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

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召开

餐饮供应链:当餐市场
食客: (9774)
食材: (43)
2

餐饮食材网获悉,8月12日,广西国际博览集团(以下简称“博览集团”)在北京广西大厦召开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以下简称“药膳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吸引了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媒体代表参会,共同聚焦即将举办的药膳博览会,探讨中国与东盟在大健康、中医及药膳领域的合作新机遇。发布会由广西国际博览集团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邓诗军主持并介绍药膳博览会总体及当前筹备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产业处处长谷筱玉介绍支持举办药膳博览会的总体考虑,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刘张林、《中国中医药报》社副社长陆烨鑫分别介绍协会支持举措及媒体平台宣传举措,并在会上答记者问。以下为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召开

广西国际博览集团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

邓诗军

尊敬的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各位特邀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与各位领导和嘉宾共同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高兴与新老媒体朋友们见面,在此我代表博览集团,衷心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和各界人士对博览工作一直以来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现在向大家介绍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相关筹备情况。

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将于2025年12月12-14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传承中医国粹 弘扬药膳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工作,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举办药膳博览会,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事业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传统中医药守正创新,有助于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中医药走出去,也是为中国与东盟食疗药膳界搭建一个全新的交流合作平台,助推食疗药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促进投资、促进贸易、促进技术交流,有利于各国企业加强合作、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本届药膳博览会是中国与东盟药膳领域交流合作的首个专业展会,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东盟药膳产业开放合作交流、信息发布、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的综合平台及国际药膳产业一流品牌展会,成为区域健康产业合作的标杆项目,并为中国药膳全球化提供示范样本。

本届药膳博览会由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所属广西东博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邀请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中医药报担任指导单位,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等作为支持单位。联合各省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国外多个协会、机构等共同筹办。

本届药膳博览会展览总面积预计将超过5万平方米,聚焦药膳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展示内容专业,设置八大展区,即全国知名中医药企业展区、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品牌及成果展区、中药材生产加工区、中医药+AI人工智能(设施设备)展区、药食同源生产展区、药膳餐饮品牌区、医疗科研机构体验区、大健康(康养)保健产品展区。

展会期间,将举办“1+1+5+N”场系列配套活动。“1”就是开幕式暨中国—东盟药膳交流大会,第二个“1”就是中国—东盟药膳大赛,“5”就是围绕中医药+AI、种植加工、药膳鉴会、新品发布会、展品评选等举办5场活动,“N”就是在展会期间,各参展单位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推介、演出、对接交流等活动。

目前,组委会正全力推进国内外招商招展工作,向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学校研究机构、国内央企、国企、在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发出邀请,同时也通过驻外使领馆和在国外的对口机构及外国商协会等,广泛邀请中国—东盟工商界共襄盛会,力争观众人数达到8万人次以上。

本届药膳博览会已经进入到倒计时4个月。组委会将全力以赴做好招商招展工作,进一步细化展陈设计,筹备论坛等活动,确保药膳博览会圆满成功。在此,诚挚欢迎各方参展参会,期待12月下旬与各界嘉宾相聚药膳博览会,共襄盛举、共享机遇、共创未来。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报道和宣传药膳博览会,一起品味“舌尖上的健康”,共同书写“以膳为媒、民心相通”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处处长

谷筱玉

药膳文化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寓养于膳、食药同源”的深邃智慧,也是我国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的独特优势资源。

举办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以“药食同源”为切入点,是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深化与东盟国家卫生健康合作的创新实践,更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务实行动。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与东盟各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在传统医药特别是食疗养生领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民间认同。药膳博览会的举办将为中国与东盟搭建一个集学术研讨、产业对接、文化交流、贸易促进于一体的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平台。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传统医药全方位的合作交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

广西素有“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美誉,中药资源物种达7542种,居全国第2位,其中药食同源品种占比近60%。近年来,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多部门,举办中药(壮瑶药)药膳大赛、遴选“桂十味”、“十大药膳”、药食同源培训推广中心等,通过系列举措,推动“桂药膳” 品牌建设和药膳产业发展。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将整合资源,强化保障,以最高标准支持办好本届药膳博览会,并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在中医药特别是药膳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厚植发展沃土。我们将积极推动将药膳产业发展纳入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药膳产品研发、品牌培育、连锁经营等业态创新发展。探索建立中国—东盟药膳标准互认协作机制,为产业跨境合作提供标准支撑。二是深挖资源优势,打造“桂药膳”字牌。充分发挥广西“天然药库”和丰富食材优势,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联合开发具有中医药特色、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桂”药膳,讲好“广西药膳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畅通交流渠道,构建合作网络。依托药膳博览会平台,积极推动与东盟各国政府卫生部门、传统医药机构、行业协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支持互设药膳文化展示与体验中心,互派专业人员研修学习。定期举办药膳学术论坛、技能大赛、文化节等活动,将交流合作从会期延伸到全年,形成“永不落幕”的合作格局。四是推动产业融合,拓展应用场景。推动药膳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休闲、医疗保健等深度融合,建设药膳体验馆、养生餐厅、药膳主题民宿等。探索“互联网+药膳”服务新模式,让安全、有效、便捷的药膳服务惠及更广泛人群,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餐桌。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将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务实高效的作风、周到细致的服务,为各方参与药膳博览会、深耕广西市场、拓展东盟合作提供最坚实的支撑。在此预祝本届药膳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

