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餐君最近认识一位马来西亚的95后妹妹,只身来中国创业。调研了一圈国内大城市后,她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太累了,因为所有人都在给平台打工。”
她想做一个“小众点评”——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地方消费后有好的体验,并推荐给朋友,店铺应该为这个真实的推荐人付费,而不是为平台付费。
我惊讶于她的洞察力。短短一个月,她就能触达一些底层的问题,尤其是在跨文化观察的背景下。
她的想法不无道理:当一种趋势足够庞大时,反其道而行之本身就可能成为另一股趋势。
国内餐饮业卷成啥样了?
每年暑假带孩子去北美,回来后总会产生“报复性外食”的冲动。不是因为国外的食物不好吃,而是被国内餐饮业无微不至的服务“宠坏了”。
在加州的圣巴巴拉小镇,海边餐厅中午食客盈门,人们安静地在门口排队。店内明明有空位,引导人员却不会立即安排入座——只因为那几个座位的服务员还没准备好。
北美餐饮业分工明确:门口等待、专人引座、服务员记录点菜(几乎没有扫码点餐)、用餐中间偶尔问候,甚至连收盘子都有专人处理。
这种精细化分工的背后,是小费文化的支撑。在洛杉矶、温哥华等地,小费比例已经升至15%-30%,直接显示在POS机上。服务员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质量,但服务的边界清晰明确。
反观上海,当我们走到一家店门口,就有服务员热情迎出,带座倒水一气呵成。扫码点餐省去了交流环节,甚至很多服务员对自家菜品都不甚了解。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帮忙打卡收藏一下吗?赠送菜品哦。”“写个带图好评,再送甜品。”“必须是全五星,少半星都不行。”如果食客嫌麻烦,服务员那里有现成的图片和文案,可以拿着你的手机帮你完成。
吃一顿火锅,离店时还有各种祛味剂、漱口水、冰淇淋和小零食免费赠送。国内餐饮已经将服务卷到了极致。
我们都在数字牢笼中“用膳”
在国外吃饭,是一种沉浸式体验。西班牙的tapas小馆里,服务员先递上酒水单,鼓励你点杯喝的,慢慢来。当地人点几杯啤酒或桑格瑞拉,配一盘小菜,就能聊一下午。
而在国内,从决定去哪家店开始,我们就已经进入了平台的数字牢笼。坐下来后,一次收藏打卡,一次带图点评,一次团购券购买,我们完成了平台各个入口的KPI,还无偿生产了UGC内容。
我常常思考:为什么老外吃饭时几乎不看手机,而我们却人人举着手机?是我们自己放不下,还是放下了就无法吃饭?后来我发现,更多是后一种原因——点菜、买单,都要在手机上完成。
当所有餐厅都这样做时,他们竞争的是什么?不再是菜品口味,而是运营能力、爆款菜、打卡点、流行装修风格——是侘寂风、山野风还是废土风?
我记得以前的餐厅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核心竞争力往往是大厨,客人跟着大厨走。大厨要么是老板,要么是最重要的合伙人。而现在,大厨还重要吗?
预制时代
第二个观察是预制菜的横行。这里特指的是保质期极长的加热预制菜,它们的一个主要市场是不提供堂食的“纯做外卖”店。其实西贝已经是比较高标准的“预制”,更多看不见的其实很糟糕。
朋友说,现在在国内只要开一家餐厅,刚完成工商注册,就会有一堆预制菜厂家的销售电话打来,速度比自己开张还要快。
今年我先生在郊区经营了一家生态农场。农场的餐厅是会员制的,食材全是无农药化肥的有机菜。有次一位美食博主写了篇诚心推荐,导致好几个周末食客大增,根本接待不过来。
算账时才发现,如果以农场的有机菜来算成本,餐饮利润微薄至极。业内朋友告诉我,现在做餐厅食材只能占到30%以下成本,否则必定亏本。而我们的有机菜,食材成本占了50%以上。
那顿饭让我第一次深刻意识到,平时在外面包括点外卖,我们吃下了多少“科技与狠活”。
我们为何而吃?
