粉很筋道,加点笋子,酸菜,韭菜末,葱花,哎呀呀呀呀呀呀呀,写到这里口水要流出来了。在绵阳待了一个月,天天都至少会吃一次米粉,怎么吃都不腻。

又过了好些年,绵阳米粉店才在成都遍地开花,成都的米粉和在绵阳吃到的米粉在口感上终究还是有一些区别。但成都的米粉也不会太差,终究是绵阳米粉的底子够厚,再差也不会到难吃的程度。

因此外地朋友如果来成都,在成都面馆和绵阳米粉店之间需要做一个选择的话,首选绵阳米粉店肯定不会踩坑。毕竟成都的面,是公认的难吃。

当然,这个“公认”不包括成都本地人,尤其是那种在成都出生长大的。

我一成都同事特别喜欢吃面,为此还专门问他为什么觉得成都的面好吃,他说是因为“浇头”好吃。不知道“浇头”两个字用得对不对,其他地方是不是这个叫法。“浇头”就是熬制好的各种佐料。

他这样一说,顿时理解了成都人觉得的面好吃,和其他地方的人认为的面好吃是两个概念。尤其身为一个宜宾人。

宜宾人对面的要求很高,在整个四川说自己排第二的话,估计没有什么人会说第一,毕竟宜宾燃面太好吃了。

不知道是不是水的原因,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燃面是最好吃的。重庆也是长江边上的城市,这里的小面也好吃到让人可以摇头晃脑的地步,每次去重庆不吃面的话也会吃碗抄手。重庆面食巴适得板。

武汉也是长江边上的城市,热干面全国闻名。

宜宾燃面和武汉热干面的相似之处,就是面条里没有汤,而是加佐料干拌而食。同样是干拌,宜宾人表示get不到热干面的点,以至于我们怀疑是不是没有吃到正宗的热干面,因为吃下来就只感受到干。

宜宾的燃面在面条煮好以后会控干绝大部分的水份,然后放适量红油拌一下避免面条粘连,再加宜宾芽菜碎、肉沫、花生碎和葱花,拌匀了吃,那叫一个干且香。

当餐食客推荐四川美食

这燃面一看就很好吃。大半夜写美食,写得自己直流口水,已经想好第二天要吃什么了:绵阳米粉。因为成都找不到真正的宜宾燃面。

吃燃面一定记得倒一碗面汤,毕竟面本身比较干。前年还是去年,看一个节目,是央视记者跑到宜宾报道某场演出,顺便品尝宜宾美食。看记者吃燃面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口干得不行。看记者的表情,感觉他好像没有get到燃面的美味,那一刻就有点像我们没有get到热干面的点一样。

但很多吃过燃面的人都说宜宾燃面好吃。当然,这些人大多是在成都吃到的燃面。成都的燃面和宜宾的燃面最大的区别,就是成都的宜宾燃面吃完盘子里会剩下一层油,而宜宾的宜宾燃面吃完,就只剩下扒拉不进嘴里的芽菜碎、花生碎、肉沫及葱花,以及一些油花花儿。

也不知道为什么,成都的燃面,不管是哪家面馆,最后盘子里都会剩下一层油,每次吃完会觉得胃不是太舒服,感觉有吃了一堆油进去。

宜宾燃面不是因为辣才叫燃面,而是拌了红油的面可以点燃,所以叫燃面。燃面的辣只有红油提供的那点,大部分情况下,燃面的辣都是温和适中的,不过不排除有些老板炼制的红油会比较辣,这个辣度完全取决于面馆老板。

当花生碎、芽菜碎和肉沫、葱花沾满了面条,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是香香的味道。

就花生碎这个,成都的花生碎没有香味,而宜宾花生碎,是有花生香味的。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成都的菜,很多时候都吃不到食材本身的香味,这大概就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烦恼。

要知道食材好,只需要加清水就能做出一道美食,因此宜宾还有一道很朴实的菜:白水菜。

当餐食客推荐四川美食

看上去清汤寡水,但也只是看上去而已。

不过这道白水菜也不是所有宜宾人都会煮来吃,我一同事老家是宜宾县的,现在撤县被划为宜宾的一个区了,她们那边就没有什么人家会煮白水菜吃。

白水菜,顾名思义,就是只加白水和蔬菜,煮熟就可以吃了。汤里什么都不加,盐都不放,煮好以后通常会配一个辣椒蘸碟,蔬菜蘸辣椒吃。

辣椒蘸碟的传统做法,就是用柴火将青辣椒烧软,放在石臼里捣碎,再加点盐、酱油什么的做成蘸料。如果不蘸辣椒,就只吃蔬菜也是极美味的,是淡淡的蔬菜本身的香甜味。夏天是白水菜最美味的时候,我们家乡吃白水菜跟成都人吃饭的时候需要来一碟泡菜是一样的。

白水菜里的蔬菜比较固定,食材通常是本地产的嫩南瓜、黄瓜、茄子、四季豆、豇豆、玉米,也可以煮葵瓜,儿菜这些。每次搭配两三种食材,煮好以后直接吃,食材本身的清甜简直是夏天开胃的神菜。

十多年前一湖北朋友去我老家玩,有被我家煮的白水菜给惊艳到,吃得那叫一个赞不绝口。不过这道菜只能在当地吃,出了这个地方就没有那个味道了。尤其是那个嫩南瓜,其他地方的嫩南瓜永远煮不出来绵软甚至微糯的口感。

当然,家乡的嫩南瓜也不是个个都能有微糯口感的,这种微糯口感用宜宾人的形容词,则是“面”。因此吃到这种口感的南瓜时,我们也会很开心,遇到的比例大概就是五五开吧。

宜宾的美食很低调,也不集中,虽然宜宾人也很能吃辣,但宜宾很多美食的做法却更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

感觉可以单独写一篇关于宜宾的美食。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meishi/4494.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