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获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中医食养药膳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但人人都能食用药膳吗?药膳怎么选才科学?今天请各位食客和餐饮食材网一同探讨药膳那些事:
药借食力,食助药威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记载,深刻阐明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也奠定了中医食养药膳的理论基础。
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蒋健介绍,中医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不同中药材与食材合理搭配制成的特色膳食,对身体有调理作用。中医药膳源于“食药两用”“蕴医于食,寓养于膳”,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可御病强身,又可协同医疗,成为大众养生保健、主动健康的有效方法。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城乡居民正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更安全、更合理、更健康’迈进。”蒋健介绍,中医药膳在“治未病”养生实践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一是“未病先防”,根据个体体质和季节变化调整膳食,养护身体正气,实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二是“既病防变”,当人体已经出现一些不适或疾病初起时,可以通过药膳进行早期干预,在病情进展中,也可以遵循疾病传变规律在治疗中发挥协同或辅助作用;三是“瘥后防复”,即将恢复健康时,通过膳食调养巩固疗效、重建机体平衡。
三因制宜,辨证施膳
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提倡通过日常饮食调理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提醒,食疗需遵循“三因制宜”原则,根据不同节气、人群特点和地域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流转,二十四节气更替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会出现适应性或不适应性反应。”张忠德介绍,当前正值小满节气,民间称为“五月毒”或“龙舟雨”。此时,南方地区高温多湿,人体阳气外泄,湿邪入侵易导致湿疹、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不适症状。针对这一时令特点,中医推荐以清热化湿为主的药膳调理方案,如白扁豆赤小豆生姜瘦肉汤、木棉花薏苡仁陈皮排骨汤等。这些药膳选用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等具有祛湿功效的食材,搭配生姜、陈皮等温中理气的辅料,能有效缓解湿热症状,帮助身体适应节气变化。小满期间,北方地区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但早晚温差大,湿热夹杂风寒,易引发过敏及胃肠道问题。饮食上除了要注重祛湿清热,还要兼顾补气健脾,可选用党参、西洋参、五指毛桃等搭配瘦肉煮汤。
进入三伏天后,高温高湿,暑湿热并重。张忠德说,此时推荐苦瓜、冬瓜、西瓜、绿豆等清热食材,辅以荷叶、莲子心、灯芯花、淡竹叶等清心除烦药材,但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期食用,适量吃一两次即可。此外,其他季节的食疗也各有特点:秋季干燥,宜食雪梨、蜂蜜等滋阴润燥;冬季寒冷,推荐当归羊肉汤温阳祛寒;春季由寒转暖,以生姜、紫苏叶等疏肝健脾化湿为主。
巧用天时,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广为人知的中医理念,除了“三伏贴”等穴位贴敷疗法外,在中医膳食调养方面有哪些讲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介绍,“冬病夏治”是中医药特色疗法,针对冬季易发或加重的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胃虚寒等,在夏季病情缓解时辨证施治,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病症。
“人们常说‘春夏养阳’‘长夏胜冬’,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的整体性。”王宜说,夏季人体阳气旺盛,此时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舒张,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节阴阳平衡,从而降低冬季发病风险。
王宜介绍,中医膳养强调“食助药力,药助食威”,体现药食同源、药食同理、药食同用的理念。通过“冬病夏治”辨证施膳,可调养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例如,苏北、皖北、鲁南淮海地区流行传统民俗“伏羊节”,就是利用三伏天阳气最盛时食用羊肉,以热制热,达到驱寒排湿的养生效果。
“当下时节,日常的保健饮食可以多选择温热性的食物。天气炎热,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内里相对虚寒,可适当食用羊肉、桂圆、韭菜、生姜等温热食物温补阳气;其次注重健脾利湿,暑热易伤脾胃,宜选薏米、白扁豆、红豆等健脾利湿食材,维持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夏季天气炎热,流汗多,易流失水分和电解质,需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并增加水分充足的、维生素丰富的果蔬摄入。”王宜说,“这些都要建立在因人而异、辨体质施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合的饮食调养方式。”
因人施膳,调养有方
不同年龄人群的脏腑气血状况各异,张忠德提醒,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在食养方面更应注重“因人施膳”。
张忠德介绍,儿童体质特点是“肺常不足、脾虚、心肝有余”,肺气不足易引发反复感冒、鼻炎、哮喘等症状,可用五指毛桃、太子参、党参等补益肺气,如太子参牛肉汤。夏季若因空调过冷或饮食寒凉导致“人造风寒”,可用生姜、紫苏叶、葱白煮水代茶饮;脾胃虚弱易出现食欲不振、积食、腹胀,可用山药、麦芽、山楂健脾益气,肉类摄入过多时可提前饮用麦芽山楂饮预防积食。若因贪凉导致腹泻、腹痛,可用陈皮、生姜煮水温中祛寒;心肝火旺引发烦躁、睡眠不安时,可用麦芽平肝疏肝,搭配灯芯花、莲子心煮水调理。
“孕产妇因气血供应胎儿生长,易出现疲倦、怕冷、健忘等症状。”张忠德介绍,可用党参、桑椹子、龙眼肉补气血,同时以砂仁、白术、陈皮健脾补气、助安胎;产后可用益母草、当归、桃仁促进恶露排出,黄酒、猪脚姜等驱寒养血。老年人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常见乏力、腰腿酸痛、夜尿多,可用党参、芡实、巴戟天、牛大力等健脾补肝肾,如牛大力煮猪骨汤或党参芡实鸡汤,易上火者可加沙参养阴润燥,易积食者可加麦芽助消化,做到“补而不燥”“补而不滞”。
近年来,中药饮品、中药面包、中药冰激凌等食品不断“火出圈”。王宜表示,这类食品属于“药食同源”或称“食药同源”的膳品。应用这类膳品时,要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药食两用物质的范围,坚持“三因制宜”原则,运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中医原则充分发挥其调理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5年06月09日22:38
,已经过了51天,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yaoshitongyuan/2339.html
-
进口牛肉哪家强?巴西、阿根廷、美国、澳洲的美味与性价比对决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需求的持续增长,进口牛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备受关注。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牛肉出口国,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餐饮食材网将从牛肉的特点、生产方式入手,深入对比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洲牛肉,并结合数据分析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进口和销售情况。 一、巴西牛肉:全球霸主的实惠之选 特点与生产方式 巴西是全球...
