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材网 餐饮美食寻味尝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餐饮供应链:寻味尝鲜
食客: (5194)
食材: (23)
1

当餐君每到一个城市,总是忍不住想去探访当地颇有特色的餐厅。美食不只是满足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走进文化的方式。透过餐桌上的香气与摆盘,可以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性格与灵魂。今天当餐君想和大家在餐饮美食网分享三个在阿拉木图让我印象最深的美食宝藏地。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AUYL——在山腰的新游牧风餐厅

从阿拉木图市区出发,出租车沿着山路蜿蜒而行。途中天空突然飘下小雨,车窗外的山色在雨幕下变得迷离,我不免有些担忧:这场雨会不会打乱我期待已久的用餐体验?因为AUYL的户外区是它的灵魂所在,若不能坐在山腰俯瞰,岂不是错过了最美的时刻。

快到目的地时,司机突然在一栋并不起眼的房子前停下,说“到了”。可眼前与我印象中的照片相差甚远,我立即确认名字。正巧此时有两位乘客想要叫车,但司机并没有急着赶我下车,而是重新查看地图,耐心地继续载我前行。雨雾弥漫的山路上,我在这份小小的善意中倍感安心,心里默默庆幸遇见了一个负责又善良的司机。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抵达AUYL时,雨停了。餐厅伫立在 Shembulak 半山腰,远处是缆车划破天空,通向山顶的滑雪场,即便夏天也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餐厅门口采用了许多白色和黄色的布条装置,微风吹过时会形成优美的波浪效果,轻盈而优美。这个设计很好的和大自然融合。院子里的长桌上,一大家子正在聚餐,笑声与酒杯碰撞声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推荐来这里午餐或者下午茶,白天有足够的光线可以更好地观察整个餐厅的设计。

推开厚重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民族气息。屋顶悬挂着印有游牧符号的布条,墙上点缀着传统纹样的挂画。左侧的小桌上整齐摆放着干果与小食,葡萄干、花生、坚果供等位的客人随意取用。布条背后是开放式厨房,泥窑里正烘烤着热气腾腾的包子,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支撑大厅的巨石柱庄严而厚重,古董家具与昏黄灯光让这里更添几分历史感。难怪它在2024年被评为“世界最美餐厅之一”,眼前的一切,名副其实。听说餐厅的设计师是来自日本和中国香港。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我很幸运预订到了最佳的位置。入座前需要脱鞋,赤脚踩在厚实的地毯上,有一种回归游牧生活的仪式感。矮圆桌、柔软的枕头,客人们或半躺、或席地而坐,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夕阳透过布条洒下光影,那瞬间好像在电影中。对了,菜单也别具匠心,像一本厚重的书,封面由布包裹着,翻开仿佛打开了一部游牧人的生活史。

由于离晚餐还有很多时间,我决定先拍点照片。你知道的,女生总是喜欢不停地拍照,我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的记忆总是靠不住的,唯有视频和照片才能证明我们曾经来过这美好的地方。

在拍照时,我注意到隔壁桌的几位先生,他们同样注意到我。没多久,其中一位先生用中文和我打招呼,原来他们以为我是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想到竟然是同胞。热情的邀请下,我移坐他们的餐桌。其中有一位先生叫 Hizat,哈萨克族人,在阿拉木图经营贸易生意,也在阿拉木图安家了。他的几位朋友有本地人,也有来自新疆的同乡。聊天中得知,其中一位朋友晚上就要飞回乌鲁木齐。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他们推荐了餐厅最受欢迎的鱼与包子,确实美味非常。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茶:茶盘里摆放着蜂蜜、冰糖、红糖,可以随意调和口味。喝茶在这里不仅仅是解渴,更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文化体验。甜点环节我只是浅尝,中国人对糖的接受度普遍不高,我平时也不喜爱太甜的食物。

午餐在温暖的氛围中落幕。我不仅吃到了令人惊艳的美食,还收获了几位当地朋友的善意与陪伴。在离开时,一位会说中文的朋友还热心地送我去往下一个目的地。对我来说,AUYL不只是一次餐厅探访,更像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我想,这就是旅行和美食最动人的地方。

Sandyq——哈萨克斯坦传统美食

在阿拉木图,还有另一家让我心仪的餐厅。那天,我约了与我一同乘坐国际大巴来到这里的先生——Yerzat(叶尔扎提)。我们在办理电话卡时互加了微信,他之后一直很热心地关心我的动态。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这家餐厅主打 哈萨克斯坦的传统美食,服务员身着民族服饰,高挑的屋顶上悬挂着巨大的吊灯,墙壁上点缀着具有游牧民族风格的装饰画,非常有特色。听说在周末时,餐厅还会有传统的民族表演,餐厅也展示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老物件,让这里更像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文化空间。也难怪这里如此受欢迎,每天都有不少当地人和游客慕名而来。

