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是一种以中药材和养生食材为主的组合,用来调动每个人身体生理机能,达到调剂机能失调、改善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来达到健康的目的,从而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药膳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于促进世界卫生保健医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以下是药膳按形态分类的详细介绍:
一、药膳的分类(按形态分类)
1、流体类
(1) 植物汁液与茶类
由新鲜并含有丰富汁液的植物果实、茎、叶和块根,经捣烂、压榨后所得到的汁液。制作时常用鲜品,如热病后烦渴可用西瓜汁、雪梨汁;噎膈饮食难下之气阴两虚可用五汁饮;血热出血可用鲜荷叶汁。 茶类是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或食物经粉碎加工制成粗末,以沸水冲泡可温浸即可。制作特点是不用煎煮,省时方便,有时可加入茶叶一起冲泡而制成茶饮。
(2)汤类
将要做药膳的药物或食物经过一定的炮制加工,放入锅内,加清水用文火煎煮,取汁而成。这是药膳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剂型。食用汤液多是一煎而成,所煮的食料亦可食用,如神经衰弱、病后体虚可用葱枣汤;肾虚腰痛疼痛、骨软可用地黄田鸡汤;消化道出血可用双荷汤。
(3)酒类
将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白酒,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而成,如风湿病可用虎骨酒;补肾助阳可用鹿茸酒等。
(4)羹类
以肉、蛋、奶或海产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入药材而制成的较为稠厚的汤液,如补肾益气、散寒止痛可用羊肉羹;壮元阳、强筋骨可用什锦鹿茸羹。
2、半流体类
(1)膏滋类
亦称“膏滋”。将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半流体状的稠膏。具有滋补、润燥之功,适用于久病体虚、病后调养、养生保健者长期调制服用,如补髓填精可用羊肉膏;须发早白或脱发可用乌发蜜膏。
(2)粥类
以大米、小米、秫米、大麦、小麦等富于淀粉性的粮食,加入一些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在加入水一同煮熬而成半液体的食品。中医历来就有“糜粥自养”之说,故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等脾胃虚弱之人,如清肝热、降血压可用芹菜粥;健脾、开胃、止泻可用鲜藕粥。
(3)米糊类
由富含淀粉的食料细粉,或配以可药食两用的药材,经炒、炙、蒸、煮等处理水解加工后制成的干燥品。内含糊精和糖类成分较多,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食用,如补肾乌发可用黑芝麻糊;润肺止咳可用杏仁粉。
3、固体类
(1)饭食类
以稻米、糯米、小麦面粉等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补益且性味平和的药物制成的米饭和面食类食品。分为米饭、糕、卷、饼等种类,如益脾胃、涩精气可用山药茯苓包子;健脾利湿可用芸豆卷;益气养血可用参枣米饭等。
(2)粉散类
是将作为药膳的中药细粉加入米粉或面粉之中,用温水冲开即可食用,如补中益气可用糯米粉;醒脾和胃、理气止呕可用砂仁藕粉。
二、中医药膳行业的发展机遇
1、政策支持与法规完善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医药膳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式,以其天然、温和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对日常保健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中医药膳通过饮食调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膳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益于这些政策。政策的支持为中医药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5年3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颁布中式烹调师(药膳制作师)等13个国家职业标准的通知》,这意味着,药膳制作师有了国家职业标准,并将在全国施行,吸引大量人才涌入药膳考证。此外,随着药食同源目录的不断完善,为中医药膳的原料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法规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2、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健康、天然、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医药膳融合了健康与文化元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市场接受度有望不断提。随着国潮文化的流行,消费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中医药膳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能够借助国潮文化的东风,进一步拓展市场.
3、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医药膳的产品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如即食药膳、药膳饮品等。这些产品形式不仅方便消费者食用,还提高了中医药膳的市场竞争。中医药膳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传统的餐饮场所到康养机构、月子会所等,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中医药膳行业面临的挑战
1、标准化与科学化问题
中医药膳的功效多基于传统经验,缺乏大规模、高等级的临床证据支持。这不仅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度,也限制了中医药膳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配方标准化的挑战: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一症状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的配方。如何在大规模生产和个性化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是药膳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医药膳的药效和安全性。中药材的种植、炮制等环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标准化难度较大。传统药膳的口感问题:传统药膳常带有药味,不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如何在不影响功效的前提下改善口感,是中医药膳市场普及的关键。
2、法规与监管风险
药膳处于“食品”和“药品”的模糊地带,宣传功效时极易触碰《广告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红线。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
3、消费者认知与教育成本
消费者对中医理论的了解有限:普通消费者对中医理论和自身体质辨识了解不足,难以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膳。市场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科普教育。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中一些夸大宣传甚至假冒伪劣的产品,损害了中医药膳行业的信誉。
4、专业人才短缺
做药膳需要复合型人才,真正懂中医理论、熟悉药性、又了解现代营养学和食品工艺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膳产业的发展。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chang/3740.html
-
年夜饭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当餐认为“透明”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餐网获悉,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统计,今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从消费人群看,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有网友疑惑:越骂越买,到底为什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餐饮商家和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预制菜凭借快速烹饪、快...
2025/02/02
-
联雄供应链DANGCAN当餐菜市场
当餐菜市场DANGCAN是联雄供应链旗下最核心业务板块,以智慧菜市场、农产品物流园、线上平台、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为运营核心,主要致力于农产品B端流转、C端消费,实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溯源管控,打造集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绿色生鲜品牌。当餐菜市场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乡村农产振兴为目的,多年来,通过升级改造传统菜市场、建设标...
2024/03/18
-
当餐谈预制菜:做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菜的问题
2025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年。作为食品领域的学者,每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他都会重点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话题。履职八年间,孙宝国依托自己的专业和优势,提出过不少涉及食品的提案。比如,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的科学严谨性、促进食品包装材料再利用、培育食品行业创新人才等。 餐饮食材网2025年获悉,孙宝国依然重点关注食品领域。他希望能提升...
2025/03/11
-
昆明最热门的40家小吃店,本地人推荐的美食清单
春城昆明,不仅有诗情画意的风景,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作为一名在云南生活多年的美食探店达人,今天餐饮食材网当餐君要为大家带来 昆明本地人才知道的40家小吃宝藏店铺 ,这份清单几乎囊括了昆明各个区域的经典美食。 无论你是昆明老饕还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这份清单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满足! 1、【云南特色米线篇】 1. 老阿姨过桥米线(南屏街店) 这家店的汤底熬制长达...
2025/04/07
-
预制菜是中餐出海的重要利器
“中餐出海,预制菜是很重要的新引擎,餐饮不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2024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现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力表示,预制菜是解决当前国际上中餐厨师不足、中餐装备不足、中餐标准不足等问题的重要“利器”,是中餐出海扩张的重要方向。4月12日,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
2024/04/13
-
山东兰陵多措并举“抢滩”预制菜市场
近期,正值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大棚黄瓜大量上市期,在兰陵县向城镇,卡车一辆接一辆从蔬菜生产基地开出,陆续驶入兰陵新天地公司。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从菜园到车间,“变身”预制菜。 今年以来,兰陵县以“中心+专家+基地”为依托重点做好技术指导,通过强化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等,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产...
2024/04/24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