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好多天没有更新药食同源版块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真的很怀念儿时无忧无虑读书的年纪,现在都是偷摸着时间看书,还是物以稀为贵,没有看书的时间才是香的,有大把时间看书反而不珍惜,人真的很有意思,就算到了人生的终点也还是个孩子。
近来药食同源成了”噱头、风口”,作为从事中医药的我体会可能更深,我喜欢思考,不想人云亦云,我更想看到这项事业在未来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为我们个人发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我们如何从现在擦亮眼睛,投身其中。
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核心趋势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源头,就像“冬至一阳生”,阳气从地底深处向上升发,不易察觉,但早已暗流涌动,更重要的是只要是趋势就一定会发生,不会夭折,阴阳必定转换,不存在孤阴独阳。
国家对中医药的战略支持已形成完整政策体系,从《中医药法》到《“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央财政中医药专项经费从2016年的60亿元增至2024年的223.63亿元,增幅之大,从未有过,重点用于支持经典名方开发与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这么大的增幅体量中,药食同源的持续扩充成了明确的“风口信号”——2025年9月国家卫健委最新政策明确将当归、党参等19种中药材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并支持进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体系,这一举措直接推动药膳市场规模突破年度3000亿元的总量。
有政策支持,肯定有市场响应。反之,正是大趋势进入了大健康领域板块,才引来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和布局规划。消费市场的建立必先提升认知意识,各种形式的传媒介质都大量篇幅的充斥着健康养生,正中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需求,这种健康意识的觉醒,伴随78%多病共存的慢性病患者,奠定了健康消费市场的土壤,而由国家层面宣导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与老年健康管理需求又产生了高度契合。以上海社区为例,中医体质辨识与四季养生服务覆盖500万人次后,老年住院率下降37%,显示了突出成效。大健康的席卷“不挑食”,年轻群体后来居上,对药食同源的产品接受度显著提升,有需求就有市场供应,推陈出新的产品更新迭代,如功能性茶饮、中式保健饮品等。管中窥豹,从此处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且仍在不断扩充的“银发经济+年轻消费”双市场格局已然成型。数据分析:2025年中医药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元,其中中成药、饮片、中药材分别占比50%、30%、20%,产业链从种植到康养服务实现全链条延伸。
大健康产业的暴发式增长,少不了现代科技的赋能,AI、区块链、网络药理学等技术正在破解中医药标准化难题。区块链溯源系统已在云南三七、长白山人参等道地药材产区全面应用,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AI辅助诊疗系统通过分析324首经典名方,推动个性化养生方案的规模化输出,开辟了“传统经验+现代量化”的创新模式,使中医药从“模糊艺术”向“精准科学”转型,为国际化奠定技术基础。
二、来自日、韩的挑战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已进入“标准引领”阶段,目前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中医诊所超10万家,针灸等疗法纳入20个国家的医保体系,ISO发布11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中国-肯尼亚“青蒿素复方+推拿”治疗疟疾方案、巴西“清肺排毒汤+针灸”缩短新冠转阴病程等案例,彰显了疗效,提高了认可度。
虽然中医药文化源自中国,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来自日本和韩国,这些曾经都深受我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目前在国际市场占领着巨大的份额,且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日本汉方药企通过标准化生产占据全球70%的中药颗粒剂市场,韩国则以高丽参为核心打造高端保健品品牌。面对竞争,中国的核心优势在于完整产业链与文化根脉——道地药材资源和经典名方储备,但仍需通过“差异化创新”突破,例如开发中医体质辨识后的定制化药食同源产品,强化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三、个人事业的发展路径
首先我们关注下国内龙头国企都在干什么,都发展到了何种程度,下一步有什么战略布局。
国内中医药领域的大型国企已形成完整产业生态,可重点关注三类平台:
全产业链龙头:如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华润医药,覆盖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到终端销售,其供应链合作与品牌代理模式适合个人创业者切入。例如国药集团的"道地药材联盟"吸纳地方种植户,华润医药的"中医馆连锁计划"开放加盟合作。
区域特色平台:如广药集团(白云山)、北京同仁堂,依托地域资源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广药的"大健康生态圈"涵盖凉茶、药膳食品等,2024年推出的"草本养生系列"面向创业者提供ODM/OEM合作;同仁堂则通过"中医药文化体验店"模式,招募合作伙伴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康养服务运营商:如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健康事业部、国药康养,聚焦医养结合领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银龄健康工程"计划未来三年建设2000个标准化中医康养基地,这类国企平台正招募康养护理、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合作伙伴。
那我们能够在这片蓝海市场里做哪些规划,又当如何实施呢?
