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当餐市场

餐饮产业链5万亿市场的生态博弈与效率革命

餐饮供应链:当餐市场
食客: (5230)
食材: (35)
2
当你点一份外卖时,背后是超过1000万家经营主体、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在协同作业。2024年,中国餐饮收入达5.57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11%,这一庞大市场正经历着从粗放扩张到精细化运营的深刻变革。

餐饮产业链5万亿市场的生态博弈与效率革命

餐饮产业链的竞争已从前端门店转向后端供应链。2024年中国餐饮供应链市场规模已达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8.9%,预计2024年将突破2.6万亿元。这种转变标志着行业从“规模竞争”进入 “效率竞争” 新阶段。

01 产业链全景:从农田到餐桌的生态协同

餐饮产业链条长且复杂,涵盖上游原料供应、中游加工配送、下游餐饮服务三个主要环节,各环节相互依存且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上游原料供应环节连接农业与食品工业,包括农产品种植、养殖业和食品初加工。中粮餐饮作为典型代表,依托中粮集团全产业链资源,从田间到餐桌全方位严格把控专业品质,打造了以食用油为核心、调味品、日化产品为拓展的多品类专业后厨产品矩阵。
中游加工配送环节是产业链的价值枢纽,包括中央厨房、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这一环节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将原材料转化为半成品或成品,配送到终端门店。目前,门店数超过10家的连锁餐饮品牌中68.3% 都采用中央厨房进行集中配送。
下游餐饮服务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包括各类餐饮门店、外卖平台等。这一环节不仅提供就餐服务,还承担着品牌运营、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职能。2024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已从2021年的19% 提升至23%,连锁餐饮门店数量快速增长。
数字化技术正深度渗透产业链各环节。餐饮SaaS服务、智能点餐系统、AI菜品推荐、物联网库存管理等技术手段,持续提高着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效率。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已创造2.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数字化供应链提供了发展机遇。

02 市场规模:五万亿大盘与结构变迁

中国餐饮市场呈现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存的发展态势。
2024年,中国餐饮收入达到5.57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1%。这一规模背后是超过1000万家餐饮经营主体的共同参与。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是显著特征。2024年,餐饮连锁化率已提升至23%。其中,规模在500家至1000家门店的品牌数量同比增长93.6%,显示中型连锁品牌正在快速崛起。
消费分层日益明显。人均50元以内的平价餐饮是大众消费的主流,2025年第一季度其门店占比已达70%。与此同时,高端餐饮也在向品质化、体验化方向升级,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细分市场表现各异。团餐、快餐、小吃以及茶饮等细分行业表现较好,特别是一些中式快餐品牌凭借“好吃又便宜”的定位,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火锅、烧烤、饮品等人均消费均价下降幅度尤为显著,反映这些领域竞争尤为激烈。
从区域看,下沉市场潜力正在释放。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福建、江西、安徽、山西、河南等地,受到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刺激,餐饮消费呈现出较强活力。

03 结构特征:餐饮产业的“微笑曲线”与价值分布

餐饮产业链价值分布呈现 “微笑曲线” 特征,上游和下游环节附加值较高,中游环节竞争激烈利润率相对较低。
上游食材供应环节技术壁垒高,规模效应明显。安井、三全、千味央厨等头部企业加快餐饮渠道产品布局,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10720亿元
中游供应链服务环节集中了最大创新活力。美菜、美团快驴、有菜等餐饮供应链企业快速崛起,蜀海供应链(海底捞)、功夫鲜食汇(真功夫)等从生态型餐企裂变而来的供应链服务商更能理解餐企需求。
下游餐饮服务环节品牌价值突出。餐饮企业竞争已从产品价格竞争转向品牌、供应链、用户体验的综合竞争。品牌祛魅趋势明显,仅20.6% 的消费者喜欢选择大品牌,而偏好小众、有个性餐饮门店的消费者占比达到27.4%
成本结构变化显著。食材成本占比约40% 且呈上升趋势;人力成本占25%,因数智化工具普及和灵活用工而下降;房租占20%,得益于后厨及前厅面积减少和选址偏向非核心地段有下降趋势;营销成本占8%,因市场竞争与线上渠道多样而上升。
微笑曲线的变化反映出餐饮产业正在从 “规模驱动” 转向 “效率驱动” 和 “创新驱动” 。供应链效率和品牌价值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04 创新趋势:数字化与供应链协同