2025/04/18
-
鱼腥草是药食同源的“天然抗生素”,养生人的宝藏草!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既是西南地区餐桌上的风味野菜,更是《本草纲目》记载的清热解毒良药。它独特的“鱼腥味”来自天然抗菌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暗合中医“药食同源”的千年智慧。 药食同源,养生于日常 食之味: 凉拌折耳根:清爽脆嫩,开胃解腻,云贵川人的夏日必备。 ...
2025/05/16
-
药食同源中药姜的种类知多少
姜不仅是一味调味料,也是中医中重要的药材,姜最早药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讲的是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后世衍生出很多姜制成的中药,功效作用不大相同。 1️⃣生姜:健运脾阳 、解表散寒的能手 一般生姜是指鲜姜,鲜姜又叫紫姜,鲜姜水分多、纤维少,辛辣味淡薄,相对老姜(干姜)对脾胃刺激没那么...
2025/05/07
-
药食同源鸡内金对我们有何用处?
鸡内金是中医中典型的“药食同源”佳品,既是常用中药材,也是可日常食用的食材,餐饮食材网以下从药用、食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一、鸡内金的基本信息 来源: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俗称“鸡胗皮”),剥离后晒干或炒制入药/食用。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药食同源依据:列入《既是食...
2025/05/08
-
药食同源中药材丁香的日常高效食用方案
这天,餐饮食材网友说他看了药食同源的列表,很是详细,但有些不明白像性味与归经等问题。当餐君告诉他,“性味”是中药理论中描述药物特性的核心概念,分为“四气”(性)和“五味”(味),它反映了药物的作用趋势和功能特点,是中医用药的重要依据。 四气(性)——药物的&ldq...
2025/05/11
-
药食同源食材夏枯草
在中医的宝库中,夏枯草是一味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神奇植物。它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在炎炎夏日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其独特的功效与广泛的应用,让它在药食同源的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药用价值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 清肝明目: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夏枯草有着显著的...
2025/05/08
-
明党参=党参?一字之差,却大相径庭
药食同源物质(又称食药物质),是指既是食品又是中药的物质。当餐君根据川渝地区气候、饮食习惯和居民体质,基于国家食药物质目录中川渝道地药材及常用品种52个,餐饮食材网从品种来源、食药功效、甄选鉴别、养生食疗、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讲解,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专业的药食同源知识。 秋冬季,正是进补的好时节,煲汤成为了许多家庭餐桌上不...
2025/05/08
-
药食同源之菠萝
2025/05/06
-
药食同源产品开发趋势:零食化、场景化、文化赋能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养生需求增加!他们既要“食养”滋补身体,又要方便携带、趣味好玩,还追求文化内涵。如今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也紧跟趋势,朝着零食化、场景化发展,再以文化赋能,解锁养生新体验,你跟上这波食养新趋势了吗? 01、年轻人要的是“食养+方便+好玩+文化” 1. 消费者主动研究成分,推动原料创新 随着...
2025/05/06
-
菊花是药食同源的“养生高手”,搭配妙方全攻略!
初夏菊韵悄然绽,洋甘菊影映斜阳。作为药食同源的“明星选手”,菊花不仅是养生达人的心头好,更是厨房里的“百搭神器”。但你知道吗?菊花家族庞大,不同品种功效各异,有的入药治病,有的仅供观赏。今天餐饮食材网带你解锁菊花的“品种密码”,从茶饮到药膳,教你用对每一朵花! 一、菊花的“家...
2025/05/10
-
金银花与山银花药食同源鉴别要点及日常应用生活常识
在传统中医药和日常生活的养生保健中,金银花与山银花都是身边耳熟能详的中药材,也属于药食同源的中药。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抗生育、抗氧化、保肝利胆等多种药理作用。金银花与山银花均来源忍冬科植物,它们在外观气味形状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2020版《中国药典...
2025/05/08
-
来自彩云之南的珍馐美味,敛于一份冻干菌菇礼盒之中
彩云之南,山林秘境,珍馐之味,敛于一份冻干菌菇礼盒之中。当餐风味美食冻干菌菇礼盒,集云南大地六种珍贵菌菇,它们互相交织,谱出一首自然的赞歌,细诉密语。在云雾缭绕的云南山林深处,野生松茸、美味牛肝菌与红乳牛肝菌蕴含着自然的古朴,交织出大地的醇厚。 同时人工匠心培育的羊肚菌、鹿茸菇与姬菇携带着细腻与清新,轻盈地加入这场宴会。六珍并蓄,在低温环境下,锁住鲜香与营养...
2025/05/13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