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中央厨房团餐食堂

破局传统餐饮,入局团餐食堂

餐饮供应链:团餐食堂
食客: (4946)
食材: (23)
0

破局传统餐饮,入局团餐食堂

传统饭店与食堂承包(属团餐赛道)在运营逻辑、客群需求、履约模式上差异显著,老板若想跨界入局,需从 “认知重构” 到 “落地执行” 做好系统性准备,具体可拆解为以下五大核心模块:

一、赛道认知:先搞懂 “团餐食堂” 与 “传统饭店” 的核心差异(避免踩坑基础)

传统饭店以 “散客即时消费、体验式用餐” 为核心,而食堂承包是 “B 端客户(企业 / 学校 / 单位)长期合作、批量标准化供餐”,二者底层逻辑完全不同,需先明确关键差异点:

破局传统餐饮,入局团餐食堂

二、资质筹备:搞定 “入场门票”(缺一不可)

食堂承包属强监管领域,尤其服务学校、事业单位、国企等客户时,资质是合作的 “敲门砖”,需提前办理或升级:

1. 基础资质升级:

◦ 将原饭店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升级为 “含团餐供餐资质”(部分地区需单独申请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资质);

◦ 若服务学校,需额外办理《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证书》(多为 A 级要求)。

2. 专项资质补充:

◦ 人员端:所有后厨、服务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至少 1 名持《食品安全管理员证书》(中级及以上);

◦ 体系端:若想对接大型企业 / 国企,建议申请 ISO9001(质量管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非强制,但加分项)。

3. 合规文件准备:

◦ 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食材采购验收流程》《餐具消毒记录制度》(客户会重点审核);

◦ 准备近 6 个月的食材供应商资质(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检测报告),确保可追溯。

三、运营重构:从 “单店思维” 转向 “团餐思维”

传统饭店的运营经验不能直接套用,需围绕 “批量、高效、合规” 重构运营体系:

1. 供应链:解决 “批量采购 + 成本控制”

• 上游整合:放弃原有的零散供应商,对接 1-2 家区域性食材批发商(或农产品基地),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争取账期 + 议价权),重点控制米、面、油、肉等 “大宗食材” 成本;

• 库存管理:采用 “以销定采” 模式(根据食堂人数 / 餐标算用量),避免传统饭店的 “食材损耗” 问题,同时建立 “食材溯源系统”(客户会要求提供采购记录 + 检测报告)。

2. 菜品:从 “特色化” 到 “标准化 + 多样化”

• 标准化:制定《菜品制作 SOP》(比如一份红烧肉的肉量、调料配比、烹饪时间),确保不同批次、不同厨师做的口味一致(团餐核心是 “稳定”);

• 多样化:根据客户需求设计 “周菜单”(比如学校食堂需兼顾营养,企业食堂需提供 1-2 种特色餐),避免 “天天吃一样” 导致的客户流失;

• 成本测算:按 “餐标” 倒推菜品成本(比如 15 元餐标,食材成本需控制在 6-7.5 元内),比传统饭店的 “毛利率优先” 更注重 “成本精准控制”。

3. 人力:从 “前厅后厨分离” 到 “高效协作团队”

• 人员配置:减少传统饭店的 “前厅服务人员”,增加 “后厨分拣、清洗、打包人员”(团餐需在 1-2 小时内完成上千份餐的制作 + 分发);

• 培训重点:强化 “食品安全培训”(比如生熟分开、手部消毒),而非传统饭店的 “服务礼仪”;

• 排班优化:采用 “错峰排班”(比如早餐 5 点到岗,午餐 10 点前备餐完成),提升人效(团餐人力成本占比可达 25%-30%,需严格控制)。

4. 现场管理:聚焦 “合规 + 效率”

• 流程设计:规划 “食材验收→清洗→切配→烹饪→分餐→餐具回收” 的动线,避免交叉污染;

• 记录管理:每日填写《食材验收记录》《餐具消毒记录》《从业人员健康记录》(监管部门 + 客户会定期检查);

• 应急处理:准备 “备用供餐方案”(比如后厨设备故障时,联系周边中央厨房临时调餐),避免 “供餐中断”(团餐对 “稳定性” 要求远高于传统饭店)。

四、客户拓展:精准对接 “B 端客户”(区别于散客引流)

食堂承包的客户是 “机构” 而非 “个人”,需用 “B 端销售思维” 拓展:

1. 目标客户筛选:

◦ 优先从 “门槛较低” 的客户切入:中小型企业食堂(50-200 人)、民办学校食堂(对资质要求略低于公办学校)、工业园区职工食堂(需求稳定);

◦ 避开 “高门槛” 客户:公办学校、三甲医院、大型国企(初期资质 / 经验不足,难竞争)。

2. 拓展渠道:

◦ 直接拜访:整理本地企业 / 学校名单,携带 “资质文件 + 供餐方案” 上门对接(重点找行政部 / 后勤处负责人);

◦ 招标参与:关注 “政府采购网”“本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的食堂承包招标信息(需提前准备标书,包含资质、报价、运营方案);

◦ 人脉推荐:通过原饭店的企业客户、周边商户介绍(比如饭店老客户是某企业老板,可推荐承包其公司食堂)。

3.合作谈判:

◦ 核心谈 “3 件事”:餐标(明确 15 元 / 20 元 / 30 元等不同档位的菜品配置)、合同期限(初期建议 1-2 年,积累经验后再签长期)、结算方式(争取 “月结”,避免垫资压力);

◦ 附加服务:比如提供 “定制化餐食”(素食、清真餐)、“节日加餐”(端午粽子、中秋月饼),提升客户粘性。

五、风险防控:守住 “团餐生命线”

传统饭店的风险多在 “经营层面”,而食堂承包的风险多在 “合规层面”,需重点防控:

1. 食品安全风险:

◦ 每日对食材进行 “抽检”(比如蔬菜农残检测),每季度邀请第三方机构做 “食品安全检测”;

◦ 严禁使用 “临期、变质食材”,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不仅会丢失客户,还可能面临监管处罚(吊销资质)。

2. 合同风险:

◦ 签订合同前明确 “责任边界”(比如食材涨价时的调价机制、客户人数减少时的减餐条款、食品安全事故的赔偿责任);

◦ 避免 “口头承诺”,所有约定(如餐标调整、额外服务)都需写入合同。

3. 现金流风险:

◦ 团餐多为 “月结”(部分客户压 1-2 个月货款),需准备至少 3-6 个月的流动资金(覆盖食材采购、人员工资),避免因现金流断裂导致运营中断。

总之,传统饭店老板入局食堂承包,核心是 “跳出单店思维,建立团餐的系统化能力”—— 从资质合规到供应链整合,从标准化运营到 B 端客户拓展,每一步都需针对性筹备,初期可从 “小体量食堂” 切入,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tang/5408.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