餐饮产业链正经历 “数字化” 和 “供应链协同” 双轮驱动的创新变革。
数字化已从营销端渗透至产业链各个环节。餐饮SaaS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运营,提高管理效率。AI大模型技术在餐饮产业的应用正在推进,基于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进行的产业升级和改造将为行业带来变革。
供应链协同创新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中粮餐饮通过“两级合力加码”,内部依托中粮全产业链资源,外部与供应链上游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餐饮供应链的创新与进步。这种协同创新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率。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为产业链创新提供支撑。2023年我国冷链需求总量预计达到3.5亿吨,同比增长6.1%;冷链物流总收入预计达到5170亿元,同比增长5.2%。冷藏车保有量预计达到43.1万辆,冷库总量预计达到2.28亿立方米
定制化服务成为新增长点。复合调味品行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6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增长速度快于整体市场。定制复合调味品处于高增红利期,近期表现出色,有望成为行业爆发点。
这些创新趋势共同推动餐饮产业链从 “粗放型增长” 向 “精细化运营” 转变,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率成为决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05 挑战与困境:供需错位下的行业重构

餐饮产业链在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 “供需错位” 带来的多重挑战。
供需失衡是当前最突出的矛盾。2024年,新注册餐饮企业357.4万家,餐饮企业存量达到了1,680.6万家,创近五年新高。然而,2024年餐饮收入增速从2023年的20.4% 大幅下滑至5.3%,市场需求增长明显放缓。
成本压力持续增大。食材成本因供应链价值上移及半成品使用而上升;人力成本虽有下降但仍处高位,2024年第四季度餐饮服务员招聘薪酬为4,806元,厨师招聘薪酬为6,389元,同比分别上涨15.7% 和12.3%
消费理念变化带来新挑战。年轻一代消费者呈现出 “反向消费” 特征,更加理性、审慎,品牌背后的实际价值高于符号价值。同时,猎奇与尝鲜消费趋势明显,29.6% 的消费者只要价格合适,有新餐厅通常都会去尝试。
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所有一级品类的人均消费均价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火锅、烧烤、饮品的下降幅度尤为显著。餐饮大盘均价从2023年的42.6元下降到了2024年的39.8元,同比下降了6.6%
面对这些挑战,餐饮企业正通过优化门店模型、采用灵活用工和数智化工具、选择低租金门店等方式应对,力求在艰难环境下保持竞争力。

06 未来机遇:细分市场与技术赋能

尽管面临挑战,餐饮产业链仍存在多重发展机遇,细分市场技术赋能将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动力。
适老餐饮潜力巨大。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2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了22%。老年人对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适合老年人的餐饮需求显著增加,市场供给缺口明显。社区食堂通过提供定制化套餐,可满足老年人高频次、便利化的用餐需求。
下沉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经济内循环和区域均衡发展,部分下沉市场表现出强劲增长动力。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福建、江西、安徽、山西、河南等地,预计餐饮消费将更加旺盛。
地方小众餐饮出圈潜力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大众美食,更追求独特体验与个性化口味。餐饮品牌可深入挖掘本地小众餐饮的特色食材、独特烹饪方法和传统口味,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技术赋能将重塑行业格局。AI大模型技术在餐饮产业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基于AI大模型进行的产业升级和改造将为行业带来深刻变革。智能点餐系统、AI菜品推荐、物联网库存管理等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链效率。
绿色健康餐饮趋势明显。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饮食追求不断提高,“减油、减盐、减糖”的烹饪方式成为新风尚,“0糖0脂0卡”等低热量产品和“0添加”的纯天然食品广受欢迎。
这些机遇预示着餐饮产业链正朝着 “精细化、差异化、数字化” 方向发展,能够准确把握趋势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餐饮产业链的竞争已从 “前端门店” 转向 “后端供应链”,从 “规模扩张” 转向 “效率提升”。中粮餐饮的两级合力加码、连锁品牌中央厨房的集中配送、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都在推动产业链协同效率不断提升。
未来五年,随着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和消费需求进一步分化,餐饮产业链将迎来更深层次的重构。那些能够在供应链效率、品牌价值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企业,将在5万亿元的餐饮市场中赢得持续增长动力。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shichang/5707.html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