刘张林

作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者,中国中药协会将充分发挥全国性产业协会的平台优势,全力支持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协力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可持续的产业盛会,并就筹备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立足国家战略,共担时代使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更把中医药上升为国家健康战略的核心支点。当前药膳产业迎来“政策东风+市场蓝海”的双重机遇,希望药膳博览会以标准立规、以科技赋能、以文化润心,让千年药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二、科技赋能传统 智造引领未来

依托大院大所,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智能设备的融合应用,现场打造“古法炮制×智能工坊”沉浸式展区——让千年老味道装上澎湃新引擎,真正让“匠心”可看见、“智匠”可复制。

三、畅通跨境合作 共享数字红利

打造跨境药膳B2B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溯源等增值服务,提供从原料采购、产能共享到终端分销的一站式数字护照,让“产—供—销”全链路在云端无缝贯通。

四、启航文化之旅,同筑丝路民心

同步启动“药膳文化东盟行”计划,组织编撰多语种《药膳科普指南》,真正实现文化互鉴、民心相通。

最后,我代表中国中药协会发出倡议:

欢迎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药膳博览会,共同探索产业创新路径;

呼吁媒体朋友广泛传播药膳文化,讲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中国故事;

期待12月相聚千年邕城,共同把药膳这一“东方智慧”转化为“健康红利”,为全球民众福祉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中医药报副社长

陆烨鑫

一是筑牢主流舆论阵地,夯实宣传根基。我们将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权威性和公信力方面的核心优势。在纸媒方面,将在《中国中医药报》等重点报刊的核心版面,重磅推出药膳博览会的专题报道、深度解读及会务动态,形成纸媒传播的强音;在电视媒体方面,将在广西本地及东盟国家相关电视媒体的黄金时段投放精心制作的宣传广告,立体化呈现药膳博览会的特色亮点与药膳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广播媒体方面,通过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等,定期播报药膳博览会的筹备进展、活动安排等信息,并联合相关主导部门制作药膳知识科普节目,邀请专家讲解药膳的营养价值和制作方法等。

二是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拓展影响广度。我们将积极运用新媒体渠道,全方位拓展传播路径。计划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开通药膳博览会的官方账号,发布精美的图片、短视频、直播等内容;整合《中国中医药报》社旗下全媒体矩阵和平台资源,形成协同联动、优势互补的传播矩阵,全面提升药膳博览会的社会关注度与影响力;与国内知名网络媒体合作,发布药膳博览会的新闻报道、专题文章等;同时,利用搜索引擎优化(SEO)技术,提高药膳博览会官方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方便用户搜索到相关信息。

三是深化国际媒体合作,共促文明互鉴。我们高度重视与东盟国家媒体的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药膳文化的国际传播。将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积极与东盟国家的主流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诚挚邀请东盟国家媒体同仁前来采访报道,借助其本土传播渠道,向东盟各国公众生动展示药膳博览会的魅力与价值,深化区域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

四是融合线上线下场景,激发参与热度。计划在药膳博览会期间举办药膳文化讲座、药膳制作体验活动、药膳美食节等线下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和公众参与,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和社交媒体分享,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同步运用网络直播平台,对展会盛况进行实时、全景式直播,生动展现药膳产品的独特魅力与药膳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效扩大药膳博览会的影响力辐射范围。

五是实施精准传播策略,提升用户黏性。根据药膳博览会的目标受众,如药膳爱好者、健康养生人群、餐饮从业者等,制定针对性地宣传策略。此外还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官方网站等多种渠道,策划开展线上抽奖、知识问答、互动投票等趣味性活动,有效吸引用户关注与参与,持续增强用户黏性与品牌忠诚度。

邓诗军

接下来,进入媒体问答环节,请媒体朋友们举手示意。

国际商报 记者

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是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中国中医药报社作为行业权威媒体,承担了药膳博览会的宣传推广工作。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贵社在本届药膳博览会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提升影响力?特别是在面向东盟国家的传播方面,如何通过媒体合作和线上互动扩大受众覆盖,并增强药膳文化的国际认同?