蔡澜先生说:“判断一个人是否认真生活,就看他有没有好好吃饭。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就这么简单和基本。”
国内的餐饮行业这么卷,从业人员这么辛苦,可我们并没有好好吃饭。我们在吃饭时没有讨论食物与生活,而是在匆匆忙忙地打卡收藏写评论,每个人都在和服务员一起完成任务。
那位95后妹妹的想法或许提供了一种出路:让真实的体验回归价值中心,让推荐源于真心而非利益驱动,让餐厅为真实的情感付费而非为冰冷的平台。
当我们不再为平台打工,当我们重新拿起菜单而非手机,当我们再次为一道菜的匠心而感动而非为装修风格拍照——也许那时,我们才能真正找回吃饭的意义。
美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联结,是厨师与食客的情感共鸣,是食材与季节的自然对话。食在当地,食在当季,这些,才是餐饮行业不该被卷掉的灵魂,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和传承。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canyin/4691.html
-
年夜饭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当餐认为“透明”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餐网获悉,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统计,今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从消费人群看,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有网友疑惑:越骂越买,到底为什么?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餐饮商家和消费者都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预制菜凭借快速烹饪、快...
2025/02/02
-
联雄供应链DANGCAN当餐菜市场
当餐菜市场DANGCAN是联雄供应链旗下最核心业务板块,以智慧菜市场、农产品物流园、线上平台、专业市场、产业园区为运营核心,主要致力于农产品B端流转、C端消费,实现优质农产品从源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溯源管控,打造集研、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绿色生鲜品牌。当餐菜市场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乡村农产振兴为目的,多年来,通过升级改造传统菜市场、建设标...
2024/03/18
-
当餐谈预制菜:做不好是人的问题,不是菜的问题
2025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年。作为食品领域的学者,每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他都会重点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话题。履职八年间,孙宝国依托自己的专业和优势,提出过不少涉及食品的提案。比如,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的科学严谨性、促进食品包装材料再利用、培育食品行业创新人才等。 餐饮食材网2025年获悉,孙宝国依然重点关注食品领域。他希望能提升...
2025/03/11
-
昆明最热门的40家小吃店,本地人推荐的美食清单
春城昆明,不仅有诗情画意的风景,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作为一名在云南生活多年的美食探店达人,今天餐饮食材网当餐君要为大家带来 昆明本地人才知道的40家小吃宝藏店铺 ,这份清单几乎囊括了昆明各个区域的经典美食。 无论你是昆明老饕还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这份清单都能让你的味蕾得到满足! 1、【云南特色米线篇】 1. 老阿姨过桥米线(南屏街店) 这家店的汤底熬制长达...
2025/04/07
-
“龙”行天下·山东驴肉美食争霸赛在德州火热开赛!四大美食线路引爆金秋文旅消费
驴肉江湖风云起,德州扛旗战八方!8月29日晚,“龙”行天下·山东驴肉美食争霸赛暨美食促消费“运河大集”活动自德州市宁津县启幕!来自全省16地市的顶尖烹饪战队将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齐聚一堂,以驴肉为媒,开启一场舌尖上的巅峰对决。 省委原常委、秘书长、省政协原副主席雷建国,省委原副秘书长、省旅促会会长杜...
2025/08/30
-
青岛餐饮“黑马”用“三真法则”逆袭,单店坪效碾压同行3倍
红海?不,餐饮快要卷成“火海”了。餐饮食材网从权威数据获悉,2025年上半年,一是闭店潮,全国餐饮店闭店率同比上升23%;二是收入增速下滑,全国餐饮收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三是利润率低,北京市统计局的规上数据是0.3%。 卷“网红”、卷价格、卷品类、卷创意…&h...
2025/08/25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