结合自身资源可选择三类合作路径:
产品端合作:成为国企药食同源产品的区域经销商,或参与产品创新(如结合地方特色开发药膳配方)。例如与华润医药合作推广定制化饮片礼盒,或加入广药"草本创新实验室"参与新品研发。
服务端切入:加盟国企中医馆连锁体系,或在社区康养中心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上海、江苏等12省市已将拔罐、艾灸等28项中医技术纳入长护险支付范围,个人可考取相关资质后与国企康养平台合作。
文化IP运营:依托同仁堂、胡庆余堂等国企品牌,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体验活动。例如组织药膳制作工坊、中医养生讲座,或开发中医药文创产品,借助国企品牌背书降低市场教育成本。
文末,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正处于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叠加的黄金期,药食同源的品类扩充与国际化标准突破为个人事业提供了清晰赛道。面对日韩竞争,需立足中国产业链优势与文化根基,通过依托国企平台实现资源整合。重点关注政策导向明确的细分领域(如特医食品、老年康养),以"标准化产品+个性化服务"的模式切入,在传承中创新,把握这场健康革命的历史机遇。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yaoshitongyuan/4846.html
-
进口牛肉哪家强?巴西、阿根廷、美国、澳洲的美味与性价比对决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需求的持续增长,进口牛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备受关注。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牛肉出口国,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餐饮食材网将从牛肉的特点、生产方式入手,深入对比巴西、阿根廷、美国和澳洲牛肉,并结合数据分析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进口和销售情况。 一、巴西牛肉:全球霸主的实惠之选 特点与生产方式 巴西是全球...
2025/04/18
-
药食同源中药姜的种类知多少
姜不仅是一味调味料,也是中医中重要的药材,姜最早药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讲的是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后世衍生出很多姜制成的中药,功效作用不大相同。 1️⃣生姜:健运脾阳 、解表散寒的能手 一般生姜是指鲜姜,鲜姜又叫紫姜,鲜姜水分多、纤维少,辛辣味淡薄,相对老姜(干姜)对脾胃刺激没那么...
2025/05/07
-
鱼腥草是药食同源的“天然抗生素”,养生人的宝藏草!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既是西南地区餐桌上的风味野菜,更是《本草纲目》记载的清热解毒良药。它独特的“鱼腥味”来自天然抗菌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被誉为“天然抗生素”,暗合中医“药食同源”的千年智慧。 药食同源,养生于日常 食之味: 凉拌折耳根:清爽脆嫩,开胃解腻,云贵川人的夏日必备。 ...
2025/05/16
-
药食同源鸡内金对我们有何用处?
鸡内金是中医中典型的“药食同源”佳品,既是常用中药材,也是可日常食用的食材,餐饮食材网以下从药用、食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一、鸡内金的基本信息 来源: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俗称“鸡胗皮”),剥离后晒干或炒制入药/食用。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药食同源依据:列入《既是食...
2025/05/08
-
药食同源食材夏枯草
在中医的宝库中,夏枯草是一味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神奇植物。它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瑰宝,在炎炎夏日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其独特的功效与广泛的应用,让它在药食同源的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药用价值 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 清肝明目:对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夏枯草有着显著的...
2025/05/08
-
药食同源中药材丁香的日常高效食用方案
这天,餐饮食材网友说他看了药食同源的列表,很是详细,但有些不明白像性味与归经等问题。当餐君告诉他,“性味”是中药理论中描述药物特性的核心概念,分为“四气”(性)和“五味”(味),它反映了药物的作用趋势和功能特点,是中医用药的重要依据。 四气(性)——药物的&ldq...
2025/05/11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