陆烨鑫

感谢您的关注。《中国中医药报》社高度重视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的宣传推广工作,我们以“传承药膳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为目标,制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深化国际媒体合作,推动药膳文化“走出去”

我们将与东盟国家媒体建立联动机制,共同策划系列专题报道。通过联合采访等形式,分享药膳历史、经典配方、现代应用等,增强东盟国家民众的认知与信任。同时,我们拟采访东盟国家的药膳专家,在《中国中医药报》社全媒体平台发布,促进双向交流。

第二,利用全媒体矩阵,提升博览会专业影响力

作为行业媒体,《中国中医药报》社已经建立起“一报、一网、一刊、一舆情”“三微一端”的全媒体矩阵平台,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围绕药膳博览会主题策划一系列深度报道,包括专家访谈、产品推介等内容。此外,还将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对开幕式、高峰论坛、药膳品鉴会等关键活动进行报道,全方位展现药膳博览会盛况。

第三,创新线上互动,增强公众参与度

为扩大社会影响力,我社计划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起“药膳在身边”活动,鼓励网友分享自家药膳食谱或养生经验。此外,我们还计划推出“药膳课堂”科普专栏,结合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向大众普及药膳知识。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媒体桥梁作用,跟踪报道药膳博览会成果,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药膳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让药膳文化真正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健康纽带。谢谢!

中国贸易报 记者

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选择在广西举办,据我所知也是中国境内首次举办区域性国际药膳博览会,举办背景是什么,相比其他省市广西有什么办展优势?

邓诗军

举办的背景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考虑:

一是在国家层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药膳纳入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要求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9岁。《药膳食品安全标准》(2024年)为行业规范提供依据。

二是在多部门联合行动方面,2025年4月商务部等12部门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首次将健康消费升级为“发展型需求”,重点支持药膳食疗等新型业态。

三是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制定9项团体标准,包括《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春季节气养生药膳指南》等,覆盖高血压病食疗、节气养生等细分领域。

四是在地方响应方面,全国各省纷纷出台支持发展中医创新政策,将药膳列为中医药+大健康融合发展产业重点领域。

五是在配套支持体系方面,医保衔接:2025年医保支出预计达2.5万亿元,中医饮食调养指导纳入家庭医生服务范围。人才培养:支持建设4个中医养生学重点学科,开展药膳制作师职业技能认证。

六是在国内药膳市场方面,2023年中国药膳市场规模达1699亿元,同比增长10.97%,2030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全国药膳相关企业超7.86万家,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餐饮服务全链条。Z世代健康消费激增,药膳即食产品成新宠。

七是在东盟市场方面,2023年中国对东盟医药出口额113亿美元,占中国医药出口总额的11.07%,中国占东盟医药进口份额的52%。越南砂仁、老挝血竭等特色药材通过广西凭祥口岸进入中国(年进出口量50万吨),供应链基础稳固。东盟多国(如泰国、越南)逐步放宽中医药准入政策,为中国药食同源出口创造窗口。RCEP协议生效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药膳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可享受关税减免

相比其他省市广西有以下五个方面办展优势

一是广西区位与交通优势。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拥有东兴、凭祥等国家级口岸,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市场的天然桥梁。药膳博览会在此举办,便于吸引东盟国家参展商和采购商,深化区域产业合作。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枢纽,广西通过海铁联运高效连接中西部腹地与东盟国家,为药膳原料、产品的跨境物流提供便利。

二是政策支持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RCEP与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RCEP协议生效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钦州港、崇左片区)推出跨境医药贸易便利化政策,叠加RCEP关税优惠红利,有利于东盟特色药材进口及药膳产品出口。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升级,将通过制度创新和领域拓展,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贸易环境,药膳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将更具实效。广西出台《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将药膳列为中医药+大健康融合发展产业重点领域。东盟多国(如泰国、越南)逐步放宽中医药准入政策,加上广西药膳资源优势突出,为中国药食同源出口创造窗口,为国内企业通过广西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是广西优势资源突出。广西是南方药都,中药资源物种达7542种,居全国第2位,其中药食同源品种占比近60%。林下道地药材300余种,八角、肉桂产量占全国90%。确立“桂十味”道地药材(如肉桂、八角)及31种区域特色药材,遴选建设了82家“中药材示范基地”、40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34家“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及40家“定制药园”,全区拥有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185家、药品生产企业11家,零售药店1699家。