我们的位置在副厅的 玻璃房,四面通透。相较于大厅的热闹,这里显得格外安静、雅致,让人心情自然而然放松下来。

不久后,Yerzat走了进来。他是个看上去非常干练的先生,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沉稳的气质。交谈中我得知,他的家在新疆,靠近我曾经路过的 安集海大峡谷。此行他是为工作而来,计划在阿拉木图从事贸易业务。当天他刚刚去办理公司的相关证件,说到未来时,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坚定与憧憬,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拼搏的力量。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他还提到,昨天在大巴上见到我的时候,注意到我神色不悦。于是我把“入境不到十分钟就被讹钱”的经历告诉了他。他点点头,告诉我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投诉海关的违规行为。听着听着,我原本郁结的情绪也渐渐释然,心情开始被餐桌上的香气吸引。

由于他之前来过这家餐厅,便帮我点了几道招牌菜:一份清爽的沙拉、马肉与面条和土豆搭配的传统主食、浓郁的马肉汤,最后还加了一份精致的甜点。对于我这个对肉食并不痴迷的人来说,这还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尝试马肉。入口的瞬间,我意外地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的腥膻,反而口感柔嫩,配合汤汁与香料,竟然出奇地好吃。或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口会打破怎样的偏见。

餐间,我们聊了许多,从故乡的风景,到未来的计划,再到对异国生活的感受。氛围轻松而温暖。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旅行中遇见的人,就像一本又一本不同的书,每一次翻开,都是另一种人生的故事。

当甜点端上来时,我抬头望向玻璃窗外,夜色中的阿拉木图灯火闪烁,而餐厅内的笑声与音乐交织,构成了此行最温柔的片段。无论你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还是想要与朋友小聚,这家餐厅,都会让人感受到属于哈萨克斯坦的 热情与厚重的文化底色。

Green bazaar ——阿拉木图的生活缩影

旅行中若想最快融入当地人的生活,逛市场总是最直接的方式。阿拉木图最具代表性的市集,非绿色巴扎(Green Bazaar) 莫属。这里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是整个城市的“生活心脏”。无论是当地居民买菜,还是游客寻味中亚风情,这里都能满足。

巴扎占地很大,主体分为两层楼,每个区域都井然有序:瓜果区、干果区、肉类区、奶制品区、熟食区……商品琳琅满目,却一点也不显得杂乱。市集有多个入口,初来乍到时很容易迷路,但这也正是市集的魅力所在——像走进了一座巨大的“生活迷宫”。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在干果与香料区,每一摊的干果都堆成整齐的小山:葡萄干、杏干、无花果、核桃、杏仁……颜色和形状像调色板一样赏心悦目。和欧洲相比,这里的品质更好,价格却要实惠许多。摊主们会热情地递给你一小颗试吃,那种干果的甜味,仿佛凝聚了整个中亚的阳光。

香料区更是色彩斑斓,红的辣椒粉、黄的姜黄、绿色的香草碎,空气中混合着孜然、肉桂和薄荷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打个喷嚏。旁边还有装在大玻璃罐里的绿茶、红茶和草药茶,散发着丝绸之路般的古老气息。

奶制品区是另一番风景。除了常见的酸奶和奶酪,还有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发酵马奶 Kumis 和骆驼奶 Shubat。这些饮品带着淡淡的酸味和独特的口感,第一次尝试可能需要一点勇气,但它们在中亚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认为具有养生的功效。

走进肉类区,马肉、牛肉和羊肉是绝对的主角。最特别的是 马肉香肠(Kazy),是哈萨克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摊位上还能看到风干肉和熏肉,那种浓烈的味道扑面而来,可能会让不习惯的人觉得刺激,但这正是属于草原的味道。

我最喜欢的水果区更是热闹非凡。西瓜、樱桃、葡萄、苹果堆满了整个摊位。阿拉木图因苹果而闻名,名字“Almaty”在哈萨克语中意为“苹果之城”。在绿色巴扎,你能品尝到真正原产地的苹果,甜脆多汁,价格比欧洲便宜得让人惊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美食指南从集市到餐厅全攻略

逛累了,我和朋友们在二楼的咖啡厅坐下。这里是观察市集的绝佳角度,向下望去,摊位整齐排列,人来人往,和我印象中杂乱嘈杂的菜市场完全不同。傍晚时分,夕阳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摊位上,把水果和香料映得熠熠生辉。拿起相机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小贴士

•支付:记得携带现金(坚戈),部分摊位不接受刷卡。

•购物:讨价还价很常见,摊主通常会留有余地。

•安全:人多时要留心随身物品,谨防小偷。

•伴手礼:干果、香料和茶叶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轻便又富有当地特色

餐饮食材网当餐供应链温馨提示:当餐原创文章版权归当餐网创作者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餐饮食材供应链/当餐预制食材菜市场:当餐网中央厨房、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生鲜超市和冷链仓库位于大湾区;当餐配备冷链物流以及冷链运输车队,承接食材配送和菜市场、饭堂承包、配餐送餐等业务;当餐开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服务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厂企饭堂、冻品批发、预制菜、餐饮门店等客户;是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和冷链食材、冷冻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先的生鲜配送、冷链食品、餐饮连锁、食材供应链和智慧菜市场开发运营商。当餐网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当餐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通过平台客服联系当餐网工作人员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餐网

当餐网链接地址: http://www.dangcan.com/xunwei/4514.html

当餐网猜你喜欢这些餐饮食材和生鲜食品
当餐评论列表:
empty

餐饮食材网当餐暂无评论