四是政商资源整合平台优势。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企业、商务部展览业重点联系企业、广西会议展览业协会会长单位,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运营商。成立以来举办了超过百场展览,包括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东盟巡展以及农业展、林业展、糖博会、矿业展等促进广西产业发展的专业展会,沉淀了21年的东博会政商资源,拥有“政策对接—资源匹配—精准配对—项目落地”的闭环服务能力,可有效赋能药膳博览会客商引流、提升品牌影响力、确保展会实效,将为本次展会成功举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广西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优势、良好的政策支持力度、丰富的资源优势、国际合作机制四重优势,不仅能够高效联动国内与东盟市场,更通过药膳这一文化载体,将中医药健康理念融入“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此次药膳博览会落地广西,既是区域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亦是国家深化中国—东盟健康产业合作的战略布局。

邓诗军

启动仪式上,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刘张林、中国中医药报副社长陆烨鑫、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规划产业处处长谷筱玉、广西国际博览集团副总经理邓诗军共同上台,开启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之门,领导们手握着象征珍贵资源的金沙并将其缓缓倒上启动台,随着倒数计时结束,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宣告正式启动。

邓诗军

下面进入参会嘉宾交流发言环节。

请现场的各位嘉宾与媒体朋友们发表对本届药膳博览会的建议与看法。

中国国际商会医药健康产业委员会秘书长林胜鸿对2025首届中国—东盟药膳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强调广西在东盟合作中的天然优势及中医药产业的独特地位。商会将通过国家级平台支持博览会,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尤其是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探索电商直播等创新合作方式,助力中医药走向国际。

北京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协会副秘书长文晶对本届药膳博览会的筹备工作表示祝贺,强调药膳作为传统医药与饮食文化交融的瑰宝,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地位重要。广西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成为药膳博览会的理想举办地。药膳博览会旨在搭建中国与东盟药膳文化展示与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传统养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升民众健康水平。

首长保健医生、世界医疗协会理事王俊英分享了药膳的重要性,强调其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将中医药膳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依托高科技助力产业发展,通过国际合作如药膳博览会等平台,推动中医、中药及药膳的全球传播,实现康养产业的国际化与现代化。

榕树家中医创始人、总裁刘毅,建议药膳博览会应探索药膳标准化与国际化路径。榕树家中医计划在南宁开设100家社区型中医诊所,致力于药膳的标准化与国际化推广。通过临床数据与AI分析,目前已开发数百种有效药膳方,并采用分子提取技术确保每款药膳的指纹图谱一致性。愿意与博览集团合作,共同起草中医药膳领域的标准,推动药膳走向国际舞台。

广西双钱健康产业公司副书记梁健指出,要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助力中国—东盟健康产业发展。作为广西本土培育的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广西双钱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秉持传统创业初心,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品味的产品,已形成涵盖高方饮品、素食三大领域的立体化产品矩阵,拥有148款差异化规格产品。依托广西丰富的药材资源,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未来将继续开发系列产品,让传统药膳以更便捷、更时尚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健康产业发展。

好医生药业集团赵惠婷代表分享了好医生药业集团的最新动态和未来展望,强调创新药物研发和高品质药品制造,致力于中药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期待通过药膳博览会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及健康产业的发展。

华大基因华北区副总经理徐均阳则分享了基因技术与中医药在促进人类健康上的异曲同工之妙,提出通过精准医学与药膳的结合,探索智能药膳推荐系统等合作方向,推动健康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开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范式。

愉悦资本董事总经理吴海鹏分享了中医药全球化:从原材料到资本的供应链创新与市场潜力。他重点探讨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机遇在于原材料标准化、产品化,以及通过资本力量放大市场潜力的策略。讨论中,他着重提及了配方标准化、市场调研的重要性,以及与国内外产业集团合作,共同挖掘中医药市场的广阔前景。他认为,要重视市场竞争与AI技术在药膳产业中的应用与推广。市场竞争推动价格下降与标准化,使产品更易推广;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能有效指导生产,提升效率;在药膳产业中,引入AI模型进行模拟与推广,有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广西凭借区域优势及丰富的药材资源,成为药膳产业发展的理想地点,结合东盟市场,具有广阔的销售前景。

世博威会展集团总经理洪飞认为,广西拥有天然地缘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药膳作为大健康细分赛道,可通过细分领域与赛事论坛深化发展,结合历史资源与多元化渠道,提升展会的延续性和生命力。期待通过合作,促进本届药膳博览会成功举办,为大健康领域注入新活力。

邓诗军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的参与!

让我们2025年12月相聚南宁,共启中国—东盟药膳合作新篇章!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chang/3712.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